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包括騎自行車的人)都知道給輪胎充氣,這樣才能跑得快,省油省力,而且氣不宜太滿。 如果輪胎氣壓過高,車身振動會增大(這不是汽車震動),舒適性較差,車輪抓地力不足,容易發生爆胎。 有人說輪胎氣壓相當于人的血糖,太高或太低都不好,從安全和輪胎壽命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事實。
胎壓就像血糖一樣,太低或太高都有害
學過小學數學的同學都知道,滾動摩擦力相當于靜摩擦力,老司機也知道,輪胎氣壓越低,滾動阻力越大。 那么滾動摩擦力、靜摩擦力、滾動阻力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它們只是名字不同嗎? 本文為您詳細分析。
哪些是滾動阻力?
車輪在向前滾動的過程中是有阻力的,也就是說不可能還滾下去,不加油的話總會停一會兒。 什么是滾動阻力? 它是如何工作的? 我們先從轉動袋子開始,這樣可以更直觀。
正午立方體盒子翻滾時的受力情況
設袋子的重力為G; 我們以袋子一角的O點為支點車輪摩擦力受力分析,使其滾動,滾動過程中O點與地面的瞬時相對速度為0,所以稱O為瞬時中心; 推動袋子的力為P。由此可見,滾動袋子的阻力為G·e。
當袋子處于穩定狀態時,G·e值最大,表示滾動阻力最大; 隨著袋子滾動,力臂e越來越小,滾動阻力也變小; 當袋子重心過瞬時中心O時,e為0,滾動阻力為0; 那么我們就不再需要推袋子了,它又可以達到穩定狀態。
在此過程中,滾動摩擦力f是維持瞬時中心O位置的力,與N和摩擦系數有關。
輪子不是方的車輪摩擦力受力分析,是圓的。 所以我們需要分析車輪在正方形內滾動過程中的受力:
從圓、12 邊形到圓的滾動力
上圖中,P為推動滾動的力,G為重力,N為重力G的斥力,f為摩擦力,O為瞬時中心,e為N從原作用點 O' 在 P 的作用下到瞬時中心的偏轉量,h 為從 P 到瞬時中心 O 的力臂。(注:h 不是圓的直徑;瞬時中心為 O輪子滾動時,接觸點O為瞬時不動點,O'為動點,而不是O'。
由圖可知,車輪的滾動阻力與其重力G和撓度e有關,滾動阻力為G·e。 車輪與橋面之間的剛性越大,氣越強,車越輕,車輪越圓,e寬度越小,滾動阻力也越小。 反之,在車重一定的情況下,如果輪胎氣壓不足,輪轂會被壓扁一點,或者橋面較軟,O'與瞬時中心O的距離e越大,則滾動阻力G·e。
列車輪軌接觸面積很小,滾動阻力也很小
什么是滾動摩擦力?
抓地力是滾動摩擦力,在車輪滾動過程中起到穩定瞬時中心的作用。 只有當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足夠大時,車輪才能不抱死,否則無法前進。 相反,更大的抓地力也可以縮短制動距離。
當f=0時,不會發生滾動; 若車輪被抱死,f為滑動摩擦力; 只有當摩擦力f足夠大,使O與地面瞬間保持相對靜止時,小車才能向上移動。 此時,滾動摩擦力f就是靜摩擦力。
F1賽車漂移,其前輪處于滑動摩擦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靜摩擦扭矩=靜摩擦系數×法向壓力。 在滾動摩擦的情況下,車輪與橋面的摩擦系數和車輛重量不變,“抓地力”應與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無關。
難道是老司機的經驗有誤?
我們知道滾動摩擦力矩f=N·e
車輪滾動時,f=靜摩擦力矩=正壓力×靜摩擦系數
N等于正壓力,但e實際上并不是靜摩擦系數,它們只是等價關系。 車輛的橡膠輪不是剛體。 當與地面接觸時,在壓力作用下,橡膠內胎的表面會與地面的粗糙表面咬合。 當接觸面積變大時,咬合面增多,其最大靜摩擦系數也急劇下降。 為此,在正壓恒定的情況下,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更大,其抓地力更強,更不易抱死。
老司機說得對。
F1賽車使用厚光面輪胎來增強抓地力
例外的是,在冰雪橋上行駛時,寬輪胎比窄輪胎浮力小,因此更容易抱死。 這時應使用雪地輪胎或改裝雪地防滑鏈,減少咬合面積,這樣可以降低靜摩擦系數。
汽車是靠滾動摩擦力推動的嗎
從下面兩節的分析,我們可以初步得出一個推論:雖然數值可能相同,但滾動摩擦力和滾動阻力并不是同一個力,它們的化學概念也不同。
滾動阻力是限制汽車前進的力,那么滾動摩擦力是驅動汽車前進的力嗎?
自行車有兩個大小相同的輪子,我們來分析一下它們的受力情況:
騎行時車輪上的力
自行車的前輪和后輪的摩擦方向相反,這是由其動力源決定的。 自行車一般采用后軸驅動(后驅小型貨車也一樣),前輪的摩擦力f為主動摩擦力,后輪的摩擦力f為被動摩擦力。 無論是主動摩擦力還是被動摩擦力,它們對瞬時中心O都沒有扭轉作用。對于滾動輪來說,摩擦力f既不是阻力,也不是動力,只是穩定瞬時中心O,使得不會產生滑動位移。
真正驅動汽車前進的是作用于后輪軸心的旋轉質心,表現為側傾力矩P·h。 當P·h克服滾動阻力矩G·e時,車輪即可向前滾動。
總結
1、滾動摩擦是滾動的條件。 車輪在滾動過程中,滾動摩擦力起到穩定瞬時中心的作用,保證了在滾動過程中仍有一個點與橋面保持靜止。 雖然它不能向前推動車輪,也不能向后拖動車輪,但只有在車輪沒有鎖死的情況下,貨車才能移動。
滾筒
2、滾動摩擦力的大小取決于靜摩擦系數和車輪與地面之間的法向壓力。 由于橡膠內胎是彈性體,減少接觸面積可以降低靜摩擦系數,因此稍低的胎壓可以降低抓地力。
3、滾動阻力和滾動摩擦是不同的化學概念。 滾動阻力不具有摩擦特性。 輪轂瞬時中心與重心之間滾動阻力臂的厚度決定了滾動阻力。 輪胎氣壓不足會導致滾動阻力增大。 。
4、車輪轉動時,滾動阻力和摩擦阻力同時存在。 老司機希望在減少摩擦阻力的同時,盡可能減少滾動阻力,這樣駕駛才能安全、快速、省油。
寬輪胎可以減少地面接觸面積并提高抓地力,同時保持輪胎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