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保定市物理教師專業發展,從學科核心能力角度推動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改革,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11月2019年12月14日,由保定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河北名師孟全海工作室、保定名師岳寶良工作室、保定名師董娜工作室齊聚保定一中,開展聯合教學、科研活動。 三個工作室全體成員以及保定市各中學備課組長150余人參加。 保定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余勝軍老師主持本次活動。
保定市第一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李寶學致歡迎辭。 他希望廣大教師積極參與保定高中物理輔導班,通過專家指導和自我反思,增強本次教研的實效,鍛煉和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從而推動保定市高中物理教育教學工作。 素質全面提升。 我們希望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能夠結合高中物理教學特點,反思高中物理教學實際,扎根課堂教學研究,使以培養核心能力為導向的教育改革落到實處。真正達到實效!
隨后,名師工作室成員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選修課3-5《16.1實驗:探索碰撞中的不變量》進行了同班異構教學。
第一個授課的人是董娜工作室和滿城中學的成員任彥超。 他以“目標導向、實驗啟發、問題引導”的模式來授課。 他通過一系列的小實驗和提問,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加深知識。 思考并畫出碰撞過程中的不變量(理論)。 課堂邏輯線索清晰,學生參與度高。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很好地達到了,讓學生真實體驗了得出物理定律和結論的過程。 不容易。
第二位老師是岳寶良工作室成員、順平中學施江勇的蔣勇。 他通過一場籃球與網球碰撞的小游戲來介紹本節課,不僅活躍了課堂,也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注重核心能力的科學探究。 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物體碰撞過程中的不變量,在課堂上注重物理概念、物理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和責任感的培養。 通過多組實驗,讓學生真正能做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合作能力是一門難得的好課。
兩堂課精彩紛呈,各有千秋。 工作室成員分享了自己的收獲和感悟,授課老師和聽課老師也進行了交流。 保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董娜結合名師課堂,從課堂準備和反復練習的過程,以及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保定高中物理輔導班,結合老師的“核心素養”點評指出,我們對待學生的觀念需要轉變——從“抱著走”到“扶著走”,最后讓學生“自己走”,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自主習慣。
保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岳寶良從課程介紹、教學目標展示、教材內容處理、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手段運用、培養等方面對時老師的課進行了精彩點評學生的能力。 指出,一堂好課必須注重教學資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讓知識自然生成。 需要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預判并充分思考,這樣才能自如、準確地有的放矢。
下午2:00,河北名師工作室、保定一中主持人孟全海作了《教學過程中始終注重核心能力培養》的精彩報告,指出核心能力是最基本、最能促進增長的關鍵能力。 它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樣,決定了房子的高度,抓住高中關鍵時期,有效促進每個學生實現現階段應達到的核心素養目標。
最后,于勝軍做了題為“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學習、研究與實踐”的講座。 他從物理學的定義、意義、概念、目標和高中物理學術標準等方面對2003版和高中物理學術標準進行了比較。 2017版課程標準做了詳細的對比分析,并結合《生活中的循環運動》和《碰撞中探索不變量》兩個實際課例,闡釋了基于核心能力的課堂教學設計過程。 他指出,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首先要制定本堂課的教學目標,然后將課前、課中、課后的每一個教學內容都指向一個具體的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一切教學內容應立即在課堂上教授。 它可以檢查教學目標是否完成,強調深度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 余老師的講課理論性強、實踐性強、接地氣,為高效的課堂教學提供了許多實踐參考。
這三場名師工作室活動從布置任務到最終成功舉辦歷時三周,期間經歷了多次上課和教訓。 三個工作室的成員在不同地域、不同時間段進行線上線下全方位交流。 活動的成功,得益于兩位老師的辛勤付出和三個工作室20余人的無私支持。 充分發揮了名師工作室的引領和輻射作用,達到了預期效果,為保定市物理教學科研活動開辟了新的機遇。 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期待下次有更多精彩的聯合教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