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為分子熱運動教學設計的內容。 更多關于分子熱運動PPT講義、教案、學習計劃、試題、講義、教案、教學設計等精彩內容,請參考:分子熱運動PPT教案等教學資源匯總
本文目錄
相關信息
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斷地做著不規則的運動。
2. 能夠從分子熱運動的角度識別擴散現象并進行解釋。
3、了解分子熱運動速度與溫度的關系。
4、知道分子之間是相互排斥的。
教學難點
1、通過演示實驗的觀察、分析、推理,初步了解分子動力學理論知識。
2、分子之間存在相互排斥。
教學過程
導出新類
選項 1:創建場景
1827 年的三天里,布朗將花粉放入水底。 然后取出一滴這些懸浮液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小花粉顆粒在水下像惡魔一樣不停地運動,每個小顆粒的方向和速度變化都非常快,不會停下來。 . 那些小顆粒實際上是由數以萬計的分子組成的分子團,由于受到液體分子的撞擊而失去平衡,進而呈現出隨機運動。
這就是著名的布朗運動。 你知道布朗運動是什么意思嗎?
方案二:班主任在課堂上灑幾滴香,請中學生談談感受? 聞香。
引導中學生思考:為什么能聞到香味卻看不到帶香味分子的運動? 分子體積很小,我們肉眼是看不到的。
讓中學生閱讀這節課本的第一段,他們能得出什么推論?
討論得出結論,分子體積小但數量大。
提出一個問題:既然分子有這樣的特性,我們如何研究分子的運動呢? 用電子顯微鏡觀察是一種方法。 還有別的辦法嗎?
討論得出的結論是:能夠聞到香氣,說明香氣分子已經進入了我們的口腔。 我們可以通過研究這些宏觀現象來推斷分子的運動。 這些通過轉換來研究問題的方法是我們常用的方法之一。 數學研究方法——換算法。
下面我們用這些方法來研究分子的運動。
方案三:剛開始上課,班主任吹出很多肥皂泡,滿屋都是泡泡……老師(端起一杯肥皂水問):肥皂泡是什么狀態水? 為什么用肥皂水吹泡泡不破? 這種現象與分子有關。 明天我們將學習“分子動力學理論初級知識”。 通過奇妙的現象(有趣)和尖銳的問題(好奇心),立刻把中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
推廣新課程
1、擴散現象
示范實驗一:班主任打開一盒肥皂,讓附近的中學生聞一聞。
問:你能聞到香氣嗎? 為什么?
示范實驗二:我們將一個空杯子倒置在一個盛有紅棕色二氧化碳的杯子中,并取下蓋在二氯甲烷瓶上的玻璃板。
觀察思考:空瓶子里面的藍色現象說明什么? 把空瓶子和裝滿紅棕色二氧化碳的杯子倒過來,重做實驗,是否得到同樣的推論?
推論:里面的空瓶子是黑色的,說明氯氣和二氧化碳的分子在空瓶子里面,分子在運動。 這個實驗是一個擴散現象。 倒置時不能得出相同的推論。 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會向上運動,很難證明分子在運動。
說明:不同物質接觸時相互跨入的現象稱為擴散。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擴散現象非常普遍。 請嘗試列出幾個例子? 去診所,就能聞到消毒水的味道;
問一個問題:二氧化碳可以擴散,那么液體和固體也可以擴散嗎?
示范實驗三:用滴管向裝滿水的燒瓶中滴入兩滴紅墨水。
觀察思考:擴散現象說明了什么?
參考教材124頁圖16.1-3描述實驗過程。
①在燒杯中裝一半的水,在水下注入氯化銅氨水。 硝酸銅堿液剛開始和靜置10天、20天、30天的對比圖。
②將打磨好的鉛片和金片緊緊壓在一起,在高溫下放置5年,然后切開,可以看到它們相互熔合到1mm左右的深度。
觀察思考:固體、液體、氣體都有擴散現象。 在上述擴散實驗中,為什么擴散速度不同? 影響擴散速度的原因有哪些?
示范實驗四:在同一個燒瓶中裝滿半杯冷水和等量的熱水。 用滴管分別在熱水中滴入兩滴紅墨水,再滴入冷水中。
觀察并思考:裝滿冷水的燒瓶很快變紅是什么意思? 擴散現象的成因是什么?
推論:擴散現象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小組討論:討論“思考與討論”中的三個問題。 1、以上實驗是否表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2、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系嗎? 3. 你如何看待分子運動? 可以做出哪些猜測?
得出一個推論:所有物質的分子都在不斷地做著不規則的運動。 由于分子的運動與溫度有關,所以這些隨機運動稱為分子的熱運動。 溫度越高,熱運動越劇烈。
2. 分子間斥力
拿一根鉛皮用力拉,為什么一直拉? 用力捏,怎么壓不扁?
示范實驗五:將兩根鉛柱的底面壓平清潔,然后壓緊。 兩塊鉛會結合在一起。 班主任會在底部一個一個地加掛鉤分子熱運動教學設計初中,掛幾次也分不開。
觀察并思考: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推論:分子間存在引力。
班主任分析:分子間的引力使固體和液體保持一定的體積。 因此,用力拉鉛塊時,分子間的引力使鉛塊不斷拉動; 用力捏時,因力道夾不住。
打個比方:讓中學生拿一根彈簧,體驗一下拉和壓時手上所受的力。 之后,班主任拿了兩個乒乓球,中間放了一個彈簧,告訴中學生用這個模型比較兩個相連的分子。 班主任操作分子熱運動教學設計初中,讓中學生回答。 當彈簧被拉長時,分子間的距離減小,排斥力起到吸引的作用; 當彈簧壓縮時,分子間的距離減小,排斥力起到作用力的作用; 當彈簧不施力時,吸引力=作用力。
班主任分析:引力和分子間的作用力是同時存在的。 距離越小,排斥力越大。 如果分子相距很遠,則排斥力很弱,可以忽略不計。
課堂總結
1、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做著不規則的運動。 溫度越高,熱運動越劇烈。
2、分子之間既有吸引力又有作用力。
排版設計
1、分子的熱運動
分子熱運動擴散現象------→快與慢影響分子間作用力誘導分子間分子間溫度分子間
教學設計 (2)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了解分子動力學理論的基本觀點:物體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之間存在縫隙,分子在不斷運動,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和作用力。
2. 了解氣態、液態和固態分子的模型。
3、能夠從生活和自然界中一些簡單的現象中推導出分子的熱運動,初步了解宏觀熱現象與分子熱運動的關系。 將借助分子動力學理論解釋這一現象。
課前計劃
通過預習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如有疑問,請簡單記錄一下:
合作探究
1、擴散現象
活動 1:觀察圖 16.1-1、16.1-2 和 16.1-3 所示的實驗。 你發現了什么現象? 你能從中推斷出什么特征?
填寫
研究表明,物質中的分子在不斷運動。
思考討論:你看到哪些現象支持“分子在不斷運動”的觀點,列出相關現象并加以解釋。
(提示:1.擴散現象分子不斷地做不規則運動“填滿”:做不規則運動2.思考與討論:略)
活動二:閱讀課本125頁“思考”和16.1-4,思考:什么是熱力練習? 熱力運動的強度與溫度有什么關系?
(提示:溫度越高,熱運動越劇烈)
2. 分子間斥力
活動三:觀察圖16.1-5所示的實驗,你看到什么現象? 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
觀察圖中所示的實驗,你看到什么現象? 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
填寫
物體很難被拉開,說明有分子存在,物體很難被壓縮,說明有分子存在。
思考1:有朋友觀察圖16.1-5所示實驗后,認為鉛塊被吸走是因為擠壓兩個鉛塊時空氣被擠出,大氣壓力沒有掉出來。 你是怎么知道的?
思考2??:有朋友認為,在圖中所示的實驗中,水不能被壓縮,因為水分子被擠在一起了。 你對此有何看法?
(溫馨提示:1.下面掛著重物也無法將它們分開,分子間存在引力。2.推動活塞,缸內水的體積幾乎不會發生變化,分子間會產生一種力“填滿”:關于引力的思考 1. 思考 2)
以上就是人教社班主任之家為您整理的關于分子熱運動教學設計的內容。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歡迎加陌陌(致遠網絡)告訴我們!
配套資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