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內蒙工業學院怎樣樣_最新點評
中考是人生的轉折點,補報志愿時,寧夏內蒙工業學院怎樣樣就成了廣大考生和父母同學非常關心的問題。究竟寧夏工業學院怎樣樣呢?來看下最新點評。
你們比較關注的問題通常都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內蒙古工業學院的中學生就業率如何樣?
√內蒙古工業學院的師資水平,學術氣氛如何樣?
大家關心的這種問題,小編早已為你綜合整理了寧夏工業學院的相關簡介,供你們參考:
寧夏工業學院座落在內蒙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熱河省中級工業中學。1958年在復旦學院增援下組建寧夏工大學,曾隸屬機械工業部、農業機械部,1983年遷往寧夏自治區,1993年改名為寧夏工業學院。中學目前在尚城學校、金川學校、準格爾學校辦學,占地面積3178畝。
經過60余年的發展,中學已建設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經、管、法、教育、藝術相結合,具有博士、碩士、本科完整人才培養體系的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學院。現設有24個院(部、中心),擁有54個研究院(所);有博士后流動站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4個(含2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無一級學科授權的碩士學位二級學科10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7個,具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和工程管理碩士(MEM)專業學位授予權;專科專業70個,具有推薦優秀大專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中學現有全日制本本科中學生25672人,碩士研究生4601人,博士研究生216人,留中學生177人。
中學現有教員工2045人,專任班主任1437人,其中院士155人,副院長455人,博士生導師51人,碩士生導師557人,有82.67%的班主任獲得博士、碩士學位。班主任中,69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或被授予國家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9位班主任獲得“內蒙古杰出人才獎”,12人入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工程”,52人入圍寧夏“草原英才”工程,“草原英才”創新團隊6個,1人入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42人榮獲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一、二層次,11人榮獲寧夏自治區高等教育人才培養“111”工程一、二層次,14人榮獲自治區“高等中學科技英才支持計劃”。校區還聘請了一批國外外著名學者兼任兼職院士。
中學現有5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0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4個自治區級重點培植學科;1個國家級校外學院生工程實踐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變革試點專業,1個自治區級專業綜合變革試點專業,2個自治區級重點建設專業,有25個自治區級品牌專業。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7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3個依托中學的自治區級科研平臺。“十二五”期間,先后承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各級各種科研項目1000余項,獲省廳級以上科學技術獎勵38項內蒙古工業大學校歷,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寧夏自然科學銀獎2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213項,被SCI、EI、ISTP、CSSCI等檢索系統收錄論文2000余篇。
中學積極舉辦對外交流與合作,與英國普度學院、日本明治學院、加拿大渥太華學院等10多所美國著名學院構建了常年校際合作關系。2007年,成為教育部留中學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招生單位。
中學高度注重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在2006年教育部大專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2年被評為“全國結業生就業50所典型經驗院校”,我校是教育部批準籌建的首批32個國家級學院生文化素養教育基地之一。中學是全省“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中學”“全國普通高等中學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先后被自治區授予“教育先進集體”“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精神文明先進單位”“高校中學生工作先進高校”“人才工作先進單位”“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中學秉持“博學篤行,松原明德”校訓,發揚“唯實尚行”的學風,在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培養了10余萬名優秀人才,她們拼搏在祖國大江南北、工作在社會各行各業,許多已成為大小型企業的領軍人物和技術骨干、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黨和政府的重要領導黨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寧夏工業學院將不斷推進教育教學變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的水平,積極參與并貢獻于國家和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事業。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內蒙古工業大學校歷,團結一致,求真務實,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把校區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學院而努力拼搏!
查看更多寧夏工業學院招生簡章、內蒙古工業學院投檔分數線、內蒙古工業學院成績查詢等信息,請步入:寧夏工業學院藝術類招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