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12.3《機械效率》同步習題(含答案)》由會員上傳分享斜面機械效率練習題,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12《機械效率》練習1、利用機械做功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不須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二者之和叫。2、小明把一桶水從一樓提及頂樓斜面機械效率練習題,有用功是,額外功是。有用功500J,總功600J,則額外功是J。3、在數學學中,將的比值,稱作機械效率,對于實際機械,因為的存在,機械效率總100%(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2016?永州)用如圖所示的滑車架將一個重為48N的物體勻速提高0.2m,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20N,則繩子自由端聯通的距離為m,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為。5、(2015?西寧)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車架將重為500N的物體在4s內勻速提
2、升了2m,若每位滑輪中40N,不計繩重和磨擦,則在此過程中,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繩端的拉力F為270NB.拉力F的功率功為270WC.額外功為160JD.有用功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個重300N的物體,物體與桌面的磨擦力為60N,如圖所示,若不考慮繩的重力和繩的磨擦,使物體以0.1m/s勻速聯通時,水平拉力F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別為()A....、小明朋友的體重為500N,他用重為10N的水桶提注重100N的水登上5m高的寢室使用,在這一過程中,他做的有用功和額外功分別是()A
3、....、關于機械效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機械效率高的機械做功一定多B.使用機械可以省力,省力越多,機械效率越高C.沒有磨擦時,機械效率一定等于100%D.做同樣的有用功,額外功越小,機械效率越高8、在“探究影響滑車架機械效率的誘因”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車架提高不同鉤碼的方式,分別做了甲、乙、丙3組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次數鉤碼重/N鉤碼上升的距離/c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N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cm機械效率第1次.7%第2次451
4、.715第3次.3%(1)在實驗操作中應當使鉤碼(選填“快速”或“緩慢”)上升;(2)進行第2次檢測時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約為(保留三位有效數字);(3)進行第3次檢測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N,滑車架做的有用功是J;(4)剖析實驗數據,實驗小組得出的實驗推論是: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有關。答案:(1)平緩(2)78.4%(3)2.40.3(4)物重或鉤碼重9、如圖,小王站在高3m、長6m的斜面上,將重200N的木架沿斜面勻速從底端拉上頂端,拉力大小恒為120N,所花時間是10s。求:(1)木架A沿斜面方向的運動速率;(2)小王對木架做功的功
5、率;(3)斜面的機械效率。11、(2016?貴州)搬運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車架將一個重120N的物體勻速提高3m,所用的拉力為50N,不計繩重及磨擦。求:(1)滑車架的機械效率;(2)動滑輪的重;(3)若用該滑車架同時拉4個這樣的物體,拉力為多大。答案:(1)2880J(2)90%(3)0.4m/s答案與解析1、有用功;額外功;總功2、對水做的功;對桶做的功;100解析:小明把一桶水從一樓提及頂樓,目的是提水,所以對水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的同時,須要提桶,所以對桶做的功是額外功;額外功是總功與有用功之差,為600J-500J=100J。3、有用功與
6、總功;額外功;大于4、0.6;80%解析:由圖可知,n=3,則繩子自由端聯通的距離:s=nh=3×0.2m=0.6m,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4、B解析:A、拉力為F=(G+G動)=×(500N+40N)=180N,A選項錯誤;B、繩子拉下的寬度為s=3h=3×2m=6m,拉力做的功為W總=Fs=180N×6m=1080J,拉力的功率為P=,B選項正確;CD、有用功為W有=Gh=500N×2m=1000J;額外功為W額=W總-W有=1080J-1000J=80J,此兩選項均錯誤。6、D解析:物體勻速運動,可知物體受的拉力和磨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
7、,即F拉=f=60N,從圖可知,此滑車架有三股繩子承當對物體的拉力,不考慮繩的重力和繩的磨擦,所以繩子自由端的水平拉力為:F=F拉=×60N=20N;水平拉力的功率:,D正確。7、A8、D9、(1)平緩;(2)78.4%;(3)2.4;0.3;(4)物重(或鉤碼重)解析:(1)在實驗過程中,應豎直向下勻速帶動彈簧測力計(2)按照表格中數據可知,(3)第三次實驗中:W有=Gh=6N×5×10-2m=0.3J;由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2≈2.4N。(4)從實驗數據看,鉤碼上升的高度無規律的變化,所以機械效率不斷減小不是因為被提高高度的變化而導致的。鉤
8、碼重不斷減小,機械效率不斷提升.所以可以看出減小被提高物體的重力可以提升滑車架的機械效率。10、(1)0.6m/s;(2)72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