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證面試題目模板
初中物理:大氣壓的測量
1. 試題回顧
2. 問題分析
【教學流程】
第一節:新課介紹
教師播放馬格德堡半球實驗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大氣壓有多大,為什么八匹馬無法拉開一個半球,從而引入新課。
第二節 新課程教學
1、老師提問:如何測量大氣壓強的數值。老師啟發:大氣壓強不能直接測量貝語網校,但可以等效于其他力。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如果我們知道大氣壓強最多能抬升多少水,就可以間接測量大氣壓強的數值。老師補充:因為水的密度比較小,我們可能需要用更多的水,所以我們可以用密度比水大的液體,也就是水銀。
老師總結:可以用水銀來測量??大氣壓強的大小,看看大氣能承受多少水銀,這個水銀產生的壓力就等于大氣壓強。
2.教師播放實驗視頻,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并分組討論,探討以下問題:
(1)實驗現象是什么?
(2)傾斜玻璃管,觀察液面的變化,思考為什么會發生這種變化;
學生報告實驗現象并回答提出的問題。
(1)當將水銀柱放入水銀罐內,水銀柱會下降,下降到一定高度即760mm后,水銀柱會保持恒定,水銀柱上方會出現一小段真空。
(2)當水銀柱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只要試管口不離開水銀槽,無論怎樣移動試管初中物理大氣壓實驗,液面都不會發生變化。
老師問:如何通過實驗計算出大氣壓強的值。
老師啟發我們計算水銀柱對水銀罐液面所施加的壓力,從而得出大氣壓強的值。
學生分組討論、計算,求出大氣壓力的值。
老師概括了計算方法,總結了標準大氣壓的數值。
也可以寫成,一個標準大氣壓等于760毫米汞柱產生的壓力。
第三階段:鞏固提升
如果實驗中用水代替汞會發生什么情況?
因為液體的內部壓強和其密度、深度有關,而水銀的密度約為水的13倍,如果用水的話,水柱的高度需要是水銀柱高度的十倍以上初中物理大氣壓實驗,給完成實驗帶來不便。
步驟 4:總結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實驗現象及大氣壓強值
家庭作業:收集托里拆利實驗的相關信息,并在下一節課中分享。
字體設計
大氣壓力測量
1. 托里拆利實驗
2.標準大氣壓值
【答辯題目解析】
1. 請列舉一些日常生活中運用大氣壓的例子?
【參考答案】
例如:吸管、吸盤、U 型管、泵等。
2.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
【參考答案】
知識技能:能解釋大氣壓力測量實驗原理,理解標準大氣壓力值的計算過程;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學習歸納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