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學(占比最大,約40%)
1. 運動與速度
對于判斷物體是不是處于運動狀態而言,得看選哪一個當作那個被用來進行參照的“標準”,就像在乘車時看到樹木往后退的這種情況,那是以車作為用來參照的物體的。
?速度公式:
v = frac{s}{t}
可以用米每秒,或者千米每小時作為單位,其中一米每秒相當于每小時三千米每小時的三點六倍,這里是一米每秒等于三點六千米每小時。
2. 力與牛頓第一定律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物體在不受力的狀況下起步網校,處于靜止狀態的趨向于仍然留住于靜止狀態,而處于運動狀態的則傾向于持續維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便是牛頓第一定律,也就是慣性定律 。
有這么一種性質,它叫做慣性,一切物體都具備這樣一種保持依照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而且質量越大的物體,這種慣性就越大 。
3. 二力平衡
物體處于同體狀態,具有等大的情況,呈現反向態勢,處于共線情形時,當處于平衡狀態,其合力就為0,該物體要么會靜止,要么就會進行勻速直線運動。
4. 壓強
?固體壓強,其計算公式為p等于F除以S,這里的F代表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是這樣的,其公式表現為p等于密度、重力加速度以及深度的乘積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它僅僅和液體的密度與所處的深度存在關聯,和容器所呈現出現的形狀沒有關系喲!
大氣壓強,標準大氣壓強約等于一點零一乘以十的五次方帕斯卡,它會隨著高度不斷升高從而逐漸減小。
5.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等于排開液體所受重力,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等于液體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再乘以排開液體的體積初中物理判斷,重力加速度通常取9.8牛每千克,液體要有一定的密度,需占據一定空間才能有排開液體的體積,排開液體的體積與物體浸入液體中的。
?物體沉浮條件:
?rho_{text{物}} < rho_{text{液}} → 上浮 → 漂浮(F_{text{浮}} = G)
倘若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那么物體就會處于懸浮狀態 的情況 。,。
當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此物體會出現下沉的情況 。
6. 功與功率
?功:( W = Fs )(必須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動!)
“功率”,其公式為“P 等于 W 比 t”,用來表示做功的快慢程度,意思是“功率大”就意味著“做功快” 。
7. 機械能

?動能:E_k等于二分之一(m)乘以(v)的平方,質量越大,速度越快,動能越大 。
?重力勢能:( E_p = mgh ) ,朝著這樣的方向發展,質量要是越大,高度要是越高,那么勢能就會越大 。
?機械能守恒:只有重力做功時,動能 + 勢能 總和不變。

二、熱學(約占15%)1. 物態變化
變化 吸/放熱 例子
熔化 吸熱 冰→水
凝固 放熱 水→冰
汽化 吸熱 水→水蒸氣(蒸發+沸騰)
液化 放熱 水蒸氣→水(“白氣”是小水珠!)
升華 吸熱 干冰變氣體、樟腦丸變小
凝華 放熱 霜、霧凇形成
2. 內能與熱量
?改變內能方式:做功 和 熱傳遞(效果相同)
?熱量進行計算,其所依據的公式是Q = cmDelta t ,其中比熱容c為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而水的比熱容c是所有物質里最大的 !
熱機效率,是有用功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的比值再乘以百分之百,即η等于有用功除以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熱量后乘以百分之百 。
三、光學(約占15%)1. 光的傳播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原理)
?光速:真空中 3 times 10^8 m/s
2.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角度都是對法線而言!)
?鏡面反射 vs 漫反射(都能遵守反射定律)
3. 光的折射
?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玻璃:靠近法線(折射角 < 入射角)
?應用:筷子“彎折”、池水變淺、海市蜃樓
4. 凸透鏡成像(必考!)口訣:
物距 (u) 像的性質 應用

u > 2f 倒立、縮小、實像 照相機
f < u < 2f 倒立、放大、實像 投影儀
u < f 正立、放大、虛像 放大鏡
四、電學(最難但分值高,約30%)1. 電路基礎
需要注意的是,實際電子移動方向是從負極出發,經過用電器然后流回正極(而電流方向規定為從正極出發,經過用電器再到負極)。 , , 。
串聯時,電流在各處都是相等的,有著電壓分配的情況, 并聯之時,各支路的電壓是相等的,存在電流分流的現象。
2. 歐姆定律I = frac{U}{R}
?電阻是導體本身屬性,與 U、I 無關!
?滑動變阻器:靠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絲長度來調電阻。
3. 電功與電功率
?電功:( W = UIt )
對于電功率而言,它等于電壓與電流的乘積,也就是P等于UI,同時其還等于電流的平方與電阻的乘積,即P等于I平方R,并且它又等于電壓的平方除以電阻。
?額定功率 vs 實際功率:燈泡亮度看實際功率
4. 安全用電
?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電線是家庭電路的組成部分,其中包括火線,還有零線,以及地線,開關要并且是接在火線上,三孔插座遵循“左零右火上接地”的規則 。 。
五、常考實驗(動手題重點)
實驗 核心考點
測平均速度 刻度尺+停表初中物理判斷,多次測量減小誤差
探究凸透鏡成像 光屏中心、燭焰中心、透鏡中心同高
伏安法測電阻 電路連接、滑動變阻器作用、多次測量求平均
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 控制變量法
復習建議:
1. 先背核心公式和結論(如上面加粗部分);
2. 畫思維導圖把力學、電學等模塊串起來;
3. 精練近3年本地中考真題,熟悉題型;
4. 易錯點需重點去攻破:像是“白氣并非氣體”,“功率大并不等同于做功多”,“電阻和電壓沒有關聯”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