《高中物理第17章波粒二象性章末總結課件新民教版選修3-5.ppt-匯文網》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 更多相關《高中物理第十七章波粒二》象征主義章末總結課件新民教版選修3-5.ppt-匯文網(33頁珍藏版)》請在匯文網搜索。
1.物理,成才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所以自上而下搜,民教版選修3-5物理資源網,波粒二象性,第17章,章末總結,第十七章、(1)圖A中電極A為光電管電極(填寫“陰極”或“陽極”); (2)實驗中測得銣的抑制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的關系如圖B所示,則截止頻率c_Hz,功函數W0_J; (3) 若實驗中入射光的頻率為7.,則產生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始動能為Ek_J。答案: (1) 陽極 (2) 5.. (3) 1.、2. 波-光的粒子二象性1 大量光子產生的效應表現出波動性,如干涉和衍射現象。 如果受到強光照射,光屏上立即出現干涉條紋和衍射條紋,反映了波動性; 產生單個光子
2. 效果顯示粒子性質。 如果用弱光照射,只能在屏幕上觀察到一些不規則分布的光點,顆粒性質得到充分體現; 但如果弱光曝光時間較長,感光膠片上的光斑分布就會有一定的規律性,趨向于干涉和衍射的分布模式。 這些實驗為人們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 光子與電子和質子等物理粒子一樣,具有能量和動量。 當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時,粒子性質起著主導作用。 3 光子的能量與其相應的頻率成正比,頻率是表征波動性的物理量。 因此,Eh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動性之間的密切聯系。 4 對于不同頻率的光,頻率低、波長長的光具有顯著的波動特性; 而高頻、短波長的光則具有顯著的粒子特征。 5. 光在傳播時以及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時表現出波動性
3. 相互作用時表現出粒子性質。 處理光的波粒二象性問題的關鍵是正確認識它的二象性,認識光波是概率波。 ,分析:圖a所示為曝光時間很短的情況,膠片上出現的是隨機分布的光斑。 延長膠片的曝光時間,就會出現如圖b所示的圖案。 從圖中可以看出,光子出現在某些條狀區域的概率增大。 這些區域是光波通過雙縫后相干振動加強的區域; 而光子落在其他帶狀區域的概率很小。 這些區域是光波通過雙縫后相干振動減弱的區域。 曝光時間越長,圖案越清晰(如圖c所示)。 這說明光子出現在空間各點的概率可以用來解釋光的干涉圖樣,即光被認為是概率波。 從歷年高考題型來看,與本章內容相關的題型大多以選擇題和填空的形式出現。 這些問題都不是很難,都是基礎問題。
4、其中命題率較高的知識點是光電效應。 ,1(2014江蘇物理,12C)已知鈣和鉀的截止頻率分別為7.和5.。 在一定單色光的照射下,兩種金屬都會發生光電效應。 從其表面逸出的光電子最大,具有初始動能,從鈣逸出的光電子,具有較大的() A 波長 B 頻率 C 能量 D 動量 答案:A、A 垂直穿過同一塊平板玻璃,光需要的時間比b光B來自同一介質,進入真空發生全反射時,光a的臨界角小于光b的臨界角。 C分別穿過同一個雙縫干涉裝置。 b 光形成的相鄰亮條紋之間的距離較小。 D、如果照射同一個金屬器件,就會發生光電效應。 光 b 照射期間逸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始動能。 答:AB,4(2015江蘇物理,12C)波粒二象性是微觀世界的基本特征。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光電效應現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 熱中子束撞擊晶體產生衍射圖樣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表明中子具有波動性。 C 黑體輻射的實驗定律可以用光的波動性來解釋。 D 動能相等的質子和電子具有相等的德布羅意波長。 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