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充電器的輸出一般為直流,可用公式P=UI,即最大輸出功率=額定輸出電流×最大輸出電壓,電流的單位為V,電壓的單位為A,功率的單位是W。 如果電壓的單位是mA,則功率的單位是mW。 1A=.
2、充電器不是純內阻負載,功率素數不為1,因此使用該公式很難估計輸入功率。 輸入功率應為P=UIcosφ。
3、輸入電壓200mA是指最大輸入電壓(通常標注200-300mA),不是實際工作時的輸入電壓,而是最小輸入電流(有一點余量四舍五入)下滿載工作時的輸入電壓。
PS電源的工作電流范圍通常標稱100-240V電功率定義式和變形式電功率定義式和變形式,但實際上是按90-265V設計的。
4、交流電,220V和200mA都是指有效值,但由于交流輸入是檢測橋,電壓是非線性的,電流和電壓有效值直接相加不等于有效值有功功率(必須減去功率的質數,對于沒有PFC的小功率電源,通常約為0.3至0.5),測量輸入功率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功率計。
5、手機充電器的能效通常為70-80%,具體指標與輸出功率有關。 詳情可參考EPA或CoC標準第五版的估算公式。
簡單計算一下:
5V1A電源,按照日本VI級能效要求,效率小于73.623%,比歐共體CoC第五版5V2A電源要求,效率提高73.773%,效率小于按日本VI級能效要求78.704%,按歐共體CoC第五版要求如果效率小于79.004,則明確5V1A電源:輸出功率:5V*1A=5W 效率為計算為 74%(根據內部估計),
6、交流輸入有功功率為5W÷0.74=6.757W。 根據經驗功率素數為0.4,則交流輸入視在功率為6.757W÷0.4=16.892VA
在最小輸入電流時,輸入電壓有效值:16.892VA/100V=168.92mA,取20%余量得到200mA。
也就是說,題目的主要問題是輸入輸出功率相差這么大,主要是輸入功率計算錯誤(應該是100V估計),以及功率素數*效率的換算比被低估了。
擴展信息
1、手機充電器由穩定的電源(提供穩定的工作電流和足夠的電壓)加上必要的恒流、電壓、時間等控制電路組成,主要是為存儲設備提供能量的裝置。 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手機等數碼設備。
2、手機充電器也被稱為聯通電源、充電寶,雖然都是由穩定的電源加上必要的恒流、限壓、限時控制電路組成。 手機充電器大致可分為旅行充電器、座充和維護充電器。 通常,用戶接觸的主要是以上兩種類型。 市場上銷售最多的是旅行充電器,旅行充電器的種類也多種多樣。 常見的包括經濟實惠的鵝蛋形微型旅行充電器、普通桌面托盤充電器、以及帶有液晶顯示屏的高端桌面充電器。 充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