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解》教案尊敬的各位老師:您好!我此次教學的題目是《力的分解》,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級物理必修課第三章第五節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學情、教學重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講述這節課。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完成了對重力、彈力、摩擦力的認識,有了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規律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學習力的分解,是對力的合成和理解的進一步深化,也為后面學習力與運動奠定了基礎。高中物理知識的很大一部分是對力與運動的學習,因此本節的學習尤為重要。 因此我覺得本課的目標是: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認識力的分解合成的逆運算(2)知道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規律(3)掌握在具體分解中按力的效應進行分解能力目標(1)體驗求力的效應的過程,理解按效應分解力的意義。(2)通過實驗探索和實際操作,深化運用平行四邊形規律分解力的方法德育目標(1)培養通過求力的效應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通過小組合作,培養互助成長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二、學習情況分析:1、高一的學生雖然在高中學習了一段時間,但是思維還比較生動,對于抽象的力學還不能馬上掌握和理解,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他們充分的指導,同時他們的求知欲望很強,合理的引導會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
2、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對力的作用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的理論基礎,但還沒有充分應用,還沒有深刻領悟平行四邊形法則的深刻含義。 3、力的分解是學生接觸到的比較抽象的物理量,雖然他們學習興趣很高,但要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積極引導他們的興趣,消除畏難情緒,用實驗探索激發動機,鼓勵學生克服困難。 4、力的作用很難發現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 3.5力的分解》說課稿,所以這里要多做實驗、多感受,讓學生真正做到聽、看、感受,突破理解的難點。 3、重點難點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情況的分析,我認為這一課的重點是利用平行四邊形分解合成的效應,因為平行四邊形法則是高中向量合成的重要法則,需要加強。 這節課的難點在于尋找力的作用效果,因為力的作用效果比較隱秘,需要通過大量的實驗和事實去探索和發現。4、教學策略(教法與學法)教學方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機制,我采用體驗式教學法,穿插教師演示實驗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讓學生進行細致的體驗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 3.5力的分解》說課稿,感受力的作用效果,突破教學難點。??同時,學生分組合作,利用平行四邊形法則畫出力的分力,做到真看、真聽、真感受,真正理解。
學習方式: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尋找器材、組裝器材,并思考證明自己想法的實驗現象。因此,自主探究學習加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更適合本課的學習形式,通過不斷的嘗試、示范,達到學習知識的目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達到教與學的互利。五、教學步驟: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2分鐘)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投入學習,我在本課中采用疑惑引入的方法。給定兩把鋒利度不同的斧頭,要劈開同一塊木頭,讓學生選擇哪把斧頭并說明理由。問:為什么用鋒利度較小的斧頭更容易劈開木頭?斧頭的秘密是什么?這就是本課的內容,然后引入新課。 2.新課教學:復習力的合成知識,再引入力的分解知識,并提出,你認為力的分解遵循什么規律?為什么?為平行四邊形法則的運用和力的合成與力的分解的關系打下基礎。 2.任務驅動,自主分解與呈現:(4分鐘) 給學生相同的力,學生分組畫出一組力,教師收集并呈現,發現問題:相同的力如果不加以限制,可以做出無數個分力,這樣的分解是沒有意義的。那么在實際分解過程中,除了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外,還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3.設置情景,主動交流(25分鐘) 情景一:地上放置一個小物體,用一個斜向上的拉力拉物體,分解力應該如何分解?學生分組討論解決探索問題,共同回答問題,為分解做準備。
分解力時,學生要根據力的實際作用效果進行分解,然后利用老師準備的電子秤和重物,分組演示,根據現象找出力的作用效果。本組講解,其他組聽講,找出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在此過程中,老師及時指導,注意整合思想,滲透學科概念。情景二:物體放在斜面上,重力如何分解?學生利用彈性斜面快速找出作用效果,根據作用效果和平行四邊形法則求出重力分力。情景三:模擬塔吊,找出作用效果并分解。塔吊模型需要簡化,老師給予一定的指導,提供一支帶繩子的筆,提示學生利用部分身體組合成塔吊進行分析。 4.總結規律,建立體系(5分鐘) 對應這節課經歷的探索過程,總結利用平行四邊形分解力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具體的分解步驟,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最后自己會發現、自己整理知識,符合探究式學習的特點。 5.課前講解,鞏固升華:(3分鐘) 解釋親和力的問題,我們之所以選擇尖角較小的斧頭,是因為根據力的作用,同樣的力會產生兩種作用,尖角越小,產生的兩個分力越大,越容易分裂。 6.黑板設計: 最后說一下這節課的黑板設計。突出重點和思考過程,黑板如下。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上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