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冊化學人教版知識點總結大全
數學講的是“萬物之理”,在我們身邊四處都蘊涵著豐富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數學知識。以下是小編打算的一些九年級下冊化學人教版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
九年級下冊化學知識點總結
一、內能
1.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質原先性質的最小微粒。
2.分子熱運動:(1)內容: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2)分子熱運動的快慢與濕度有關,氣溫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3.分子間的斥力(1)分子間的引力;(2)分子間的作用力。
4、內能與熱量(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2)物體的內能與濕度有關:物體的氣溫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內能就越大。(3)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4)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式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5)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6)物體吸收熱量,當氣溫下降時,物體內能減小;物體放出熱量,當氣溫增加時,物體內能減少。(7)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8)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富含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9)比熱(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氣溫下降(或減少)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稱作這些物質的比熱。(10)比熱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容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11)比熱的單位是:焦耳/(千克·℃)九年級電功率筆記,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12)水的比熱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數學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體溫下降(或減少)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13)熱量的估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t0是初始氣溫;t是后來的體溫。)②Q放=cm(t0-t)=cm△t降(14)能量守恒定理:能量既不會剿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方式轉化為其他方式,或則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過程中,能量的總數保持不變。
5、內能與熱機(1)燃燒值q: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熱值。單位是:焦耳/千克。(2)燃料燃燒放出熱量估算:Q放=qm或則Q放=qv;(Q放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熱值,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單位是:千克。),有時侯二氧化碳的熱值可以用Q放=qv估算(Q放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熱值,單位是:焦/立方米;v是容積,單位是:立方米。)(3)借助內能可以加熱,也可以做功。(4)內燃機可分為柴油機和汽油機,它們一個工作循環由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一個工作循環中對外做功1次,活塞往復2次,連桿飛輪轉2周。(5)熱機的效率:拿來做有用功的那部份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6)在熱機的各類損失中,廢水帶走的能量最多,設法借助廢水的能量,是提升燃料借助率的重要舉措。
二、電學初步
1、靜電現象:(1)磨擦可以使物體帶電,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2)磨擦起電實質: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物體顯示出帶電的狀態。(3)正電荷:與絲綢磨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叫正電荷;負電荷:與毛皮磨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叫負電荷。(4)電荷間的互相作用:同種電荷相互抵觸,異種電荷相互吸引。(5)要曉得物體是否帶電,可使用驗電器;驗電器的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抵觸。(6)閃電是一種頓時發生的大規模放電現象。
2、電路電路:用導線把電源、用家電、開關等聯接上去組成的電的路徑。(1)各器件的作用:用家電:借助電來工作。電源:供電;開關:控制電路通斷;導線:聯接電路,產生電壓的路徑;(2)漏電:導線不經過用家電直接跟電源兩極聯接的電路,叫漏電。整個電路漏電是指電源兩端短接,這時整個電路內阻很小,電壓很大,電路強烈發熱,會毀壞電源甚至引發火警。做實驗時,一定要防止漏電;家庭用電時也要注意避免漏電。(3)畫電路圖注意事項:①用統一規定的符號;②連線要橫平豎直;③線路要簡練、整齊、美觀。(4)通路是指閉合開關接通電路,電壓流過用家電,使用家電進行工作的狀態。斷路是指電路被切斷,電路中沒有電壓通過的狀態。(5)辨識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的方式:①路徑法②拆除法③支點法
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區別:
3、電流電壓是指電荷的定向聯通。電壓的大小稱為電壓硬度(簡稱電壓,符號為I),國際單位是安培,符號為A。電壓方向規定:正電荷定向聯通的方向為電壓方向,自由電子定向聯通的方向與電壓方向相反。(1)電壓表的讀數:一看阻值,二算分度值,三讀數。(2)電壓表的接法:①電流表必須串聯在電路中;②使電壓從電壓表的“+”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通過電壓表的電壓不能超過其阻值;④嚴禁將電壓表與電源或用家電并聯。(注意:①在不超過最大檢測值的情況下,應盡量使用較小的阻值檢測,對于同一個電壓表來說,阻值越小檢測結果越精確;②在不能恐怕被測電壓大小的情況下,可先用最大的阻值試觸,按照情況選用合適的阻值。)(3)串聯電路的電壓特性:串聯電路中的電壓處處相等;并聯電路中的電壓特性:并聯電路支路中的電壓等于各大道電壓之和。
4、電壓電流的單位:伏、千伏、毫伏。電源是提供電流的裝置,電流是電荷定向聯通產生電壓緣由。(1)生活中常見的電流值:一節干電瓶電流1.5V;一節蓄電瓶電流2V;我國生活用電電流220V;對人體安全電流≤36V。(2)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串聯電路中總電流等于各部份電流之和;并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并聯電路中各大道的電流相等。
5、電阻化學學中把導體對電壓制約作用的大小叫內阻。內阻的符號:R。(1)內阻的單位:歐姆;符號:Ω(2)單位換算關系:1MΩ=1000kΩ1kΩ=1000Ω
6、電阻相關特點(1)導體的內阻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①長度相同、橫截面積相同,材料不同,內阻不同;②材料相同、長度相同,橫截面積越大,內阻越小。③材料相同、橫截面積相同,厚度越長,內阻越大;④對大多數導體來說,氣溫越高,內阻越大。
7、電阻分類保持電阻不變的阻值簡稱定值內阻。可以調節變化的內阻簡稱可變內阻
8、滑動變阻器的結構:(1)金屬桿:金屬桿的內阻很小,其兩端接線柱間的內阻值幾乎為零,可以忽視不計;(2)內阻絲:圓筒上纏繞的是表面涂有絕緣層的內阻絲,其電阻較大,銘牌上所標的“50Ω”即指內阻絲兩端接線柱間的內阻值;(3)滑片:滑片可以在金屬桿上左右聯通,滑片的下部與金屬桿相連,上端通過內阻絲的接觸滑道(刮去絕緣層的部份)與內阻絲相連通。(4)接線柱:有四個接線柱,一上一下接入電路時,能起到變阻作用。聯接電路時,要斷掉開關,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調到電阻最大的位置(5)滑動變阻器的原理:通過改變連入電路的內阻絲的厚度來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的大小。
9、歐姆定理:導體中的電壓跟導體兩端的電流成反比,跟這段導體的內阻成正比。歐姆定理公式:I=U/R歐姆定理公式變型式:U=IR、R=U/I。
10、歐姆定理意義歐姆定理的數學意義:闡明了“導體中的電壓由導體兩端的電流和導體的內阻決定”這一阻礙關系。
11、伏安法測內阻:把導體接入電路,使導體中通過電壓,用電流表測出燈泡兩端的電流,用電壓表測出通過燈泡的電壓,再用歐姆定理公式算出燈泡的內阻。
三、電功和電功率
1.電功(W):電壓所做的功叫電功
2.電功的單位:國際的單位: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單位有: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3.檢測電功的工具:電能表(電度表)
4.電功估算公式:W=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借助W=UIt估算電功時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②計算時單位要統一;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
6.估算電功還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Q=It(Q是電量);
7.電功率(P):電壓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單位有:瓦特(國際);常用單位有:千瓦
8.估算電功率公式:P=W/t=UI(式中單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估算時單位要統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則P的單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則P的單位是千瓦。估算電功率還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R
9.額定電流(U0):用家電正常工作的電流。
10.額定功率(P0):用家電在額定電流下的功率。
11.實際電流(U):實際加在用家電兩端的電流。
12.實際功率(P):用家電在實際電流下的功率。當U>U0時,則P>P0;燈很亮,易燒毀。當U
13.焦耳定理:電壓通過導體形成的熱量跟電壓的二次方成反比,跟導體的阻值成反比,跟通電時間成反比。
14.焦耳定理公式:Q=I2Rt,(式中單位Q→焦J;I→安(A);R→歐(Ω);t→秒s。)
15.當電壓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拿來形成熱量(電熱),則有W=Q,可用電功公式來估算Q(如電熱器,內阻就是這樣的。)
高中數學學習技巧
提高數學記憶的常見方式數學學是研究物質運動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規律,它的規律性很強,單靠死記硬背是學不好化學的,一定要勤勉思索,降低理解,把握其規律。愛因斯坦曾說:"學習知識要勤勉思索。思索,再思索,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式成為科學家的。"這句話正說明了思索的重要性。
潛心思索,首先要擅于思索。擅于思索最根本的方式是在具體的實際中加以培養和訓練。每學過一個概念,要力圖弄清:這個概念是如何得來的?怎樣定義的?數學意義是哪些?和其他數學量之間有哪些關系?……每學過一個規律,要力圖厘清:這個規律是怎樣得來的?適用條件和范圍是哪些?和其他規律之間有哪些關系?……每做一道習題,要力圖厘清:這題描述的是哪些化學現象?化學過程怎樣?該用那個規律去解題?……只要朋友們就能改變"上課記筆記九年級電功率筆記,備考背筆記,考試全忘掉"的機械學習方式,甩掉"為交差而作業"的被動狀態,克服做作業"依葫蘆畫瓢"的做法,潛心思索,擅于總結,就一定會由"勤思"而"善思",由"善思"而"善進",不斷提升我們剖析、判斷、推理、歸納和想像的能力,進而更好地學習數學。
實際學習中,有的朋友解題時從容不迫,靈活自如,單刀直入,非常簡約;有的朋友則苦惱混沌,舉步艱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得出的答案卻常常紛擾繁雜。剔除中學生天資的誘因,主要還是"思"與"不思"、"勤思"與"惰思"的誘因。老話說"刀子越磨越鋒利,腦袋越用越靈活"。偉大的熱學家福蘭克林也以前說:"用著的鎖匙永遠亮光",正是說明了思索的重要性。相信朋友們只要堅持獨立思索,認真理解,化學會越學越輕松。
化學學習切勿張冠李戴。不注意規律的應用范圍和條件,拿起題目就去"套公式、套類型"、"依葫蘆畫瓢",結果常常要出錯。做數學題目要想到它的化學過程,不能把數學題簡單當成物理題去解。
最新九年級下冊數學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把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寫在對應的括弧內)
1、下列風波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A、掃地時,塵土四起B、花開時,馨香滿院
C、下雪時,雪花飄飄D、刮風時,黃沙撲面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氣溫下降,內能一定降低
B、物體吸收熱量,氣溫一定下降
C、物體氣溫下降,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D、物體內能降低,氣溫一定下降
3、下列表述中,不是通過做功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用鋸鋸木頭,木頭和鋸片都變熱
B、一根鐵絲反復彎折,彎折處會熱得燙手
C、冬天用暖水袋烤火
D、流星步入大氣層因為磨擦而發光發熱
4、一瓶煤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煤油【】
A、比熱容和熱值不變,密度變為原先的一半B、密度、比熱容和熱值都不變
C、熱值和密度不變,比熱容變為原先的一半
D、密度和比熱容不變,熱值變為原先的一半
5、下列元件中,全部為用家電的是【】
A、電鈴、電池組、白熾燈
B、日光燈、電吊扇、電視機
C、洗衣機、收音機、開關
D、電池插頭、電線、空調器
6、下列四組物體中,都屬于絕緣體的一組是【】
A、碳棒、人體、大地B、水銀、銅絲、空氣
C、陶瓷、干木、塑料C、大地、人體、陶瓷
7、要用一只開關同時控制兩盞電燈,則這兩盞燈的聯接方法是【】
A、只能串聯B、只能并聯C、串聯并聯都不行D、可以串聯或并聯
8、在如圖所示的各電路中,開關S閉合后,小燈泡L1、L2都能發光的是【】
9、下列圖的四個電路中,與兩側實物圖相對應的是【】
A.B.C.D.
10、如左圖所示的電路中,用電壓表檢測電路的電壓,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流表測的是L1的電壓B、電流表測的是L2的電壓
C、電流表與電燈并聯了D、電流表測的是支路中的電壓
11、如中圖,比較的讀數大小()
A、I1>I2>I3B、I1
12、在如下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電鍵K閉合時,燈L1、L2均不亮。某同事用一根導線去查找電路的故障。他將導線先并接在燈L1兩端時發覺燈L2亮,燈L1不亮,之后并接在燈L2兩端時發覺兩燈均不亮。由此可以判定()
A、燈L1斷路B、燈L1漏電C、燈L2斷路D、燈L2漏電
二、雙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9分。每小題有兩個選項是正確的,請把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寫在對應的括弧內。選項不全但正確的得1分,有錯誤選項不得分)
13、水的比熱容較大,人們常常借助它的這一特點,為生產、生活服務。下述例子中與它的這一特點無關的是【】
A、在較大的支流上蒙自電廠,用水發電
B、冬天,讓冷水流過供暖片來烤火
C、冬天,南方菜窖里放幾桶水,以防窖內的菜被凍壞
D、發電廠用循環流動的水冷卻發電機
14、關于電路的知識,下述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為使兩燈同時亮,同時滅,兩燈一定要串聯
B、金屬中的電壓方向跟自由電子定向聯通的方向相反
C、在電路中,電源是把電能轉化為其他方式的能的裝置
D、一般的電路是由電源、用家電、開關和導線組成的
15、在一個電源兩端接有兩個小燈泡,用電壓表測得通過這兩個燈泡的
電壓相等,則這兩個燈泡的聯接形式【】
A、一定是串聯B、一定是并聯
C、可能是串聯D、可能是并聯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24分;其中第26、27題每空0.5分)
16、將煤堆滿在墻角處一段時間,發覺涂在墻角處的石灰變黑了,這是現象,它說明了固體物質的分子在。
17、兩滴水銀互相接近時,能手動地匯成一滴較大的水銀,這表明水銀分子間存在著_____力;將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和,混和后水與酒精的總體積將大于100ml,上述現象說明分子之間有。
18、“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唐代作家陸游的《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對于前一句,從數學學的角度理解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推進,說明當時周邊的溫度忽然.
19、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置于火上燃起,后者是用的方式使火柴燃燒,前者是用的方式使火柴燃燒,兩種方式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20、汽油的熱值是4.6×107J/kg,完全燃燒210g柴油能放出J的熱量;若這種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kg水,從20℃升高到43℃(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21、內燃機的一個工作循環的四個沖程,下圖中表示的是其中的____沖程;它將能轉化成能.
22、我們常常在加油站看見一條顯眼的警示:“嚴禁用塑膠
桶運柴油”。這是由于在運輸過程中柴油會不斷與筒壁磨擦,
使塑膠桶帶,引起火警隱患。
23、有A、B兩個帶電體,若A與B互相抵觸,而A又與帶
正電的C互相吸引,這么A一定帶電,B與c一定能互相。
24、某同事出席興趣小組活動時,連成了如左圖所示電路,這么,當S1、
S2都閉合時,發光的燈泡是;當S1斷掉、S2閉合時,發光的是。
25、如中圖所示,將不同的導體分別接到A、B之間,閉合開關,可通過觀察、比較______來判定不同導體導電能力的大小;若兩個導體的導電差別不大,則可以用____表替換燈泡,作進一步的判別。
26、如下圖所示電路中:
(1)若使L1、L2串聯,則應閉合,斷掉;
(2)若使L1、L2并聯,則應閉合,斷掉。
27、如右圖左一所示,電壓表A1與
A2表針指示的位置如圖左二所示,則電壓表A1所使用的阻值為,讀數是;電壓表A2所使用的阻值為,讀數是。
四、探究與實驗題(28題6分,29題8分,30題6分,共20分)
28、小明在烈日當空的海灘嬉戲,發覺石子燙腳,而海水卻很涼。同樣,太陽光照射,為何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呢?小明想:是不是石子和海水放熱升溫快慢不同呢?于是他從海灘取一些石子和海水帶回去進行探究。
小明在兩個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別裝上了相同質量的海水和石子,用一個100W的白熾燈同時照射它們,并用體溫計測出它們不同時刻的氣溫值。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照射時間/min024681012
室溫/℃海水31.031.632.132.532.833.033.1
石子31.032.533.834.835.83636.3
(1)小明探究的數學問題是哪些?
(2)剖析小明探究中搜集到的數據,你可以得出哪些探究推論?
(3)小明發覺“夏天海灘的石子燙腳而海水卻很涼”,請你用簡單的語言從日常生活中或自然中列舉一個類似的現象
29、小明和小強在“探究并聯電路中支路電壓與各大道電壓有哪些關系”
時,借助一個開關、一個電壓表、一個中學生電源(有多個電流檔位)、四
個電阻不等的電燈以及若干條導線,進行了大膽地
探究。如圖所示是她們的實驗電路圖。
(1)她們的猜測是:
_____(只寫一種猜測)。
[進行實驗]
(2)小明根據電路圖正確地進行實驗,得到了表1中的實驗數據。小明在實驗中,是靠只改變而得到實驗數據的;
(2)小強也根據上述同樣的器材和同樣的電路進行了實驗,卻得到了表
2中的數據。小強在實驗中是靠只改變而得到實驗數據的;
[剖析論證]
(4)從表1、表2中的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并聯電路電壓的規律是:
____。
30、在“組成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實驗中:
(1)聯接串聯電路的過程中,下述幾點要求中沒有必要的是()
A.根據電路圖聯接電路的過程中,開關應當是斷掉的
B.每處接線都必須接牢
C.必須從電瓶的負極開始依次聯接開關S,燈L1和L2,最后連到電瓶正極
D.聯接完畢,對照電路圖仔細檢測電路,確認無誤后再閉合開關
(2)在串聯電路中開關的作用是。
(3)在并聯電路中東路開關的作用是。
五、分析與交流題(32題2分,31、33各3分,共8分)
31、如左圖所示.在一個啤酒瓶內裝有
少量水,瓶口用一個帶有橡膠管的蓋子旋緊,之后向瓶內打氣。當蓋子被沖開時,可以看見的現象是,緣由,這種現象說明了。
32、為一庫房設計一個電路,取貨人在前門按電鍵K1,警鈴響,紅燈亮,送貨人在
側門按電鍵K2,警鈴響,綠燈亮,按你設計一個電路圖。
33、根據右圖所示的電路圖,用筆劃線取代導線,聯接實物電路(要求導線不能交叉)
六、綜合與應用題(34題8分,35題7分,共15分)
34、某小學為中學生供應沸水,用爐窯將200kg的水從25℃加熱到100℃,燃燒了6kg的無褐煤。無褐煤的熱值是3.4×l07J/kg。求:
(1)爐窯內的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2)無褐煤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多少?
(3)此爐窯的效率是多少
35、某朋友家新安裝了一臺體積為50kg的太陽能冷水器,加滿水后,經過4h陽光的照射,溫度有原先的20℃升高到40℃。則在這4h內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若這種熱量由效率為20%的火爐燃燒焦炭來提供,則須要燃燒多少千克焦炭?(C水=4.2×103J/(kg·℃);q焦炭=3.0×107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