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我們很容易將空調制冷量與耗電功率弄錯,由于二者都是以千瓦為單位。本文從原理入手,介紹二者區別。
當你問一個家庭用戶,你所用空調的用電功率是多大時,他可能答諸如“5千瓦”,實際上家用哪有那么大功率呀?其實,他說的是制熱量,而耗電功率僅約2千瓦,這是如何回事呢?
空調的制熱量,實際上就是從使用的室外“搬出去”的熱量,通過轉移熱量而達到降溫療效。
熱量過去常用卡(cal)卡路里(kcai)表示,卡路里稱作大卡。現今熱量統一用功率表示,用“千瓦”(kw)。她們之間哪些關系呢?
1千瓦=860卡路里/小時(精確一點為859.85卡路里/小時)
據悉,我們還應把它與電功率構建上去聯系,能夠回答上面提出的問題。我們曉得:
電流的單位是:1伏(v)=1焦耳/庫倫。
電壓的單位是:1安(a)=1庫倫/秒。
功率的單位是:
單位功率=單位電流×單位電壓=1伏×1安=(1焦耳/庫倫)×(1庫倫/秒)=1焦耳/秒。表示每秒做功的速度。
而我們的功率通常是以小時為單位時間電功率和熱功率的公式區別,而且功率單位為瓦(w)。這么我們將1焦耳/秒的分子分母同除以3600,得:
1瓦=(1焦耳×3600)/(一秒×3600)=3600焦耳/小時。
1千瓦=3600千卡/小時
如今要和熱量構建聯系。我們曉得,熱的功當量是:
1焦耳=0.24卡(精確一點是0.2389卡)。
1千卡=2.4×10-4卡路里。
因而熱量的功率為:
1千瓦=(3600千卡×2.389×10-4卡路里)/小時=860卡路里/小時。
或:1度電=1千瓦·小時=860卡路里
這么本文開頭用戶所說的5千瓦相當于多少熱功率呢?就是:
5千瓦=5×860卡路里/小時=4300卡路里/小時。
我們了解了電功率和熱的關系,由標牌或說明書上制熱量就可以估算出熱大卡。如里面用戶所說的機子,我們查一下空調的說明書或標牌,他所說的應是制熱量5千瓦電功率和熱功率的公式區別,查制熱量5千瓦的空調,其耗電量僅為2千瓦左右。
制熱量5千瓦的空調,其耗電量僅為2千瓦左右,這決定于“cop”也就是“能效比”或“性能系數”
。
能效比公式為:
能效比=制熱量/制熱運行所消耗的功率
注意,冬天空調制冷時的公式與制熱同。
能效比因廠家、型號不同而不同,家用空調通常為2~3,好一點的做到了3~4。
我們應選用能效比高的空調,以減少耗電量。
小結:
(1)1千瓦=860千焦/小時。
(2)制熱量以千瓦為單位,耗電量也以千瓦為單位。
(3)制熱量不等于耗電功率,后者小于前者,其倍數決定于能效比。
(4)能效比=制熱量/制熱運行所消耗的電功率
(5)能效比越高,耗電量越小。
(6)不要把制熱量與耗電功率相混,真正估算用電多少的是耗電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