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功率估算公式
是指在此數據下馬達為最佳工作狀態。
額定電流是固定的,容許誤差10%。
馬達的實際功率和實際電壓是隨著所拖動負載的大小而不同;
拖動的負載大,則實際功率和實際電壓大;
拖動的負載小,則實際功率和實際電壓小。
實際功率和實際電壓小于額定功率和額定電壓,馬達會過熱被毀;
實際功率和實際電壓大于額定功率和額定電壓,則導致材料浪費。
它們的關系是:
額定功率=額定電壓IN*額定電流UN*根3*功率質數
實際功率=實際電壓IN*實際電流UN*根3*功率質數
二,280KW電機馬達額定電壓和啟動電壓的估算公式和相應規范出處
(1)280KW馬達的電壓與極數、功率誘因有關通常公式是:電壓=((280KW/380V)/1.73)/0.8.5=501A
(2)啟動電壓倘若直接啟動是額定電壓的7倍。
(3)減壓啟動是按照頻敏變阻器的抽頭。選用BP4-300WK頻敏變阻器啟器動啟動電壓電額定值的2.4倍。
三,例如一臺37KW的繞線馬達額定電壓怎么估算?
電壓=額定功率/√3*電流*功率質數
1、P=√3×U×I×COSφ;
2、I=P/√3×U×COSφ;
3.I=37000/√3×380×0.82
四.馬達功率估算口訣
估算口訣
單相二百二馬達,千瓦三點五安培。
單相三百八馬達,一個千瓦兩安培。
單相六百六馬達,千瓦一點二安培。
單相三千伏馬達,四個千瓦一安培。
單相六千伏馬達,八個千瓦一安培。
注:
以上都是針對單相不同電流級別,大約筆算的口訣,具體參考馬達標牌
例如:
單相22OV馬達,功率:11kw,額定電壓:11*3.5=38.5A
單相380V馬達,功率:11kw,額定電壓:11*2=22A
單相660V馬達,功率:110kw,額定電壓:110*1.2=132A
五.馬達的電壓如何算?
答:⑴當馬達為三相馬達時由P=UIcosθ得:I=P/Ucosθ,其中P為馬達的額定功率,U為額定電流,cosθ為功率質數;
⑵當馬達為單相馬達時由P=√3×UIcosθ得:I=P/(√3×Ucosθ),其中P為馬達的額定功率,U為額定電流,cosθ為功率質數。
功率質數
在交流電路中,電流與電壓之間的相位差(Φ)的正弦稱作功率質數,用符號cosΦ表示,在數值上,功率質數是有功功率和視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功率質數的大小與電路的負荷性質有關,如白熾燈泡、電阻爐等內阻負荷的功率質數為1,通常具有電感或電容性負載的電路功率質數都大于1。功率質數是電力系統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數據。功率質數是評判電氣設備效率高低的一個系數。功率質數低,說明電路用于交變磁場轉換的無功功率大,因而增加了設備的借助率,降低了線路供電損失。所以,供電部門對用電單位的功率質數有一定的標準要求。
(1)最基本剖析:拿設備作舉例。諸如:設備功率為100個單位,也就是說,有100個單位的功率輸送到設備中。但是,因大部份家電系統存在固有的無功耗損,只能使用70個單位的功率。很不幸,即使僅僅使用70個單位,卻要付100個單位的費用。在這個事例中,功率質數是0.7(假如大部份設備的功率質數大于0.9時,將被罰金),這些無功耗損主要存在于馬達設備中(如鼓風機、抽水機、壓縮機等),又叫感性負載。功率質數是電機效能的計量標準。
(2)基本剖析:每種水泵系統均消耗兩大功率,分別是真正的有用功(叫千瓦)及電抗性的無用功。功率質數是有用功與總功率間的百分比。功率質數越高,有用功與總功率間的百分比便越高,系統運行則更有效率。
(3)中級剖析:在感性負載電路中,電壓波形峰值在電流波形峰值以后發生。兩種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功率乘數表示。功率質數越低,兩個波形峰值則分隔越大。保爾金能使兩個峰值重新接近在一起功率公式,進而提升系統運行效率。
對于功率質數改善
電網中的電力負荷如電動機、變壓器、日光燈及電弧爐等,大多屬于電感性負荷,這種電感性的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除了須要向電力系統吸收有功功率,還同時吸收無功功率。因而在電網中安裝并聯電容器無功補償設備后,將可以提供補償感性負荷所消耗的無功功率,降低了電網電源側向感性負荷提供及由線路輸送的無功功率。因為降低了無功功率在電網中的流動,因而可以減少輸配電線路中變壓器及母線因輸送無功功率引起的電能耗損,這就是無功補償的效益。
無功補償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補償系統的功率質數。由于供電局發出來的電是以KVA或則MVA來估算的,而且收費卻是以KW,也就是實際所做的有用功來收費,二者之間有一個無效功率的差值,通常而言就是以KVAR為單位的無功功率。大部份的無效功都是電感性,也就是通常所謂的電動機、變壓器、日光燈……,幾乎所有的無效功都是電感性,電容性的十分稀少。也就是由于這個電感性的存在,導致了系統里的一個KVAR值,兩者之間是一個三角函數的關系:
KVA的平方=KW的平方+KVAR的平方
簡單來講,在前面的公式中,假如明天的KVAR的值為零的話,KVA都會與KW相等,這么供電局發出來的1KVA的電就等于用戶1KW的消耗,此時成本效益最高,所以功率質數是供電局特別在乎的一個系數。用戶若果沒有達到理想的功率質數,相對地就是在消耗供電局的資源,所以這也是為何功率質數是一個法規的限制。目前就國外而言功率質數規定是必須介于電感性的0.9~1之間,高于0.9,或低于1.0都須要接受處罰。這就是為何我們必需要把功率質數控制在一個特別精密的范圍,過多過少都不行。
供電局為了提升她們的成本效益要求用戶提升功率質數,那提升功率質數對我們用戶端有哪些益處呢?
①通過改善功率質數,降低了線路中總電壓和供電系統中的電氣器件,如變壓器、電器設備、導線等的容量,因而不但降低了投資費用,并且增加了本身電能的耗損。
②藉由良好功因值的確保,進而降低供電系統中的電流損失,可以使負載電流更穩定,改善電能的質量。
③可以降低系統的裕度,挖掘出了發供電設備的潛力。假若系統的功率質數低,這么在既有設備容量不變的情況下,裝設電容器后,可以提升功率質數,降低負載的容量。
舉例而言,將變壓器之功率質數從0.8提升到0.98時:本文章來自:博研聯盟峰會
補償前:1000×0.8=800KW
補償后:1000×0.98=980KW
同樣一臺的變壓器,功率質數改變后,它就可以多承當180KW的負載。
④減少了用戶的水費開支;透過上述各器件損失的降低及功率質數增強的水費讓利。
據悉,有些電力電子設備如檢波器、變頻器、開關電源等;可飽和設備如變壓器、電動機、發電機等;電弧設備及電光源設備如電弧爐、日光燈等,這種設備均是主要的紋波源,運行時將形成大量的紋波。紋波對底盤、變壓器、電動機、電容器等所有聯接于電網的家電設備都有大小不等的害處,主要表現為形成紋波附加耗損,致使設備過載過熱以及紋波過電流加速設備的絕緣老化等。
并聯到線路上進行無功補償的電容器對紋波會有放大作用,促使系統電流及電壓的畸變更加嚴重。另外,紋波電壓疊加在電容器的基波電壓上,會使電容器的電壓有效值降低,導致氣溫下降,降低電容器的使用壽命。
紋波電壓使變壓器的銅耗損降低,導致局部過熱、振動、噪音減小、繞組附加發熱等。
紋波污染也會降低線纜等輸電纜線路的耗損。并且紋波污染對通信質量有影響。當電壓紋波份量較高時,可能會導致繼電保護的過電流保護、過電壓保護的誤動作。
為此,假若系統量測出紋波濃度過高時,不僅電容器端須要串聯適合的調諧()檢波外,并需針對負載特點專案研討改裝紋波改善裝置。
電機軸功率估算公式1:
這是離心泵的:流量×揚程×9.81×介質比重÷3600÷泵效率=軸功率流量單位:立方/小時,揚程單位:米
電機軸功率估算公式2:
這是離心泵的:流量×揚程÷367÷泵效率=軸功率
流量單位:立方/小時,揚程單位:米
哪些叫泵的效率?公式怎么:
指泵的有效功率和軸功率之比。η=Pe/P泵的功率一般指輸入功率,
即原動機傳到泵軸上的功率,故又稱軸功率,用P表示。
有效功率即:泵的揚程和質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積。
Pe=ρgQH(W)或Pe=γQH/1000(KW)
ρ:泵輸送液體的密度(kg/m3)
γ:泵輸送液體的輕度γ=ρg(N/m3)
g:重力加速度(m/s)
質量流量Qm=ρQ(t/h或kg/s)
1)離心泵
流量×揚程×9.81×介質比重÷3600÷泵效率
流量單位:立方/小時,
揚程單位:米
P=2.73HQ/Η,
其中H為揚程,單位M,Q為流量,單位為M3/H,Η為泵的效率.P為軸功率,單位KW.也就是泵的軸功率P=ΡGQH/1000Η(KW),其中的Ρ=/M3,G=9.8
比重的單位為KG/M3,流量的單位為M3/H,揚程的單位為M,1KG=9.8牛頓
則P=比重*流量*揚程*9.8牛頓/KG
=KG/M3*M3/H*M*9.8牛頓/KG
=9.8牛頓*M/3600秒
=牛頓*M/367秒
=瓦/367
里面推論是單位的來歷,上式是水功率的估算,軸功率再乘以效率就得到了.
設軸功率為NE,馬達功率為P,K為系數(效率倒數)
馬達功率P=NE*K(K在NE不同時有不同取值,見下表)
NE≤22K=1.25
22
55
(2)渣漿泵軸功率估算公式
流量QM3/H
揚程H米H2O
效率N%
渣漿密度AKG/M3
軸功率NKW
N=H*Q*A*G/(N*3600)
馬達功率還要考慮傳動效率和安全系數。通常直聯取1,皮帶取0.96,安全系數1.2
(3)泵的效率及其估算公式
指泵的有效功率和軸功率之比。Η=PE/P
泵的功率一般指輸入功率,即原動機傳到泵軸上的功率,故又稱軸功率,用P表示。
有效功率即:泵的揚程和質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積。
PE=ΡGQH(W)或PE=ΓQH/1000(KW)
Ρ:泵輸送液體的密度(KG/M3)
Γ:泵輸送液體的輕度Γ=ΡG(N/M3)
G:重力加速度(M/S)
質量流量QM=ΡQ(T/H或KG/S)
(4)電機的效率介紹
哪些叫泵的效率?公式怎樣?
答:指泵的有效功率和軸功率之比。Η=PE/P
泵的功率一般指輸入功率,即原動機傳到泵軸上的功率,故又稱軸功率,用P表示。
有效功率即:泵的揚程和質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積。
PE=ΡGQHW或PE=ΓQH/1000(KW)
Ρ:泵輸送液體的密度(KG/M3)
Γ:泵輸送液體的輕度Γ=ΡG(N/M3)
G:重力加速度(M/S)
質量流量QM=ΡQT/H或KG/S
*****************************************************************************************
泵的軸功率是滿足系統需求的功率大小,----不對,是泵運行所需的最小功率。額定功率是所選泵的最大功率-------基本正確,假如超電壓,則泵的功率都會上升功率公式,只是馬達可能受損。
馬達功率是所選泵工作時的功率-----不是,馬達功率是所選泵的最大功率,超過時馬達可能受損,當你運行時流量壓力雖然在設定值時,實際功率也比馬達功率小,而當比設定值低時,功率還要小的多。
馬達功率乘功率系數就是軸功率----不完全是,馬達功率不光考慮功率系數,還有考慮你的一定的富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