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2021年全省中考即將拉開大幕,1078萬中考生前往考場。
平頂山中考文綜數學部份難度大嗎?記者約請到廣州外粵語中學初三數學班主任李猛進行解析。
廣州外粵語中學高二數學班主任李猛
2021年廣東中考理科綜合數學試卷(全省乙卷)貫徹落實全省教育會議精神以及《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變革總體方案》,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科學設計考試內容,優化中考選拔功能,加強綜合能力立意與化學學科素質導向。
去年的數學試卷與2020年相比難度有所下降,沒有出現跑題、怪題現象,總體表現立足穩定,又有創新與變化,所考察知識點基本上圍繞著主干知識來命題,各部份分值安排比較合理(熱學41分、電磁學48分、近代化學6分,選考15分),壓軸題的考察難度有顯著提高,對剖析推理能力和估算能力均有較高要求,其他題目相對常規,但也有亮點和新穎之處,整體看來是十分精彩的一套試卷。具體剖析有以下幾點:
選擇題如第17題,考察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題目給出了剩余元素質量比與時間的關系圖象,看似復雜,甚至會有中學生企圖去找質量比與時間的函數關系,但仔細看圖剖析,質量比從2/3降到1/3的時間便是半衰期了,直接就可以得出答案,此題很能考察中學生的思維靈活度。再如第18題,分別以銀河系中星體S2的橢圓運動為背景,結合太陽系中月球的圓周運動,深入考察開普勒第三定理與萬有引力定理的結合,對中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高,中學生只有熟練萬有引力模塊的知識網路方能輕松應對。再如第21題,考察藍籌股模型中的相對滑動問題,解題的線索隱藏在兩幅圖象之中,需剖析判別出藍籌股何時一起滑動和何時相對滑動,再列多項式推斷出相關數學量的關系,考察得既全面又有深度。
實驗題第22題考察平拋運動速率的估算,并要求估算重力加速度;第23題是檢測電源的電動勢與電阻物理競賽省一要多難,涉及到保護內阻的選擇,實驗原理的剖析,圖象數據及偏差的估算。這兩道題注重考察中學生的基本技能,雖非創新但仍屬于常規題。
估算題第24題考察中學生對動能、功、牛頓運動定理和勻變速運動規律的理解和應用,也可以用動量定律與動能定律來求解,屬于常規題。第25題作為壓軸題,考察金屬棒和U形框架的電磁感應和相對滑動問題,第一問比較簡單,估算整體的加速度、速度及棒的安培力即可;但第二問比較復雜,涉及兩個物體,多個過程,進磁場與出磁場,加速與勻速,一起運動與相對滑動,題目條件給得少,但多項式列得多,估算量也比較大;第三問則在第二問的基礎上再做剖析判定即可得出最終結果。這道壓軸題綜合性很高,對中學生的要求也很高,很能彰顯中考的選拔功能。
選試題第33題分別考察理想二氧化碳狀態變化圖像和理想二氧化碳狀態多項式,仍然是對電學最核心部份的考察;第34題第一問考察了機械波圖像的理解,是精典題目,第二問的光學題則以測玻璃磚的折射率為背景,既考察了折射定理,又考察了全反射以及幾何光學中角度的處理,兩道題目難度適中物理競賽省一要多難,皆為必修3-4的核心考點。
綜觀去年的題目,萬有引力中的橢圓軌道,實驗題的平拋運動和測電源電動勢與電阻,壓軸題中的電磁感應問題都是近7年從未考察而去年又出現的知識點,而靜力學、交變電壓等知識點去年沒有涉及到,這都值得2022屆考生關注。
另外給我們的提醒就是,迎戰中考,要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基本能力的培養,著重于綜合素養的提高,而不能靠練偏、難、怪題,不能靠猜題押題、追逐熱點。
來源山東青年晨報
記者彎文奎整理
編輯孟艷娜
校對張磊
初審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