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診治的過程中,須要考慮抗生素的聯合應用是否會影響醫治療效。
近些年來心血管疾患的發生率顯著下降,常須要幾種抗生素聯合使用醫治,致使其發生潛在抗生素互相作用的機率也顯著增高。
有目的地聯合服藥可以充分發揮抗生素的醫治作用,而不利的互相作用造成抗生素間的不良反應,使藥效減少甚至消失,毒性降低。為此,在診治的過程中,須要考慮抗生素的聯合應用是否會影響醫治療效。
一、由于藥代動力學造成的互相作用
1.胺碘酮
胺碘酮可抑制多種CYP同功酶的作用鈉離子通道阻滯劑,還可能抑制P-糖蛋白的作用,故可與多種抗生素通過藥代動力學途徑發生互相作用。
2.華法林
華法林依賴多種CYP同功酶進行代謝,故可與多種抗生素或食物發生互相作用。華法林醫治窗很窄,故華法林醫治過程中,應進行嚴密檢測,注意降低的抗生素和食物品種的改變。
3.奎尼丁
4.地塞米松
目前使用地塞米松采用小劑量維持療法,但因為個別抗生素與其發生互相作用,仍可使血地塞米松含量增高,超過醫治要求的血含量。
二、藥效動力學造成的互相作用
1.兩種具有顯著負性肌力和負性傳導的抗生素合用
(1)β受體阻滯劑、維拉帕米、丙吡胺、氟卡胺、索他洛爾等合用,在心功能處于代償期者可能誘發癲癇,在已有腹水病人可使中風進一步加重。
(2)β受體阻滯劑、胺碘酮、地爾硫卓、維拉帕米、腺苷、索他洛爾等合用可導致嚴重的心動過緩,必要時需安放人工腎臟除顫器。
2.兩種可能導致QT間期延長的抗心率失常抗生素,或導致QT間期延長的抗心率失常抗生素與排鉀通便劑合用可誘發嚴重的室性心率失常,非常是尖端扭轉型室速(TdP)。
(1)奎尼丁、普魯卡因胺、丙吡胺、索他洛爾與其他可導致QT間期延長的抗生素、排鉀解痙劑合用可能誘發TdP。
(2)胺碘酮雖可導致QT間期延長,但極少誘發室性心率失常,當與其他可導致QT間期延長的抗生素或排鉀通便劑合用常可誘發TdP。
3.兩種具有擴血管作用抗生素合用、或擴血管抗生素與通便劑合用可能導致嚴重的低血糖。
(1)ACEI、ARB與通便劑合用可能導致嚴重的低血糖,非常在首次用藥時可能導致血脂極其增加引起休克發作。
(2)α受體阻滯劑與硝苯地平、維拉帕米、奎尼丁(也具有α受體阻滯作用)合用常可導致嚴重低血糖。
(3)硫酸鹽類與西地那非合用,可造成致命的低血糖,應嚴禁合用。
4.兩種導致血鉀增高的抗生素,或在腎功能亢進病人服食下降血鉀的抗生素,可能導致殃及生命的高血鉀。
(1)固醇抗拮劑與ACEI、ARB、含鉀抗生素合用時,應每周1-2次檢測血鉀水平變化,以防高血鉀的發生。老年人、腎功亢進者尤其應非常注意。
(2)腎功能已有衰弱,血鉀水平增高病人服食固醇抗拮劑前必須檢測血尿酸及血鉀水平的變化。血尿酸>225μmol/L或血鉀>5.5mmol/L者禁用。盲目使用固醇抗拮劑可能造成致命的高血鉀。腎功能重度衰弱、血鉀重度下降者服食固醇抗拮劑每周應檢測1-2次血鉀變化。
5.兩種或多種調固醇藥合用鈉離子通道阻滯劑,或他汀類與肝酶抑制劑合用,可能誘發肌病,甚至導致橫紋肌溶化、肌紅蛋白尿及急性腎功衰竭。
(1)他汀類與貝特類應當心合用,必須合用時最好使用普伐他汀,因其在腸道代謝不依賴CYP同功酶。另外,他汀類與多烯不飽和脂肪酸等合用可能比較安全。
(2)他汀類與環孢素、酮康唑、紅霉素等合用可能導致肌病。應強化觀察。
6.非類固醇類解痙藥()可抑制環氧化酶及前列環素產生,且可導致鈉水潴留,與多種心血管抗生素合用可以發生不利的互相作用。
(1)幾乎對抗所有降糖藥(硝苯地平除外)的降血糖作用,故應避開與降糖藥合用。
(2)對抗肺炎抗生素(清熱劑、ACEI、ARB、β受體阻滯劑)的醫治作用,故應防止合用。
7.抗憂郁藥(五環類、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與心血管抗生素合用可形成不良反應,應注意觀察與檢測。
(1)四環類抗憂郁藥可阻滯鈉通道,故應避開與Ⅰ類抗心率失常藥合用。四環類抗憂郁藥可導致波,綜合征病人應防止使用。
(2)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可延長及強化多巴胺的效應,多巴胺是通過單胺氧化酶代謝,在給多巴胺2-3周曾接受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病人,初量起碼碰到常用劑量的1/10。
參考文獻:
1.王瑞菊,田海紅,王艷春.心血管病病人入院診治期間潛在的抗生素互相作用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23):4544-4547.
2.尹成,陸靜.探討心血管抗生素有害的互相作用及合并癥[J].民航航天醫藥,2010,21(9):1679-1680.
3.李景森,張文博.提防心血管抗生素之間不利的互相作用[J].民航航天醫藥,2010,21(9):1679-1680.
來源丨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你可能還想看:
大夫才曉得的43個健康常識,看完擊敗同學圈90%的人
超市常見30種外服藥的功效、聯合服藥、禁忌
發改委開炮,接連轟碎5起醫藥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