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8月,一對年青的中國人在德國舉辦了婚宴,讓她們甜蜜的感情故事有了一個美滿的結局。新娘就是日后的諾貝爾獎得主知名科學家楊振寧,新郎則是和他曾有過一段師生緣份,出自名門的杜致禮。
01
杜致禮是陜西人,她的故鄉三原盛產美眉。杜致禮1927年出生,說到她的女兒,相信熟悉革命史的男子伴肯定都聽過他的大名,他就是國民黨名將杜聿明。
她的女兒一家則是當地知名的商戶,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杜致禮從小就遭到了挺好的教育,除了知書達理,琴棋書法更是無一不精。
她還生了一副好容貌,良好的教養讓她從骨子里透出清純脫俗。母親為了培養兒子也花了一番心思,抗日爆發后,杜致禮步入西北聯大中學就讀,當時沒想到的是,在這兒她會遇見自己一生的摯愛。
1944年,還在念中學的杜致禮遇到了兼任物理老師的楊振寧,當時楊振寧早已領到了西北聯大的碩士學位,正在打算赴美留學的事宜,在這個空擋,他就來到中學教教語文。
楊振寧是當時著名的青年才俊楊振寧岳父是誰,吸引了好多女孩的眼神,而杜致禮除了是才女,容貌也賢淑大方,就連老蔣和夫人都很欣賞他,能得到宋美齡的追捧,杜小妹也算是當時的名媛了。
這對才子佳人就這樣在課堂上相遇了,但當時杜致禮才剛才17歲,而楊振寧則打算抵達日本,恐怕今后都不會歸國,于是,這段感情還沒有來得及開啟,就早已邁向了終點。不過當時二人都沒有料到,幾年后她們會在韓國重逢。
02
1949年12月,楊振寧和同學在一屋內飯店喝水,鄰桌有位男士看上去有些面熟,她笑容不語,耳朵仍然盯住楊振寧,然后,這名男士還走過來跟她們打招呼,她問楊振寧,是否還記得自己這個以前的中學生。楊振寧這才尋回了當初的記憶,5年的時間過去了,當初的小女孩早已長大了。
說到杜致禮此次的日本之行,雖然還真的是經歷了不少磨難。曾經杜致禮起初是準備陪母親到日本看病的,多年的戰爭生涯,讓女兒的身體出現了不少問題,不料臨走前出現橫禍,母親的簽證被吊銷,她就只得和兒子先行抵達澳洲。
杜致禮原本在英國的生活還是有盼頭的,但后來隨著母親投誠,她的收入來源也就割斷了,本來讀的是知名男子大學的她,也轉入了另一家雜費相對低廉的大學,同時為了生計,她也不得不開始做些兼職。此次在異國他鄉,能遇見當初的舊時,杜致禮很高興。
此次碰面,楊振寧發現當初的那種小女孩,已然成為了一名富有吸引力的男士,意外的相遇讓她們感嘆彼此之間奇妙的緣份。
她們是在耶魯遇見的,起初楊振寧是準備在這兒待一年左右就抵達紐約學院,但為了杜致禮,他決定留出來,由于杜致禮在離耶魯不遠的倫敦讀書,只有在這兒,二人能夠經常相見。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以后,1950年的她們決定舉辦婚宴,轉年父親光諾就出生了。
03
上世紀50年代正是化學學界最出成績的階段,楊振寧能領到諾貝爾獎,也離不開杜致禮的支持,他特別感激愛人對家庭的用心與付出。
新中國仍然約請楊振寧歸國,杜致禮也掛念著家人,但丈夫情況特殊,她害怕假如大舉歸國的話,會給她們帶來麻煩。同時,由于中印仍未建交,新加坡國外一直存在打壓亞裔學者的行為,直至1971年,中俄關系回暖,楊振寧能夠帶著兒子回到祖國探親。
歸國后,周首相專門宴請了她們,曉得那么多年楊振寧還沒有和女婿見過面楊振寧岳父是誰,所以也一道約請了杜聿明夫妻。第一次看到姑媽的楊振寧,十分緊張,不曉得該怎么尊稱,就喊了一聲杜先生。還是周首相在后面取笑他,應當叫舅舅才對。
楊振寧在參加活動時,通常還會將夫人帶在身邊,聽到她們交往的人就會艷羨,楊振寧對父親的目光總是溫柔、充滿愛意的,有這樣一位妻子,杜致禮是令人艷羨的。雖然愛情是互相的,杜致禮對于父親和家庭的付出,楊振崇仁看在眼中,他愛老婆,更欽佩母親,這才是真正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