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的概念:
當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形成限制相對運動的力摩擦力的符號是什么,這種力稱為摩擦力
(1)摩擦的原因:
當一個物體相對于彼此移動或傾向于相對于彼此移動時,在其表面上形成限制。
(2)摩擦力的形成條件:
① 兩個物體直接接觸;
②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存在壓力;
③ 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④接觸面不光滑;
(3)摩擦力的分類:摩擦力分為: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
(4)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的方向;
(5)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兩個物體相互接觸的表面上; (原因:因為摩擦力是兩個物體接觸面之間形成的力摩擦力的符號是什么,它的作用點一定在它的接觸面上);
(6)摩擦力的大?。夯瑒幽Σ亮Φ拇笮】砂垂角蟮?略); 也可以通過受力分析,結合物體的運動得到; 靜摩擦力的大小取決于物體所受的力 隨運動條件而定
(7) 摩擦力的數學符號:f; 摩擦力的SI單位:牛頓(N);
(8)摩擦力的施力對象:與其接觸的另一物體; 摩擦力的受力對象是物體本身;
(9)摩擦力的形成與消失:摩擦力形成的四個條件同時滿足,則摩擦力形成; 不滿足其中任何一個條件,摩擦力就會消失;
實踐
1、如果沒有摩擦,下列哪種現象不會發生( )
A.一陣晚風可以使鐵軌上的火車振作起來
B、人在地上行走如飛
C.我不能握筆,我不會寫
D、在地上滾動的足球很難停下
2、下列摩擦中,哪些是有害摩擦; 哪些是有益的摩擦。
(1)機器運轉時各部分之間的摩擦力 (2)拔河時手與繩索的摩擦力;
(3) 自行車行駛時后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 (4) 喝水時牙簽與食物的摩擦力。
3、小明的朋友課間在操場參加爬桿活動。 他先以勻速爬到立桿頂端,然后以勻速滑回地面。 )、摩擦力和重力的大小(可選填“大于”、“等于”、“小于”)。
答案:1B2(1), (2.3.4) 3相同,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