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雙減”提質,賦能課堂增效
縣級中學教育教學開放周活動報導
按福州市教育局安排,10月17日—21日華文中學和永春二中永鴻中學聯合主辦了2022年福州市第十二場小學教育教學開放周活動,我校共展示5門學科、13節省級觀摩課和2場講堂,常態課堂全面開放。本次活動課堂模式多樣,教改思想突出,充分彰顯以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精彩迭出,亮點頻出。市縣共40多所中學、150多人次參與了這次活動,有效提升了開放周活動的幅射作用。
01|物理
10月19日下午,化學科的觀摩課由我校余靜老師、仙游中學永鴻中學的李麗雙老師和現代學校的嚴燕燕老師就九年段課題《質量守恒定理》,舉辦各具特色的精彩展示,近30位同行前來觀摩評議。
首先登場的是華文中學余靜老師,余老師教態大方自然,語言科學確切,從視頻“元芳你怎樣看”的問題導出引起中學生的探究興趣,完整詮釋實驗探究的各個環節,通過中學生動手實驗、改進實驗、動畫和真人秀模擬物理變化的微觀本質,實現對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把課堂還給中學生,最后和中學生分享付出和收獲是守恒的,彰顯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的高效課堂。
永春二中永鴻學校的李麗雙老師,通過自己錄制的中學生視頻引出疑惑導出,迸發中學生的思索。通過導教案中的物理史為切入點,率領中學生展現科學家的智慧,迸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互動頻繁,彰顯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實驗探究,理解質量守恒定理的內涵并進行認知的建構,解開質量守恒定理的本質面紗,讓中學生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彰顯班主任的多維度評價。
第三位是來自現代學校的嚴燕燕老師。嚴老師提供學習資料,讓中學生獲取信息曉得前人的貢獻與辛酸,彰顯了勞動實踐教育。進行預習自測讓中學生迅速步入狀態,從而探究質量守恒定理的宏觀現象和微觀本質,上課節奏輕快,重在實驗過程學生的直接經驗獲取,中學生活動時間充足,環環相扣,過渡自然。鼓勵中學生動手畫實驗裝置,融合德育和勞育,彰顯核心素質,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課后,你們積極出席了說課活動,均覺得三位老師學法引導有序、方法總結有序,引起中學生思索,遵守學習規律,充分彰顯了化學科的核心素質。縣班主任進修中學化學科陳麗梅教研員主持這次活動,并對開課老師進行了細致的評價!
02|生物
10月20日下午,生物學科的觀摩課在我校錄播室舉辦,兩位班主任就八年級的課題《病毒》展開教學交流,她們認真備課、精心設計,多種教學方式激烈碰撞,精彩不斷。縣班主任進修中學的洪麗文老師,做了主題為《基于生物“探究實踐”核心素質的實驗探究活動的實踐初探》的講堂,內容詳實,獲益頗豐!
來自華文中學的林素芳老師以新冠疫情引出新課,以資料剖析導出,用三則小資料,引導中學生總結出病毒的大小。以視頻方式呈現了不同形態的病毒,迸發了中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講解病毒結構的過程中,環節設計巧妙,首先展示了新冠的模型,大致了解病毒的結構。以后借助橡皮泥,筷子等材料自主建立病毒的模型,通過這樣的設置,致使中學生對于病毒的結構有了深刻的了解。最后再回歸到疫情的主題上,升華課堂,對中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第二位是來自詔安中學永鴻分學校的林丹艷老師。林老師整個教學過程結構清晰,流程順暢,環節緊湊,在知識點的傳授上十分到位。以“你對病毒的了解有多少呢?”入手,做到以中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講課過程中利用圖片、動畫、視頻等素材,緊緊圍繞病毒的結構與其生活和飼養進行教學。在病毒與人類的關系中,讓中學生學會用辨證的方式看待事物,引導中學生不應“談毒色變”應強化自我鍛練,保持良好,積極豁達的心情,增強自身免疫能力,來抵抗外界病毒的入侵。
縣班主任進修中學的洪麗文老師,做了主題為《基于生物“探究實踐”核心素質的實驗探究活動的實踐初探》的講堂。洪老師對新課標中的初小學科學探究內容進行對比,強調新課標中更指出實驗探究活動和實踐對小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及意義。列出了高中階段的各類實驗在高考中的占比和分布,導致了諸位老師的關注。同時也指出了新課標的重要性,要正確處理新課標和教材之間的關系,提出了幾點建議:1.落實新課程標準,讓生物課堂回歸生物;2.基于探究性活動的意義,培養中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3.基于實踐要求,積極探求跨學科實踐活動。會后,諸位老師積極研討評議,你們互相學習、相互闡述、共同提高。
03|體育
10月20日下午,我校的蔡曉澤老師、現代學校的黃麗芳老師和山立中學的林輝老師為40多位聽課班主任詮釋了三節精彩迭出的體育課堂,課題是九年級的《雙手身上前擲實心球》。
蔡老師教態自然,聲音洪亮,指令清晰。開場運用動態拉伸的方法,跟著音樂節奏,推動中學生完成熱身,快速步入狀態。在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后,以提問的形式,切入本節課的重難點,借助合理的隊型隊列,完成了腰腹力量加碼、出手角度的重難點教學,讓中學生學因而用生活中的透鏡導學案學科網,付諸實踐,不斷在練習中提高自我。課堂教學方式多樣,通過游戲提高中學生的團隊意識,寓教于樂,讓中學生學中有樂,樂中有悟。
黃老師課堂組織有序,掌控能力強,富有創新性。黃老師開場率領中學生完成熱身活動,借助“雙手前擲實心球”的口訣,“溫故而知新”,讓中學生把握動作要領,過程中創造性地運用了多媒體,讓中學生在觀看視頻中,加深實操動作記憶,更是別出心裁地借助羽毛球及舉重墊,完成實心球出手角度的練習,讓中學生在練習中得到提高。在練習過程中她不斷鼓勵中學生堅持究竟,堅持總會帶來收獲,腳下的淚水必將澆灌出青春之花。
林老師教學過程收放自如,粗獷,但不失開朗,課堂氛圍良好。在院長“腰腹力量加碼”和“出手角度”的重難點后,借助棒球率領中學生投入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引導中學生通過拍掌來互相鼓勵,結合游戲來提高中學生的體能,提高中學生的合作意識。整節課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完成,彰顯了林老師有扎實的基本功和課堂駕馭能力。
與會的老師們充分肯定了這三節課的優點和亮點,也誠懇地提出自己的教學建議,分享自己對于本課的教學經驗。這次活動,為老師們搭建了一個挺好的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有助于進一步產生了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教研氣氛。
04|物理
10月20日凌晨,數學科觀摩課由我校李志鵬老師、仙游中學永鴻學校的孫蕩萌老師和永春二中的蔡麗嬌老師就九年段課題《比例函數中k的幾何意義》開展各具特色的精彩展示,近40位同行前來觀摩。
李老師通過備考來展開學習,圍繞反比列函數中k的幾何意義進行探究,得到了兩個重要的基本推論,再通過變式訓練加大了中學生對反比列中比列系數k的幾何意義的認識,技巧靈活、立意新穎、有獨特之處,更好的地考查了中學生靈活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以及對數學思想方式的把握情況。
孫老師重難點突出,目標明晰,從舊知引入,直截了當,開門見山。課堂上通過分組合作,讓中學生自己發覺問題,探究問題,推測推論生活中的透鏡導學案學科網,自己證明推論,讓中學生充分體驗了物理探究的樂趣。
蔡麗嬌老師課堂節奏緊湊,環環相扣,由淺入深,蔡老師充分地運用了多媒體技術,設置“搶紅包”環節,迸發了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中學生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內化產生新知,詼諧的語言,新奇的上課形式,讓課堂頗具了活力和生機。
課后,縣進修中學的陳龍老師主持了說課。與會的老師代表對三位老師的觀摩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她們覺得三節課各有亮點,目標明晰,循序漸進,重視語文學科核心素質的培養,師生配合默契,共同構建了生動、互動、合作、探究的高效課堂。
05|化學
10月21日下午,我校的蘇振宇老師和安溪中學永鴻中學的林燕平老師,在錄播室進行了課題為《透鏡》的同課異構活動,來自市縣共40多位老師出席了這次教研活動。華文中學的特級班主任葉德美老師,做了主題為《物理教學中培養核心素質的思路》的講堂,立意創新、歸納到位,獲益頗豐!
我校的蘇振宇老師,以神舟系列等航天科技的拍攝圖片和視頻為課題導出,引出生活中透鏡,中學生通過生活的實例和小實驗,歸納出兩種透鏡之間的區別。以問題為導向,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中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小組討論等得出推論,彰顯化學的核心素質。整個教學過程,發揮班主任的引導,彰顯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借助探究實驗和小組活動,發覺和解決問題,發揮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重視知識點的聯系,課堂氣氛和諧,彰顯化學的學科特性。
永鴻中學的林燕平老師,以生活中的實例(貨車內的礦泉射手引起的火警)視頻導出新課,內容直觀,兼具安全教育意義。整節課以課前的導教案為線索,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分組討論解決問題和教學的重難點。給中學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指出班主任的引導作用。并對各個小組進行了客觀的評價,彰顯了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造成了諸位老師的思索和討論。
華文中學的特級班主任葉德美老師,做了主題為《物理教學中培養核心素質的思路》的講堂。葉老師結合化學新課標的內容,對比了新舊課標中的不同點,提出了化學學科的特征:要注重探究實驗的舉辦。總結了數學教學中培養核心素質的思路,擴寬了諸位老師的教學視野。會后,諸位老師積極研討評議,你們互相學習交流、共同提高。
為期五天的2022年省級教育教學開放周活動早已完滿謝幕,這是我校近些年來教育教研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對我校教育教研的一次檢驗,機遇與挑戰并存。本次活動也為市縣各校的教育教研交流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你們對高效課堂的探求,對教學實踐的聚焦,對教育變革的研討等等所積累的寶貴經驗,將推動著每個班主任不斷前行,為詔安縣的“教育強縣”添磚加瓦。
END
供稿|小學部教科室
編輯|邱莉梅
初審|蘇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