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科學情報研究所公布了最新一期ESI(,基本科學指標)學科排行,我校數學學科繼材料、工程和物理學科步入全球學院和科研機構前1%以來物理學科網,也加入了ESI排行榜,成為我校第4個步入全球學院和科研機構前1%的學科,標志著我校數學學科邁入了國際著名學科行列。統計數據顯示,我校數學學科2006年至今共發表SCI論文1778篇,被SCI論文引用13448次,發表論文數目在723個入圍機構中排行第433位,論文被引用排行位列第717位。
在中學“十三五”規劃提出的“進一步強化對基礎學科的支持,工理協同,建設特色理科”的發展戰略指引下,在“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11工程”、“2011計劃”等支持下,數理大學立足學科前沿,強化高檔人才和潛質人才引育,結合優勢學科需求,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增進國際合作交流,強化基層平臺建設,舉辦前沿學術研究,在基礎科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科研實力和學術影響力明顯增強,初步實現了從教學型為主型向教學科研型為主型大學的轉變。2016年,大學獲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項,物理學科步入了QS世界學院學科排行250強,化學學科研究成果發表于&、Nano、Nano、、系列、等國際重要學術期刊,形成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ESI是ISI(for物理學科網,印度科學情報研究所)推出的評判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剖析評價工具。該指標庫的數據采集基于ISI引文索引數據庫SCI和SSCI所收錄的全球10500種學術刊物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完善的數據庫。ESI的數據統計是以六年為統計時段,每兩個月滾動更新一次。ESI從引文剖析的角度,主要依據“總引用次數”這個指標,針對22個學科領域,分別對國家、研究機構、期刊、論文以及科學家進行統計剖析和排序,將全球各個機構在過去六年發表文章的總引用次數進行排行,是現今普遍用以評價學院和科研機構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