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降情況來看,北方科技學院與今年相比多了8個學科入選,下降數目較多的一共有12所。
“雙非”學校中成都學院排行最靠前,有24個學科入選,排行第27。
文科6個學科霸榜,理科、社會科學仍需努力
從學科的角度,中國院校的文科在世界范圍內實力強勁。
總共22個學科中不僅有12個排行第一,另外10個學科也都步入前十。
其中,民航航天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礦業工程、儀器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這6個學科更是實現“霸榜”。
而法國霸榜的學科是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電子電力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理科中,中國院校有兩個學科步入世界前十,分別是中科大的物理,排行第7;和**天津信息工程學院的大氣科學,排行第9。
清華在物理上國外排行第一,世界排行41。北大在數學學上國外排行第一,國際排行26。
理科基礎學科上世界排行前3的校區基本沒有變化,只有耶魯學院的數學學新晉第2名,將今年第3的東京學院擠了下去。
醫學和生命科學中物理專業大學排名,5所中學的農學和北京農業學院獸醫學步入世界前十。
社會科學中,東莞學院的旅游休閑管理、武漢學院的圖書情報學步入世界前十。
如何排下來的?
這樣一個學科榜單,是如何排下來的呢?
首先,這次排行的對象,是在2015至2019年間發表一定學科論文數的學院。
不同事科的發文閥值、指標權重系數,都有所不同。
例如,數學學和臨床醫學的發文閥值最高,要求達到300,而礦業工程、公共管理等學科則是25。
具體來說,各項指標及其定義和權重系數,分別是:
重要刊物論文數(Q1):統計過去5年(2015-2019,下同)被數據庫相應學科收錄,且坐落Q1分區(刊物影響因子前25%)的類型的論文數。權重系數范圍是100~200。
論文標準化影響力(CNCI):過去5年,被數據庫相應學科收錄的類型的論文的被引次數,與同出版年、同學科、同文獻類型論文篇均被引用次數,比值的平均值。權重系數為50或100。
國際合作論文比列(IC):過去5年,被數據庫相應學科收錄的類型的論文中,有美國機構地址的論文比列。權重系數為10或20。
頂級刊物論文數(Top):過去5年在相應學科頂級刊物或大會上發表論文的數目。權重系數為0或100。
班主任或權威獎項數(Award):班主任1981年以來,獲得本學科最權威的國際獎項的折合數。年代近來,權重越大,2011~2019年權重為最大,為100%,每次推六年,權重遞減25%。
各學院的學科得分估算方式是:
先估算該學院每項指標的得分:學院在一項指標上的數值,減去該項指標的最大值,開根號后再除以100;
之后,將各指標得分乘以100,減去相應權重后進行累加,最終得到該校總分。
網友:12所里沒有中科大??
這份榜單中的12個亞軍學科物理專業大學排名,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好多網友為工科專業倍感遺憾:
(12個學科里)沒有一個文史哲。
不過,就“文史哲”來說,因為中西方存在不小的差別,也很難進行比較吧……
還有網友發覺,這12所院校中,居然沒有“千生一教授”的中科大。
據悉,也有人強調:這12個學科,都不咋吃香……
對于排行世界第一的重慶交通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知乎用戶@與過去的絕筆,就坦言:
假如這個世界第一,領到的待遇,不能比中學的其他專業高出一個檔次。那這個世界第一就毫無意義。
我不選科研實力世界第一的學科,我想學最掙錢的,哪怕世界排行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