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全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組)首輪通知 為進一步激發大學生大學數學、化學實驗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力,在實踐中培養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提高中學生在比賽中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綜合素質,搭建比賽舞臺、教學觀劇,持續推進我國高?;瘜W實驗教學改革,著力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實驗教學和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質量,并通過了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合協會數學學科組、全國高中實驗數學教學研究會、大學化學專委會教育部大學數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實驗委員會、中國化學會化學教學委員會于20229-12決定。 第八屆全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舉行。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辦單位: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數學學科組協會、省高中實驗化學教學研究會 教學委員會主辦:重慶交通大學 協辦單位:《物理實驗》二、競賽類別第八屆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包括以下三個組別。 1、參與命題類創意作品的中學生從競賽組委會公布的選題中選擇一個選題,并按要求提交作品。 題目要求見1:《附錄第八屆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命題題目》。
2、參加自選創新作品的高中生從競賽組委會公布的自選項目中選擇選題,并按要求提交作品。 題目2:請參閱附件《第八屆全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自選題目》。 3、參加學院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競賽的中學生,按照競賽組委會公布的教學方法和要求選擇教學內容,并按要求提交教學視頻。 競賽方式和要求參見《附件:第八屆全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型)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競賽規則及評審標準》。 三、資格及要求 1.2022年參加者為全省各高中春季學期入學的學生。 2.525 每所中學最多可以擁有一支球隊。 每隊班主任不少于1人,中學生不少于3人。 其中,參加教學競賽的中學生不得少于兩名。 3.32 各高校報考時物理競賽實驗,第一、第二競賽類別各類別參賽隊伍最多物理競賽實驗,第三競賽類別參賽隊伍最多。 4.所有競賽類別,在今年省高校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中獲得三等獎(含)及以上的中學生,其作品獲得三等獎(含)及以上的,不參加本次比賽競賽。 5、參賽院校負責本校中學生的組織工作,包括組隊、報名、賽制審核、賽前準備等。 參賽選手需自行準備裝備、裝備和作品,費用由參賽機構承擔。 每隊6800元,轉會形式另行通知。
(報名費僅包含網上初審和遠程答辯費,不包含現場展覽環節的會議費。) 4、競賽組織實施步驟 1.123 提前打開競賽試題(附件、、),參賽者組成小組在學校進行策劃。 2、各PPT參賽機構向競賽組委會提交競賽題目所需參賽材料(實驗報告、演示、視頻材料等)。 3.各參賽院校網上提交世錦賽報名表(月初發布)。 12月至9月15日,向組委會提交即將報名,上傳參賽材料,并完成付款。 具體計劃待第二輪比賽通知時才會明確。 五、競賽評審方式 1、“組委會擬從各高校選派評審專家對每個項目進行網上初審。專家將本著公平、公正、科學的原則對項目材料和實驗視頻進行評審”和標準化”。 10、組委會將于月中旬公開公布初審結果及第四輪(八名入圍作品)的通知。 2、進入八強的作品將通過網上答辯或現場答辯的形式進行評選和展示。 具體辦法和規則將在第四輪通知中明確。 3、組委會將在答辯結束時公布世錦賽成績及獲獎名單。 六、獎項設置 10% 20% 30% 本次比賽設銀獎( )、二等獎( )、三等獎( ),并根據參賽作品情況決定是否設置優秀獎若干名。
七、現場頒獎 11 1月中旬世錦賽結束后,將在重慶交通大學舉辦優秀作品展及現場頒獎活動。 八、其他 1、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趙樹民鎖 重慶交通大學高界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 郵箱:epc-??xjtu@ 附件 1:第八屆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題目 1、可供選擇課題標題1:透明液體含量檢測目的:1)設計并制造一種表征和檢測透明液體含量的裝置; 2) 檢測透明液體的含量。 要求:1)設計實驗方案(含原理); 2)制作實驗裝置; 3)給出實驗結果并討論檢測精度和不確定度。 主題二:聲音定位 目的:1)探索基于聲音檢測的定位原理; 2)制作聲音檢測定位的實際應用裝置或實驗研究裝置。 要求:1)設計實驗方案(含原理); 2)制作實驗裝置,實現聲源物體的精確定位; 3)給出實驗結果、信號和噪聲處理,并討論檢測精度和不確定度。 課題三:冰的導熱系數 目的:1)搭建實驗裝置,測試冰的導熱系數; 2)研究體溫和雜質對冰導熱系數的影響。 要求:1)設計實驗方案(含原理); 2)制作實驗裝置; 3)給出實驗結果,并分析體溫和雜質對結果的影響; 4)討論檢測精度和不確定度。
課題四:量子化基態檢測實驗儀器 目的:搭建量子化基態檢測實驗裝置,檢測特定物質的量子化基態。 要求:1)設計實驗方案(含原理); 2)制作量子基態探測實驗裝置; 3)檢測特定物質的量子化基態; 4)給出實驗結果并討論檢測精度和不確定度。 二、考核形式(標準) 1、文件包括研究報告、PPT、介紹視頻等,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描述對問題含義的理解和目標定位; 2)實驗原理和設計方案(理論和實驗模型);3)裝置設計(包括系統偏差分析); 4)設備實現; 5)實驗數據檢測與分析; 6)性能指標(包括檢測范圍、精度、響應時間等); 7)創新點; 8)推斷與展望; 9)參考文獻。 2、物理裝置 1)外形尺寸:規格、重量; 2)成本; 3)使用條件及配套要求。 第八屆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工作委員會 2022 年 1 月 23 日 附件 2:第八屆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自選題目 1、實驗儀器制作和改進要求:參賽隊能夠設計、制作新的實驗儀器。根據自己的興趣設置一套儀器/實驗,或者改進一套舊儀器。 制作或改進應突出對化學實驗教學效果的作用或儀器性能的提高。 例如,它可以使化學實驗的圖像/規則更加直觀,并且可以拓寬研究/應用的范圍。
該類別鼓勵能夠突破教學儀器“黑匣子”的參賽作品。 該設計使得實驗過程可調、參數直觀可測量,使實驗者對內容有更清晰、更直觀的理解和掌握。 數學內涵較少的電子生產和自動化控制作品不鼓勵參與。 對于源自前沿科研內容和前沿技術的教學實驗/儀器設計,對作品的完成要求可適當放寬。 評審表(標準): 1)參賽團隊應提供的參賽文件包括實驗報告、PPT、介紹視頻,其中必須包括以下幾點: a)作品的目標定位; b) 相關儀器的工作原理、具體細節、實驗方案或應用場景; c) 工作的開發/實施過程; d) 典型實驗數據及相關分析; e) 對所研制儀器的性能指標評價(如檢測/參數范圍、精度、響應時間等),并說明儀器設計和生產的局限性(如系統偏差分析)以及進一步改進和優化的思路; f) 推理; g) 補充信息:參賽團隊(不含導師)對工作的具體貢獻是什么? 2) 參賽隊伍還應提交實驗設備的說明文件,包括: a) 設備的具體尺寸、尺寸、重量等; b) 自制設備的費用。 2、數學教學資源開發(選其一): 1)借助信息技術(如動畫等)制作不超過5分鐘的多媒體資源(如科普多媒體資源),展示具體的數學知識內容,讓中學生或公眾對內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2)獨立開發模擬/模擬程序,允許操作者更改參數并直觀地輸出模擬/模擬結果。
該類別大力鼓勵中學生嘗試建立基本的化學過程估計模型并獨立開發數值估計核心模塊。 講座視頻不屬于此類作品。 要求:教學資源必須化學原理正確,具有良好的教學療效或參考價值,有助于學生對相關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或者激發中學生獨立思考,甚至??激發中學生進一步學習并探索相關內容的興趣。 ():考試形式規范 參賽隊伍應提供的參賽文件包括教學資源設計報告、PPT、介紹視頻,其中必須包含以下幾點: a) 選題意義和目標定位; b) 與教學資源相關的數學原理; c) 資源生產流程圖及相關實現技術; d) 教學資源的使用方法(包括相關參數的設置范圍等); e) 結果的數學意義及合理性、有效性、可擴展性等。 f) 說明資源運行所需的筆記本配置要求等; g) 推理; h) 補充信息:參賽團隊(不包括指導老師)對工作的具體貢獻是什么? 第八屆省高校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工作委員會 2022年1月23日 附件3:第八屆省高校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競賽規則及評審標準 本競賽為第八屆省高校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競賽組別之一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高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競賽。 一、競賽方式 1、每所中學最多推薦2名參賽作品參加教學競賽; 2、教學競賽有2件作品時,作品必須是不同的實驗內容和主題; 大賽時報名的各院校在校(專科)學生均可報名參賽; 4、中學生可以以團隊形式參加。
團隊成員不超過3人,其中一名中學生,其他中學生按貢獻排名; 5、復賽將通過提交演講視頻的方式進行線上評審; 比賽將以網絡講座的形式進行。 二、初賽視頻要求 1、教學內容選自中學開設的《大學化學實驗》課程的相關教學內容。 視頻設計和制作請參照《2021年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競賽評審標準》的具體要求; 2、比賽教學視頻必須是參賽中學生的同步課堂教學記錄,不建議過多后期制作或渲染; 3、參賽中學生必須出現在教學視頻中,指導老師不能出現; 4、視頻(包括教學PPT等)中不允許出現學校名稱、教師、中學生信息; 5、參賽中學生需著正裝(不得穿校服); 6、比賽教學視頻時長為16至20分鐘; 7、視頻音畫清晰,幀率為720P,視頻文件大小不超過200M; 8、參賽作品須經參賽中學生所在大學(或院系)導師初審后提交; 9、凡不符合上述相關要求的視頻,將酌情給予5-10分獎勵。 本規定未盡事宜,由本次大賽工作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八屆省高校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工作委員會 2022 年 1 月 23 日 第八屆高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競賽 評審標準 評審維度 評審要點 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學院化學教學目標實驗,自然地融入了課程的思想政治元素,有效地發揮了課程的教育功能。
教學理念 102.以中學生為中心,在各個教學環節突出教學設計和教學創新。 3.教學內容無科學錯誤,實驗操作熟練規范(如安全事項、有效數字、誤差分析等),強調學科的邏輯性和思辨性。 只有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挑戰性,才能科學地闡釋學科的核心原理和思維方式,在教學內容上凸顯實驗教學的創新。 304、教學內容只有具有前沿性、時代性,才能反映社會、學科發展的新成就、新趨勢,樹立正確的科學觀。 5、根據課程實際和學習情況,有效運用現代技術設計教學策略,選擇合適有效的教學方法,包括合理的交互設計,引導中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教學。 教學過程 306、注重教學過程的探索性,只有具備一定的教學智慧,才能釋放中學生的學習潛力和探究意識。 7、能有效促進學習者了解所授課程的知識結構和思想體系,掌握所授知識的應用場景、策略和方法。 教學療效 108.為了激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思考實驗教學的多方位教育作用,感受課程的意義和價值,培養中學生批判性反思的思維習慣,塑造中學生優秀、負責任的人生品格 9.講師衣著考究,授課風格自然大方,符合班主任的專業規范。 教學儀表 1010. 教學語言(包括肢體語言)規范、準確,包括普通話教學、語言表達流暢、語速合理、肢體協調。 11、字跡規范、美觀; 板書運用合理,設計布局合理、整齊。 教學展示 12、教學方案具有先進的設計理念,具有互動性或動態性; 素材格式10項標準化,編輯效果(包括字體、字號、背景和內容的顏色和風格等)簡潔、清新、美觀。 備注:因參賽者為中學生,所以增加了教學效能評價,主要考察中學生的基本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