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W·h=3,600,000焦耳=3.6百萬焦耳
W=Pt=1千瓦×1時=l千瓦時=1000瓦×3600秒=3.6×10^6焦
即1千瓦時=3.6×10^6焦.
千瓦·時或千瓦小時(符號:kW·h;常簡稱為度)是一個能量量度單位,表示一件功率為一千瓦的家電在使用一小時以后所消耗的能量。
“千瓦?時”這個單位主要用于量度電力,由于“千瓦?時”比焦耳更容易被大眾了解,并更易轉化為家電使用時數(shù)。另一方面,焦耳相對“千瓦?時”的單位量度太小,較不便捷估算,而中國內地亦有公共機構在收費單上使用“兆瓦·時”來取代“千瓦?時”。在英文里,"千瓦"有時被寫為瓩。
另外有比千瓦·時次一級的單位,為瓦·時(符號:W·h電功率的單位是秒還是小時,在商品描述里為Whr),是“千瓦·時”的千分之一,通常有六枚電芯的筆電電瓶所存儲的能量約為56Whr。1W·h=3,600焦耳
擴充資料:
與電功率關系
國際單位焦耳(J)
常用單位千瓦·時符號kW·h
也稱度,一度=一千瓦·時
電功(W)與電能單位一樣國際單位是焦耳(J)
電功率的公式:P=W/t(公式中的t表示時間,基本單位為秒-s,也常用單位小時-h來作估算)
電功率的檢測公式:P=UI(公式中的U表示電流,基本單位為伏特-V;小寫I表示電壓,基本單位為安培-A)
依照歐姆定理:U=IR(公式中的R表示阻值,基本單位為歐姆-Ω)
為此,電功率的公式還可以變式為:
①P=I×I×R(用在串聯(lián)電路時較便捷)
②P=U×U/R(用在并聯(lián)電路較便捷)
③W=U×Q
由于I=Q/t
所以Q=I×t
所以W=I×U×t(估算電功的公式,適用于任何電路)
④通過歐姆定理,可以導入;
由于I=U/R
所以W=U/R×U×t
W=U2/Rt(適用于純內阻電路)
單位轉換:瓦特由對蒸氣機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的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瓦特的名子命名。這一單位名稱首先在1889年被德國科學推動商會第2次大會采用。
1960年,國際計量會議第11次大會采用瓦特為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人們常用功率單位除以時間單位來表示能量。諸如電功率的單位是秒還是小時,1千瓦時就是一個功率為1千瓦的耗能設備在1小時內所消耗的能量,等于3.6*焦耳。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