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激發我國大學生大學數學、化學實驗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力,在實踐中培養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中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綜合素質。比賽、比賽搭臺、教學看戲,不斷推進我國高?;瘜W實驗教學改革,著力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和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質量,經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合協會數學學科組、全國高中實驗數學教學研究會批準教育部大學數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化學實驗專委會和化學教學部中國化學會委員會決定于2022年9月至12月聯合舉辦第八屆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01
組織
承辦單位: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合會數學學科組
省高中實驗化學教學研究會
教育部高等學校數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瘜W實驗專委會
中國數學會化學教學委員會
主辦單位:重慶交通大學
協辦單位:《物理實驗》雜志社
02
活動類別
第八屆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包括以下三個組別。 參加者可以選擇中學的各種項目參加。
1.命題型創新作品
參賽中學生從競賽組委會公布的題目中選擇題目大學生物理競賽真題,并按要求提交作品。 題目要求參見《附件1:第八屆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題目》。
可選主題
主題一:透明液體含量檢測
目的:
1)設計并制造了一種表征和檢測透明液體含量的裝置;
2)檢測透明液體含量。
要求:
1)設計實驗方案(包括原理);
2)制作實驗裝置;
3)給出實驗結果,討論檢測精度和不確定度。
主題2:聲音定位
目的:
1)探索基于聲音檢測的定位原理;
2)制作聲音檢測定位的實際應用裝置或實驗研究裝置。
要求:
1)設計實驗方案(包括原理);
2)制作實驗裝置,實現聲源物體的精確定位;
3)給出實驗結果、信號和噪聲處理,并討論檢測精度和不確定度。
主題三:冰的導熱系數
目的:
1)搭建檢測冰導熱系數的實驗裝置;
2)研究體溫和雜質對冰導熱系數的影響。
要求:
1)設計實驗方案(包括原理);
2)制作實驗裝置;
3)給出實驗結果并分析體溫和雜質對結果的影響;
4)討論檢測精度和不確定度。
主題四:量子基態探測實驗儀器
目的:
搭建量子基態檢測實驗裝置,檢測特定物質的量子化基態。
要求:
1)設計實驗方案(包括原理);
2)制作量子基態探測實驗裝置;
3)檢測特定物質的量子化基態;
4)給出實驗結果并討論檢測精度和不確定度。
(長按二維碼識別并下載)
2、自選選題創新作品
參賽中學生從競賽組委會公布的自選項目中選擇題目,并按要求提交作品。 題目要求參見《附件2:第八屆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題目》。
1、實驗儀器的制作和改進
要求:
參賽隊伍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設計制造一套新的儀器/實驗,或者改進一套舊儀器。 制作或改進應突出對化學實驗教學效果的作用或儀器性能的提高。 例如,它可以使化學實驗的圖像/規則更加直觀,并且可以拓寬研究/應用的范圍。 該類別鼓勵能夠突破教學設備“黑匣子”的參賽作品。 該設計使得實驗過程可調、參數直觀可測量,使實驗者對內容有更清晰、更直觀的理解和掌握。 數學內涵較少的電子生產和自動化控制作品不鼓勵參與。 對于源自前沿科研內容和前沿技術的教學實驗/儀器設計,對作品的完成要求可適當放寬。
2、數學教學資源開發(二選一):
1)借助信息技術(如動畫)制作時長不超過5分鐘的多媒體資源(如科普多媒體資源),展示具體的數學內容,以便中學生或普通大眾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內容;
2)獨立開發模擬/模擬程序,允許操作者更改參數并直觀地輸出模擬/模擬結果。 該類別大力鼓勵中學生嘗試建立基本的化學過程估計模型并獨立開發數值估計核心模塊。
(注:講座視頻不屬于此類作品。)
要求:
教學資源必須在化學原理上正確,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或參考價值,幫助中學生對相關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或者啟發中學生獨立思考,甚至??激發中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學習和探索相關內容。
(長按二維碼識別并下載)
3.高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競賽
參賽中學生根據競賽組委會公布的教學聯賽辦法和要求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內容,并按要求提交教學視頻。 競賽方式和要求參見《附件3:第八屆全省高校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競賽規則及評審標準》。
競賽方式
1、每所中學限提交推薦教學競賽項目最多2件;
2、教學競賽如有兩件作品,其實驗內容和主題必須不同;
3、參賽者提交的參賽作品以中學為單位報名,比賽時即將報名的各院校學生均可報名參賽作品;
4、中學生可以組隊參加。 小組成員不超過3人,其中一名中學生作為主講人,其他中學生按照貢獻大小排名;
5、復賽采用提交講座視頻的方式進行網上初審; 比賽將以網絡講座的形式進行。
(長按二維碼識別并下載)
03
資格和要求
1、參加人員均為全省各高中2022年冬季學期就讀的本科(??疲W生。
2. 每個校區最多有5支隊伍。 每隊教練員不少于2人,中學生不少于5人。 其中,參加教學活動的中學生不得少于3人。
3、各學校報名時,第一、二賽類每個類別最多3支隊伍大學生物理競賽真題,第三賽類最多2支隊伍。
4.所有競賽類別,在今年省高校生物化學實驗競賽(創新)中獲得三等獎(含)及以上的中學生,其作品獲得三等獎(含)及以上的,不參加本次比賽競賽。
5、參賽院校負責本校中學生的組織工作,包括組隊、報名、賽制審核、賽前策劃等。 參賽選手需自行準備裝備、裝備和作品,費用由參賽機構承擔。
6、每隊報名費800元,轉會形式另行通知。 (此申請費僅包含網上初審費和遠程答辯費,不包含現場展會會議費。)
04
競賽組織及實施步驟
1、比賽題目(附件1、2、3)提前公開,參賽者組隊到校備戰。
2、各參賽學校向競賽組委會提交競賽題目所需的參賽材料(實驗報告、演示PPT、視頻材料等)。
3、各參賽院校須于5月15日(5月初發布)網上重新提交世錦賽報名表。 9月1日至9月15日,向組委會提交即將報名,上傳參賽材料,并完成付款。 具體計劃待第二輪比賽通知時才會明確。
05
競賽評審方法
1、組委會擬從各高校選派評審專家對各項目進行網上初審。 專家們本著“公平、公正、科學、規范”的原則,對項目材料和實驗視頻材料進行審查,對每個項目進行初步審查。 作品有分級。 組委會將于10月中旬公開公布初審及第四輪(入圍)結果。
2、進入八強的作品將通過網上答辯或現場答辯的形式進行評選和展示。 具體辦法和規則將在第四輪通知中明確。
3、組委會將在答辯結束時公布世錦賽成績及獲獎名單。
06
獎品設置
本次比賽設銀獎(10%)、二等獎(20%)、三等獎(30%)。 根據參賽作品情況決定是否設立若干優秀獎。
07
現場頒獎
11月中旬世錦賽結束后,將在重慶交通大學舉辦優秀作品展及現場頒獎活動。
08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