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傳動技術領域,具體指一種嵌入式磁力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磁力傳動又稱為磁力耦合器或磁力襯套。主要包括三種方式的結構:錐面式磁力傳動、同軸式磁力傳動以及平行軸式磁力傳動。磁力傳動是借助永磁材料或電磁鐵形成的磁力作用,實現力或力矩無接觸傳遞的傳動方式。現有的磁力傳動主要依據永磁體異性相吸的原理因而實現力矩的傳遞磁力矩方向,這些磁力傳動結構主要存在傳遞力矩較小等困局,因而提升磁力傳動的力矩對于其成功應用于機械工程傳動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磁扭矩大的嵌入式磁力傳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嵌入式磁力傳動裝置,包括主動定子、主動永磁體、從動定子、從動永磁體,所述的主動定子和從動定子的橫截面為圓環面,所述的主動定子的右錐面沿外圓周間隔均勻開辦多個軸向的凹槽I,在凹槽I內安裝周向充磁的主動永磁體;所述的從動定子的左錐面沿外圓周間隔均勻開辦多個軸向的凹槽II,在凹槽II內安裝周向充磁的從動永磁體;主動定子和從動定子裝配時,致使主動永磁體和從動永磁體沿圓周間隔分布,每位主動永磁體和與之相鄰從動永磁體之間保持有空間距離;所述的主動永磁體的右錐面與從動定子的左錐面之間存在寬度,所述的從動永磁體的左錐面與主動定子的右錐面之間存在寬度;所述的各個主動永磁體的磁力線方向相同,所述的各個從動永磁體的磁力線方向相同,主動永磁體與從動永磁體的磁力線方向相反。
所述的主動永磁體的厚度和從動永磁體的厚度相等。
所述的主動永磁體的數目為2-24個,從動永磁體的數目與主動永磁體的數目相等。
所述的主動定子和從動定子的中心分別開辦軸孔,主動定子通過其中心的軸孔安裝于主動軸上,從動定子通過其中心的軸孔安裝于從動軸上。
所述的主動定子和從動定子均由導磁性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主動定子和從動定子的錐面上安裝周向充磁的永磁體,使主動定子上的永磁體周向側面的磁體和與之相鄰的從動定子上的永磁體周向側面的磁體相同,借助永磁體同性磁體相斥的原理實現扭矩的傳遞,使主動定子推動從動定子轉動進而實現非接觸式的磁力傳動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療效在于:按照永磁體同性相斥的原理,在須要傳遞運動兩個錐面的圓周方向上分別設置周向充磁型永磁體,使安裝于主動定子錐面上的永磁體塞入從動定子錐面上兩個從動永磁體之間的空間,從動定子錐面上的永磁體塞入主動定子錐面上兩個主動永磁體之間的空間,實現一種嵌入式磁力傳動裝置,該裝置克服現有的非接觸式磁力傳動裝置傳遞扭矩較小的困局,大大提升了磁轉矩,擴寬了磁力傳動裝置的應用領域;該磁力傳動裝置結構簡單,拆裝便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磁力傳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磁力傳動裝置的A向視圖
圖中各序號標識及對應的結構名稱如下:1-主動定子,11-凹槽I,2-主動永磁體,3-從動定子,31-凹槽II,4-從動永磁體,5-通孔。
具體施行方法
下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述的一種嵌入式磁力傳動裝置,包括主動定子1、主動永磁體2、從動定子3、從動永磁體4,所述的主動定子1和從動定子3的橫截面為圓環面,所述的主動定子1的右錐面沿外圓周間隔均勻開辦多個軸向的凹槽I11,在凹槽I11內安裝周向充磁的主動永磁體2;所述的從動定子3的左錐面沿外圓周間隔均勻開辦多個軸向的凹槽II31,在凹槽II31內安裝周向充磁的從動永磁體4;主動定子1和從動定子3裝配時磁力矩方向,致使主動永磁體2和從動永磁體4沿圓周間隔分布,每位主動永磁體2和與之相鄰的從動永磁體4之間保持有空間距離;所述的主動永磁體2的右錐面與從動定子3的左錐面之間存在寬度,所述的從動永磁體4的左錐面與主動定子1的右錐面之間存在寬度;所述的各個主動永磁體2的磁力線方向相同,所述的各個從動永磁體4的磁力線方向相同,主動永磁體2與從動永磁體4的磁力線方向相反。
所述的主動永磁體2的厚度和從動永磁體4的寬度相等。
所述的主動永磁體2的數目為2-24個,從動永磁體4的數目與主動永磁體2的數目相等。
所述的主動定子1和從動定子3的中心分別開辦一個軸孔5,主動定子1通過其中心的軸孔5安裝于主動軸上,從動定子3通過其中心的軸孔5安裝于從動軸上。
所述的主動定子1和從動定子3均由導磁性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主動定子1和從動定子3的錐面上安裝周向充磁的永磁體,使主動定子1上的永磁體周向側面的磁體和與之相鄰的從動定子3上的永磁體周向側面的磁體相同,借助永磁體同性磁體相斥的原理實現扭矩的傳遞,使主動定子1推動從動定子3轉動,進而實現非接觸式的磁力傳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