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識復習:
教師:展示一個簡單的物理電路(2節節能電池、1個開關、1個燈泡); 問:燈泡發光的條件; 并問:電壓形成的條件
學生:集體回答
師:你指著這個電路,畫出它的電路圖嗎?
學生:完成“補充卷軸”第一題
老師:學生說完后指出電壓總是從電源負極流,最后流向正極
【通過以上鏈接,可以為“畫電路圖”和“判斷電壓方向”做好準備】
2. 引入新課程:
教師:出示有 1 個燈泡的電路圖,并問:該電路中有多少個家用電器?
學生:回答
老師問:宿舍里有多少家電? 房子里有多少家用電器?
學生:回答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教室和家里的多個家電如何連接?從而引出新課程
【從現實生活中引入新課程,讓中學生自然而容易接受】
3、探討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教師:展示“水電站發電、挖溝渠”的圖片,讓學生思考挖溝渠的路線
Point 1 中學生:上臺強調挖溝的路線(2種方式)
老師問:這可以嗎?鼓掌表揚; 展示挖溝的兩種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把“水電站”看作“燈泡”,把“水流”看作“電流”呢?
想3秒
【通過以上類比,讓中學生初步建立串并聯模型】
老師:對著屏幕上有1個燈泡的電路圖,手里拿著一個燈泡,問:合上開關,它就亮了,我也想和她一起發光,可以嗎? 然后提出: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球類游戲,2人一組,哪組能讓2個燈泡同時發光最快?
給出游戲規則: 任務1:合作連接物體,使兩個燈泡同時發光。 任務2:一位朋友負責畫出課內學習卷第2題實線框內的電路圖。 另一位朋友甚至負責實體圖。 完成以上2個任務,最先舉手者獲勝。
學生:分組實驗; 教師:展示模型并引導他們。
師:舉手就立刻表揚;舉手就表揚。 大部分組完成后,進行第二輪比賽(即用另一種方法讓2個燈泡同時發光)并提醒你完成“補充論文”的第三題。
【采用聯賽形式可以倒逼中學生抓緊時間請解釋串聯和并聯,提高實驗效率】
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一些中學生的電路圖和實物圖,并進行批改。 (例如:交叉連接未標注、電源畫錯、連接斷線、開關畫錯等)
給1分鐘,讓學生互相幫助,畫出《補充論文》第二題和第三題的電路圖
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問題2和問題3的電路圖,找出不同之處?
學生:討論答案
師:對于學生的回答,要及時肯定請解釋串聯和并聯,并引出串并聯電路的連接特性
利用實物投影和中學生畫的電路圖,用小紙蓋住電源和開關,詳細講解“什么是串聯和并聯?”
【阻斷電源和開關可以簡化電路,更容易理解串并聯電路的連接特性】
老師繼續問:有什么不同嗎?
學生:討論并回答,標出第2題和第3題的電壓方向,讓學生了解串聯和并聯電路的電壓路徑
【這時候老師不需要解釋,老師只需要在黑板上寫下“字符串:只有1個;連接:2個或更多”】
學生:嘗試判斷第5題和第6題
老師繼續問:有什么不同嗎?
這時,中學生可能找不到它們,所以老師可以對學生說:“太神奇了,大家都發現了這么多差異,我可以請老師也展示一下嗎?”
兩位同學上臺展示兩個物理電路(串聯和并聯)→閉合開關。 老師問:這是什么電路? → 讓學生猜想:當每個燈泡被取下時會發生什么? →另外兩名中學生上來摘燈泡【此時老師應該是觀眾,不能用手摘燈泡,否則很難讓中學生相信實驗結果]→教師問:為什么串聯電路中的燈泡不亮? →得到“相互影響”→史記問:為什么并聯電路中的燈泡會亮? →畫“相互獨立”→板書
【讓學生上臺做實驗可以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培養中學生上臺的勇氣】
學生:總結《適合的體積》第七題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4、歸屬于生活,學以致用:
老師說:下面我們先輕松一下,引出電路“歇后語”→點擊學生一一回答,最后一項一起回答
舉個反例:街上的一盞路燈,當其中一盞燈壞了不亮時,其他燈是否也會不亮,由此我們可以判斷該路燈是在哪一個連接上呢? → 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串并聯電路的反例 → 老師再舉2個反例: 家里的電視和洗衣機是如何連接的? 春節燈籠“星空”是由多串小燈籠組成。 為什么關掉的時候所有的燈弦都滅了,而不是只有一個燈泡滅了? 【對于這種例子,大多數中學生都能理解,只要學生回答不出錯,老師就不需要過多解釋】
5、能力提升:
教師展示一個并聯電路,并問:這是什么電路? →常見:并聯電路中如何區分支路? →中學生上臺強調電壓路徑→用兩種顏色的箭頭顯示電壓路徑→引導學生觀察電壓在哪里分流和電壓在哪里匯聚→總結判別方法:電壓分離之前,是一個分支,合并之后就是一個分支,其余為道→練習2題:第一題是臺上學生強調的; 第二題指出串聯電路中只有一條路,并且沒有支路或支路
【使用兩種顏色、不同粗細的箭頭,參見《課件》第16張魔法kt板,很容易突破“當前路徑的判斷”]
6、作業安排:
教材P109的問題2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