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期末考試物理試卷免費完整版 1.選擇題 一本八年級物理課本的重量約為( ) A.0.2N B.2N C.20N D.200N 【答案】B 【解析】 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200g,重量約為2N。故選B。 2.選擇題 夏季常用泡沫塑料箱運輸冷凍海鮮,主要是利用了泡沫塑料的( )A.保溫性好 B.密度小 C.硬度小 D.彈性好 【答案】A 【解析】 夏季常用泡沫塑料箱運輸冷凍海鮮,為了減少冷凍海鮮吸收的熱量,采用泡沫塑料箱,主要是利用了泡沫塑料保溫性好的優點。 所以選A。 三、選擇題 下列現象中,質量發生變化的物體是( ) A.壓扁海綿 B.撿起掉在地上的書 C.冰融化成水 D.喝掉杯子里一半的水 【答案】D 【解析】A.物體的質量大小和它的形狀無關,故A不符合題目要求; B.物體的質量大小和它的位置無關,故B不符合題目要求; C.物質的質量大小和它的狀態無關,故C不符合題目要求; D.喝掉杯子里一半的水,水的體積會減少一半,質量也會減少一半,所以D符合題目要求。所以,D為正確答案。 四、選擇題 如圖所示,小明將壓力表金屬盒放入液體中。 為使 U 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增大,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向上移動金屬盒 B.水平移動金屬盒 C.向下移動金屬盒 D.在同一位置改變金屬盒方向 【答案】C 【解析】A.向上移動金屬盒時,液體深度減小,液體壓強減小,U 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減小,故 A 錯誤;B.水平移動金屬盒時,液體深度不變,液體壓強不變,U 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不變,故 B 錯誤;C.向下移動金屬盒時,液體深度增加,液體壓強增大,U 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增大,故 C 正確; D.當金屬盒在相同位置、深度相同的情況下改變方向時,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方向無關,U型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保持不變,因此D錯誤。
故選C。 5.多項選擇題: 下列哪種現象可以防止慣性造成危害?( ) A.拍打被子上的灰塵 B.坐車時系好安全帶 C.把臉盆里的水潑掉 D.加速跑去跳躍 【答案】B 【解析】A.拍打被子上的灰塵是由于利用慣性,所以A不符合題目要求;B.坐車時系好安全帶是由于防止慣性造成危害,所以B符合題目要求;C.把臉盆里的水潑掉是由于利用慣性,所以C不符合題目要求;D.加速跑去跳躍是由于利用慣性,所以D不符合題目要求。 故選B。 6.單選題: 下列現象中,力的作用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的( ) A.尺子彎曲 B.氣球壓扁 C.彈簧縮短 D.雪橇被拉動 【答案】D 【解析】ABC.尺子彎曲、氣球壓扁、彈簧縮短,說明力能使物體發生變形,因此ABC不符合題目要求;D.雪橇被拉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因此D符合題目要求。 所以選D。 7.選擇題 圖示例子中,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加壓強的方法有( ) A.壓路機質量較大 B.房屋地基質量較大 C.鏢箭的尖端 D.卡車輪子較多 【答案】C 【解析】 A.壓路機質量較大,它通過增大壓強來增加壓強,故A不符合題意;B.房屋地基質量較大,它通過增大壓強來增加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C.鏢箭的尖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加壓強,故C符合題意;D.卡車輪子較多,它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D不符合題意。
因此正確答案為C。 8、選擇題:三個輕球A、B、C用絕緣繩懸掛,相互作用如圖所示。 假設C帶正電,則 A.一定帶正電 B.一定帶負電 C.可能帶負電 D.可能帶正電 【答案】C 【解析】 根據電荷相互作用定律和帶電體吸引光和小物體的性質作答。 如圖所示,由于同性電荷相互排斥,所以B與C相互排斥。已知C帶正電,所以B也帶正電; 如圖所示,由于異性電荷相互吸引,所以A與B相互吸引,所以A可能帶負電;又由于帶電體有吸引光和小物體的性質,所以A也可能不帶電。 因此,C正確,ABD錯誤。 9、選擇題 如圖所示,為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能否平衡,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在卡片兩邊掛上不同質量的鉤子 B.將卡片旋轉一定角度 C.剪斷卡片 D.將鉤子掛在卡片同一邊 【答案】B 【解析】 為探究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各拉力應該相等且不在一條直線上,故先讓卡片旋轉一定角度,使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觀察小卡片的運動情況。 因此,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10、選擇題:鹽城再現全球瀕危鳥類“中國畫眉” 關于畫眉站立在水平樹枝上靜止時所受的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畫眉所受的重力與樹枝對其的支撐力是一對平衡的力 B.畫眉所受的重力與樹枝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的力 C.畫眉樹枝上的壓力與樹枝的支撐力是一對平衡的力 D.畫眉樹枝上的壓力與樹枝的重力是一對平衡的力 【答案】A 【解析】A.畫眉所受的重力與樹枝的支撐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物體的一條直線上,故A正確; B.畫眉所受的重力和樹枝上的壓力作用于不同的物體,并非平衡的力,故B錯誤; C.畫眉對樹枝的壓力與樹枝的支撐力作用于不同的物體,并非平衡的力,故答案C錯誤;D.中國畫眉對樹枝的壓力與樹枝的重力并非相反方向,且兩力的大小也未必相等留學之路,并非平衡的力,故答案D錯誤。
因此,A 為正確答案。 11.選擇題 小明做完橡皮筋測力計后,總結了一些注意事項,下列哪項說法是錯誤的?( ) A.牙膏盒必須垂直放置 B.小瓶蓋與牙膏盒不能互相接觸 C.在橡皮筋的自然長度處標記“0”刻度線 D.可以通過逐個添加相同砝碼來標記刻度 【答案】C 【解析】A.如圖所示,橡皮筋固定在牙膏盒上,測量物體重量時,橡皮筋垂直向下伸長,當牙膏盒傾斜時,橡皮筋與牙膏盒會形成一個角度,橡皮筋拉長的長度不等于牙膏盒上的標記,所以,牙膏盒必須垂直放置。因此,A 正確,不符合題目要求; B.稱量過程中,小瓶蓋與牙膏盒接觸,會產生摩擦力影響稱量結果,因此B正確,不符合題目要求;C.在瓶蓋內無物體時,皮筋的長度是由瓶蓋本身的重量引起的,因此為了保證稱量的準確性,應該扣除由瓶蓋引起的拉伸長度,因此C錯誤,符合題目要求;D.由于同樣重量的物體,可以通過懸掛砝碼來校準皮筋的不同長度,從而在刻度上做記號,因此D正確,不符合題目要求,因此選C。 12.選擇題 現代建筑大多采用中空雙層玻璃窗進行隔熱,實驗表明,中空雙層玻璃窗的隔熱性能與兩層玻璃之間的氣壓有關。 經實驗測量,中空雙層玻璃內外溫差與中間氣壓的關系如圖所示。 中空雙層玻璃中間氣壓( ) A.大于10-1pa時,隔熱效果變差 B.等于大氣壓時,無隔熱效果 C.在10-1~102Pa時,隔熱效果最好 D.等于10-3Pa時,隔熱效果比104Pa差 【答案】A 【解析】中空雙層玻璃內外溫差越大,傳熱效果越差,隔熱效果越好: A.從圖中可以看出,當中間氣壓大于10-1Pa時,內外溫差變小,隔熱效果變差,所以A滿足題意要求; B.從圖中可以看出,當中層氣壓等于大氣壓力105Pa時,雖然有隔熱效果,但是相對較差,因此B不符合題目要求;C.從圖中可以看出,當中層氣壓在10-2~10-1Pa之間時,隔熱效果最好,因此C不符合題目要求;D.從圖中可以看出,當中層氣壓等于10-3Pa時,隔熱效果比104Pa時要好,因此D不符合題目要求。
因此A為正確答案。 13、填空 人們常常在家中種植水仙花,當水仙花盛開時,房間里充滿了花香,這是一種現象。 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越劇烈,花盆里的水逐漸消失(可以/不能)作為分子運動的證據。 【答案】 擴散劇烈。 【解析】 【1】房間里充滿了水仙花的香味,這是花兒的香味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這是一種擴散現象。 【2】分子不規則運動的強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不規則運動越劇烈。 【3】花盆里的水逐漸消失,這是水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這可以作為分子運動的證據。 14.填空 2018年2月,中國運動員武大靖在平昌冬奧會短道速度滑冰比賽中打破世界紀錄,奪得金牌。比賽中,他用腳向后推冰面,人向前滑,速度加快,這不僅說明了力的作用,還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在滑過終點線后,人繼續向前滑行。 【答案】相互的運動狀態 【解析】比賽時,他用腳向后推冰面,人向前滑,速度加快,說明他受到了向前的力,說明力是相互的;在力的作用下速度加快,這也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慣性是物體保持其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所以在滑過終點線后,他仍然因為慣性而向前滑行。 15、實驗問題如圖所示,是“探究影響壓力效應的因素”的實驗。在海綿上放一張小桌子,根據 判斷壓力效應。通過兩圖對比可知,壓力效應與壓力的大小有關;通過圖B和圖C對比可知,當壓力一定時, ,壓力效應越明顯。
【答案】 A、B受力面積越小,海綿的凹陷越小。 【解析】 [1]壓力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物體的變形上,本實驗通過海綿的凹陷來體現壓力的作用,凹陷越大,壓力的作用越明顯,凹陷越小,壓力的作用越不明顯。 [2][3]對比圖A、B可知,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的作用與壓力大小有關;對比圖B、C可知,圖B中海綿的凹陷更明顯。因此,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越明顯。 16、填空 小明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大小的因素時,按照如圖所示的方式測出了滑動摩擦的大小,這次操作中的錯誤為;改正錯誤后,應該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木塊移動; 如果在木塊上放置一個重物,木塊移動時,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會(選“增加”、“減少”或“不變”)。 【答案】 拉力不在水平方向,作勻速直線運動時增大。 【解析】 【1】按圖示方式測量滑動摩擦力,誤差在于拉力不在水平方向,測量結果不準確。 【2】 【3】根據二力平衡條件,應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木塊作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在木塊上放置一個重物,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會增加,所以木塊移動時,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也會增大。 17、填空 如圖所示,冰壺比賽時,冰壺在推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動,推力所施加的力就是物體所受的力。
放手之后,冰壺向前移動的速度越來越慢,這是因為它受到了力的作用。 最后冰壺停在冰面上,并受到(平衡力/不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 冰壺運動員手部摩擦力的平衡力 【解析】 【1】冰壺比賽時,運動員的手對冰壺起推作用,冰壺在推作用下向前移動,所以施加推作用力的對象是運動員的手。 【2】冰壺向前移動過程中,受到冰面摩擦力的作用,使冰壺移動的速度越來越慢。 【3】冰壺停在冰面上,處于平衡狀態,也就是說,此時冰壺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18.填空 如圖所示,一塊重量為1N的長方體肥皂側放于水平桌面上。 它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5×10-4m2,它對桌面施加的壓強為。 若沿a方向垂直向下切下一塊,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增加/減少/不變),壓強(增加/減少/不變)。 【答案】 2000 減小但保持不變 【解析】 【1】它對桌面的壓強= [2】切下一塊后,物體重力減小,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減小。 【3】根據公式p= =ρgh,物體密度不變,高度不變,所以對桌面的壓強不變。 19.填空 如圖所示,我國新型戰略核潛艇在水面航行時的排水量為9000t,所受到的浮力為。 在水下潛水過程中,其受到的浮力(增加/減少/保持不變),以及受到的水壓(增加/減少/保持不變)。
【答案】 不變和增大 【解析】 【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核潛艇在水面航行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水的重量,即受到的浮力為。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核潛艇在水下下潛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以受到的浮力不變。 【3】根據液體壓強公式,核潛艇在水下下潛過程中,潛入水的深度增加,所以受到的水壓也增大。 20、填空 小明用吸管做了一個簡易的密度計,放入水中,密度計不能直立,所以要計算吸管里鐵絲的質量(增加/減少)。 改進后,用來測某種液體的密度時,密度計稍微往上浮了一點。 則液體的密度為(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密度計所受的浮力為。 (增加/減少/不變) 【答案】 增加 大于 不變 【解析】 【1】小明用吸管做了一個簡易密度計,當他把它放入水中時,密度計不能直立,說明鐵絲的重量太小,應增加吸管中鐵絲的質量。 【2】 【3】改進后的密度計的浮力等于自重,保持不變。當用它來測某種液體的密度時,密度計稍微往上浮,根據阿基米德浮力公式,由于密度計排出液體的體積減小,所以,該液體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21.繪畫技巧根據題目要求畫出下列圖表: (1)在圖A中畫出海豚受到重力的示意圖(已標出重心O); (2)在圖B中畫??出運動員在平衡木上所受壓力的示意圖; (3)在圖C中畫出小鴨子在A點處受到浮力的示意圖。
【答案】 【解析】 (1)[1] 物體所受重力方向始終是垂直向下的,如下圖所示: (2)[2] 運動員在平衡木上所受的壓力,是垂直指向被壓物體的方向,如下圖所示: (3)[3] 小鴨所受的浮力,始終是垂直向上的,如下圖所示: 22. 解 鹽城市為推行綠色出行,大量投入共享單車。小明質量為50kg,單車自重為100N,每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1m2。小明在水平路面上騎行(g為10 N/kg)。求: (1) 小明的體重; (2) 自行車對地面所受的壓力; (3) 自行車對地面所受的壓力。 【答案】 (1) 500N; (2)600N;(3)【解析】(1)小明的重力(2)自行車在水平面上對地面所受的壓強(3)自行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對地面所受的壓強 23. 解:用細線綁住一個重10N的小球,慢慢浸入一個足夠深的溢流杯中,盛滿水,當其體積的一半浸入水中時,測得溢出的水量為6N。(g為10N/kg)求:(1)此時小球所受的浮力;(2)小球的體積;(3)若將小球直接放入水中,靜止時它所受的浮力。【答案】(1)6N;(2)1.2×10-3m3;(3)10N。 【解析】 (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球所受的浮力為Fbuoy=Gpai=6N。 (2)球排開水的體積為Vpai=6×10-4m3。球的體積為V=2Vpai=2×6×10-4m3=1.2×10-3m3。 (3)球完全浸入水中時所受的浮力為Fbuoy′=2Gpai=2×6N=12N。由于Fbuoy′>G,所以靜止時球處于漂浮狀態八年級物理試卷免費,它所受到的浮力為Fbuoy′′=G=10N。 答:(1)球所受的浮力為6N。 (2)球的體積為1.2×10-3m3。 (3)將球直接放入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10N。
24、實驗題小明做實驗,測一塊金屬塊的密度:(1)把天平放在桌上,把光標移到“0”刻度線上,若指針在圖A所示的位置,應移動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把金屬塊放在天平盤上,當另一盤上的砝碼和光標位置如圖B所示時,天平平衡了,則金屬塊的質量為。(3)把金屬塊放在一個裝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上的讀數為50mL,則金屬塊的體積為。(4)經計算,金屬塊的密度為/m3。【答案】水平左左7810【解析】(1)[1][2]使用天平前,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把光標調到零位。圖A中刻度盤上的指針向右傾斜,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整。 (2)[3][4]在天平的左邊托盤上要放金屬塊,金屬塊的質量等于重物的質量加上滑動重物的質量,所以,金屬塊的質量為78g。(3)[5]金屬塊放進量筒后,排開水的體積為10ml,所以,金屬塊的體積為。(4)[6]金屬塊的密度25.實驗問題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中,讓小車從靜止狀態從斜面頂端滑下,觀察小車在羊毛、棉布、木板上滑行的距離。(1)實驗中每次讓小車從靜止狀態從斜面頂端滑下,目的是讓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速度都變大;(2)實驗中通過改變小車的阻力來改變小車的阻力; (3)實驗發現,小車在木質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長,也就是說,小車遇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減小得越快/越慢;(4)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它遇到的阻力會越來越小,直至為零就行了;(5)為了增強實驗效果,小明每次都會用力推小車,讓它快速滑下。
你(同意/不同意)小明的做法,理由是:【答】同樣接觸面的粗糙度比勻速直線運動要慢得多。不同意不能控制小車到達水平面時速度一致。【解析】(1)[1]由于重力的作用,小車從斜面上方滑下,同一高度的小車,重力勢能相同,到達水平面時的動能也相同,也就是以相同的速度到達水平面。(2)[2]讓小車分別在羊毛、棉布、木板上滑動,就是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度來改變阻力的大小。(3)[4][5]在木板上阻力最小,小車滑動的距離越長,速度變化越慢。 (4)[5]當滑動的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時,小車不能停下來,會繼續以原有的速度運動,做勻速直線運動。 (5)[6] [7]用力推小車,不能控制小車到水平面時有同樣的速度,所以小車不能用力推。 26、實驗題:一般人在水中都會下沉,但在死海表面卻能浮起來,因此小明猜測浮力的大小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為了檢驗這個猜測,他設計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實驗來探究。 (1)鋁塊的重力為 ,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 ; (2)對比圖B、C中鋁塊所受浮力的大小,小明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無關。你認為這個結論是(正確/錯誤)嗎? 理由是:(3)小華認為用下面的方法試驗比較容易:把同一只剛溶解好的雞蛋輕輕地依次放入裝有水和濃鹽水的燒杯中。雞蛋在水中下沉,在濃鹽水中浮起,如圖所示。分析雞蛋所受的力,可知,在水中下沉是因為受到的浮力大于/小于/等于)重力;在濃鹽水中懸浮時,雞蛋受到的浮力大于/小于/等于)重力。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答案】 2.8 1.2 錯誤。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是控制不變的,小于或等于密度。 【解析】 (1)[1] [2]如圖A、B所示,測力計刻度為0.2N,圖A中讀數為2.8N,也就是鋁塊的重量為2.8N,圖B中讀數為1.6N。通過稱重我們可以知道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2)[3] [4]對比圖B、C中鋁塊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由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是控制不變的,所以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無關的結論是錯誤的。 (3)[5] [6] [7] 如圖所示,雞蛋在兩種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分析雞蛋所受的力,可以知道它在水中下沉,是因為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雞蛋懸浮在濃鹽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因此,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27、綜合題: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孔明燈俗稱許愿燈或祈禱燈,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手工藝品。孔明燈的結構可分為主體和支架兩部分。一般孔明燈是用竹篾扎成圓桶狀,外面用薄紅紙嚴嚴實實包起來,開口朝下。孔明燈有大有小,有圓形,也有長方形。 孔明燈下方固定著一個小盤子,盤子里放著燃料。當燃料被點燃時,孔明燈內的空氣受熱膨脹,有一部分氣體流出。隨著溫度的升高八年級物理試卷免費,孔明燈內的空氣密度不斷減小,其定量關系如下表所示。當孔明燈內的空氣被加熱到一定溫度時,它就能起飛了。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計算出孔明燈所受的空氣浮力,即Fbuoy=ρairVg(g為10N/kg)。當氣溫為20℃時,空氣密度為1.2kg/m3(忽略孔明燈發射過程中外界空氣密度的變化)。孔明燈從點火到發射整個過程中,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B所示。t/℃930ρ(kg/m3)0.970.940.910.880.85(1)為了便于起飛,制作孔明燈最好選用小的材料;(2)在t0~t1時間段內,孔明燈處于狀態(加速/減速/靜止);(3)以下各例中物體上浮過程與孔明燈起飛原理相同(填入數值序列); ①在鹽水中添加水以使雞蛋在卸載貨物之后浮動;(4)根據表中的數據,燈籠內的空氣密度與此過程中的溫度的正確圖是ABCD(5)ABCD(5)燈籠內的空氣必須至少到達燈籠(忽略燃油質量的變化)[答案]密度加速度。
(2)[2]在T0到T1期間,燈籠的上升速度隨時間增加,因此它處于加速狀態(3)[3)。 110和120℃,當溫度上升10℃時,空氣密度降低了0.03kg/m3。 (5)[5]當 浮動時,這意味著它收到的空氣浮力完全等于燈籠的重量和燈籠內熱空氣的重量,也就是說,熱空氣的密度來自桌子上的數據,可以看出,燈籠的溫度必須至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