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學案設計:融化和融化(一)教學目的1.曉得哪些是融化和融化現象。2.理解晶體的熔點和融化點的數學意義。3.曉得晶體和非晶體的融化、凝固的區別。4.曉得融化放熱、凝固吸熱。5.了解圖像在學習數學學中的作用。(二)教具中學生實驗,兩人一組。每組配備融化實驗儀器、酒精燈、鐵架臺、石棉網、溫度計二支、海波、蠟、水、火柴、坐標紙。(三)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班主任:我們在中學自然常識課小學習過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并且物質的狀態不是一成不變的。當物體的氣溫發生變化時,物質的狀態也常常發生改變,所以物質狀態的變化也屬于熱現象。二、進行新課1.融化和融化班主任提問:你見過什么物質由固態弄成液態的現象?(中學生回答)夏天來了,水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態的鐵、鋁等金屬塊在低溫下弄成了液態等等,那些都是物質由固態弄成液態的現象。提問:你見過什么物質由液態弄成固態的現象?(中學生回答)冬天到了,溫度升高,水面上的水締結冰;鞋廠的澆鑄車間里,工人將鐵水澆在模子里,冷卻后,鐵水弄成了固態的坯料。我們把物質由固態弄成液態的過程叫溶化。物質由液態弄成固態的過程稱作融化。剛剛我們談到的冰化成水是融化,水結冰是融化。
鐵、鋁等金屬塊在低溫下弄成液態是融化,鐵水鑄成型腔是融化。除此之外,蠟、松香、瀝青、玻璃等物質也能融化和融化。2.中學生實驗:觀察海波的融化。(1)述說實驗的做法各組的融化實驗儀器中倒入了少量的晶體物質海波。將攪拌器和濕度計的玻璃泡插入試管里的海波粉中,體溫計的玻璃泡不要接觸試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把試管置于大量筒的水底,將燒瓶置于鐵架臺的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等溫度升至30℃以上時,用攪拌器不停地攪亂,每隔半分鐘記錄一次海波的氣溫,并觀察海波的狀態。最后依照記錄的數據在座標紙上畫出海波的氣溫隨時間變化的圖線。(2)注意事項為了做好實驗,每組的三位同事要分工合作。一位朋友攪亂,一位朋友讀數,并觀察海波的狀態,第三位同事記錄氣溫和狀態。實驗中,攪亂必須不停地進行,以保證海波受熱均勻。(3)中學生操作,等各組的融化過程完成后繼續加熱,教學活動繼續進行。3.海波的融化曲線的剖析(班主任選擇一個組的融化曲線,請該組朋友畫在黑板上)班主任:其他各組的曲線似乎不完全相同,并且大致形狀如圖所示。我們將這一曲線分為AB、BC和CD三段,請朋友們結合實驗,回答下述問題。(1)AB段。在這段曲線對應的一段時間內海波是哪些狀態?氣溫如何變化?(答:AB段所對應的時間內海波是固態,氣溫下降)(2)在曲線上的哪一點海波開始融化?(答:B點)(3)在BC段對應的時間內,海波的狀態怎樣?氣溫是否變化?這段時間是否對海波加熱?(答:BC段所對應的時間內海波的狀態是固態和液態共存。
海波的體溫保持在48℃左右不變。此時仍在繼續對海波加熱,即海波仍在放熱)(4)在CD段對應的時間內海波是哪些狀態?氣溫怎樣變化?(答:海波的狀態是液態,海波早已融化完畢,繼續加熱,海波的氣溫下降)4.熔點班主任:不僅海波以外,其他晶體物質,如各類金屬、冰、固態酒精等,它們的融化曲線都與海波的融化曲線形狀相像,只是融化時的氣溫高低不同而已。這條融化曲線反映了晶體物質溶化的一個重要特點--晶體的融化是在一定的濕度下完成的,即晶體在融化過程中,體溫保持不變。晶體融化時的氣溫叫熔點。純海波的熔點是48℃。我們實驗用的海波不純,熔點高于48℃。5.融化曲線班主任:假若讓融化了的海波冷卻,記下液態海波在冷卻融化成晶體過程中的氣溫隨時間變化情況,可得到融化曲線近似右圖的形狀。請你們思索并回答:(1)DE段。海波是____態,____熱(填"吸"或"放"),氣溫。(2)EF段。海波的狀態是,____熱,氣溫。(3)FG段。海波的狀態是,____熱,氣溫。班主任:晶體的融化也是在一定的濕度下完成。晶體融化時的氣溫叫融化點,晶體的融化點和它的熔點相同。
6.中學生練習(1)讀物質的熔點表。請中學生看課本上的熔點表。班主任讀一種物質的熔點并加以解釋。班主任:鎢的熔點是3140℃。鎢在融化時氣溫保持在3140℃不變。(中學生模仿班主任讀幾種物質的熔點并加以解釋)(2)中學生回答①溫度是70℃的萘是____態。②水在-5℃時是____態。③鐵、銅、鋁在常溫下是____態。④水銀在-30℃時是____態。⑤酒精在-100℃時是____態。⑥錫在232℃時是____態。⑦中國南部的阿爾山夏季溫度最低到-52.3℃,應選用水銀體溫計還是酒精體溫計?為何?(應選用酒精體溫計。由于酒精的融化點是-117℃,在-52.3℃的情況下,酒精是液態的。水銀的融化點是-39℃,在溫度高于-39℃時,水銀的固態的。所以水銀體溫計在夏季的阿爾山難以工作。)7.融化放熱和融化吸熱班主任:如今請你們結合融化和融化的實驗聽一段海波的獨白,并回答問題。“我叫海波,我的熔點和融化點都是48℃。如今我的溫度正好是48℃,請大家告訴我,我是應當融化,還是應當融化呢?只要大家說得對,我就照大家說的辦。”(中學生討論并回答)48℃既是海波熔點也是它的融化點。此時海波是融化還是融化,關鍵要看海波是放熱還是吸熱。
固態海波在室溫抵達熔點時,放熱則溶化。液態海波在室溫到這一氣溫時,吸熱則融化。所以融化時放熱,融化時吸熱。8.中學生實驗:非晶體的融化和融化班主任:物質不僅晶體還有非晶體,松香、石蠟、玻璃等屬于非晶體。我們如今借助實驗研究石蠟的融化和融化。我們所用的實驗裝置還是剛剛用過的裝置,實驗步驟也完全相同。(中學生操作、實驗)班主任:請一個組把石蠟的融化和融化曲線畫在黑板上。從石蠟的融化和融化曲線可知,非晶體的融化和融化跟晶體不同。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也沒有一定的融化點。石蠟融化時放熱,氣溫不斷上升,固態石蠟由硬變軟,之后再變為液態。融化時吸熱,石蠟由液態變為黏稠,之后由軟變硬,產生固態。三、歸納總結1.物質由固態弄成液態叫溶化。物質由液態弄成固態叫融化。晶體和非晶體的融化、凝固有顯著的區別:晶體的融化和融化是在一定的濕度下完成,這個氣溫分別叫熔點和融化點。而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和融化點。并且不論晶體還是非晶體,融化時都放熱,融化時都吸熱。所以,晶體實現融化的條件可概括為兩條:一是氣溫抵達熔點,二是放熱。融化的條件是氣溫抵達融化點,同時要吸熱。2.通過以上的學習,請你們考慮以下兩個問題。(1)冷水混和物的氣溫為何是0℃?(中學生思索并回答)冷水混和物中有冰又有水,冰和水的物態變化有兩種可能:其二是冰仍未融化完畢,冰融化時水溫保持在熔點不變。
另一種可能是仍未融化完畢,水溫也應保持在融化不變。所以冷水混和處于熱平衡狀態,氣溫為0℃。(2)人們常說"下雨不冷化雪冷",這句話是哪些道理?(中學生思索并回答)雪在融化時水溫保持在0℃不變,而且要放熱。雪從空氣中放熱,溫度升高,所以化雪時更冷。3.南方的夏季較冷,為了妥善地保存水果,多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可以借助水結冰時放出熱,窖內氣溫不致太低。如今,人們研發出一種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圍內融化或融化,而融化或融化時,水溫保持不變。所以,人們將這些材料制成顆粒狀,摻在水泥中制成儲熱地板或墻面,天氣熱時顆粒融化,天氣冷時又融化成顆粒,能調節室外的體溫。四、作業1.完成課文后的練習。2.習題3、4、5。(四)說明1.本節課文內容豐富,知識有一定的難度。教學重點應是熔點和融化點及融化放熱和融化吸熱。建議安排好中學生實驗,使中學生充分認識晶體融化和融化時的特性,對圖象剖析得細致、透徹,有利于中學生加深認識、突出重點。2.教學難點是晶體融化或融化時,盡管伴隨有熱的得失,而且水溫不變。受小學中學生知識水平的限制,班主任毋須從理論起來講解,只要通過中學生實驗,觀察現象,從事實出發,中學生能記住這一事實即可。
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有效方式是做好中學生實驗。實驗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海波的含量盡可能高。二是對海波開始加熱時,不要用冷水,冷水會使試管內靠管壁的海波先融化,而中央部份的海波的氣溫還沒有達到48℃。三是攪拌要及時、不停頓。因為海波是粉末狀,導熱性能差,只有不停攪拌才可望實驗成功。4.融化放熱、凝固吸熱的教學,采用海波獨白這些擬人化的方式,富有趣味性和啟發性,班主任不妨一試。中學數學學案:《實驗用刻度測寬度》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會用刻度尺檢測寬度.2,能正確記錄實驗數據.能力目標:1,觀察和實驗能力:初步了解化學實驗的基本過程;學會使用刻度尺檢測物體的厚度.2,應用能力:解決實驗操作中所遇見的問題;思索實際現象中的問題.情感目標:1,教育中學生愛惜儀器設備,培養愛惜公共財務的品德.2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圖像,良好的實驗習慣.3,記錄數據要如實,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教材剖析中學生要先觀察所使用的刻度尺,清楚其零刻度線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應該讓中學生養成好的檢測習慣,使用檢測儀器前應該觀察清楚.教材對減少偏差沒有做過多的要求,沒有要求中學生在實驗中多次檢測取平均值.所以在檢測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和寬時,只注意要在記錄結果時,恐怕一位,并標明單位.檢測細銅線時,要指出緊密纏繞,檢測的寬度值乘以圈數,就是細銅線的半徑.檢測硬幣的半徑時,要求中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檢測.主要使中學生在動手小學到知識,并指出實驗的過程和思索的過程.教法建議本節為中學生第一次動手實驗的課程,應該遵循實驗室的規則,做實驗通常應注意的問題,養成嚴肅認真的實驗心態,記錄結果時,應該尊重實際,不能隨意改動數據,對于結果要有一定的剖析能力.二、教學設計示例第二節實驗:用刻度尺測寬度【課題】實驗:用刻度尺測寬度【重點難點剖析】會用刻度尺檢測寬度,正確讀數,用特殊方式檢測寬度.【教學過程設計】1,引入新課介紹實驗室的規則,說明化學實驗應該重視實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學的實驗心態.2,根據實驗步驟進行實驗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銹蝕;其阻值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結合上一節的內容,讓中學生能表述刻度尺的正確使用的方式和讀數的規則.檢測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和寬,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注意標明單位,在讀數時,應該在確切值前面恐怕一位數值.中學生檢測細銅線的半徑時,應該注意把鐵絲緊密纏繞在鋼筆上,檢測出總的寬度,減去圈數,得到細銅線的半徑.記錄數據后,應該提出問題讓中學生思索:怎么檢測一篇紙張的長度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圖像,之后總結這是用累積法檢測,今后此類方式都會用到,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這些方式常常用到.中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檢測硬幣的半徑,應該讓中學生思索,瞧瞧是否還能想出方式.以后,用板圖幫助說明,并在記錄完成后,啟發中學生進一步思索怎么檢測錐體的高度,怎么檢測不規則物體的厚度等等,有條件的中學可以用動漫來展示,也可以用圖片幫助中學生想像,使中學生才能舉一反三.教學設計示例第二節實驗:用刻度尺測寬度【課題】實驗:用刻度尺測寬度【重點難點剖析】會用刻度尺檢測寬度,正確讀數,用特殊方式檢測寬度.【教學過程設計】1,引入新課介紹實驗室的規則,說明化學實驗應該重視實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學的實驗心態.2,根據實驗步驟進行實驗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銹蝕;其阻值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結合上一節的內容,讓中學生能表述刻度尺的正確使用的方式和讀數的規則.檢測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和寬,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注意標明單位,在讀數時,應該在確切值前面恐怕一位數值.中學生檢測細銅線的半徑時,應該注意把鐵絲緊密纏繞在鋼筆上,檢測出總的寬度,減去圈數,得到細銅線的半徑.記錄數據后,應該提出問題讓中學生思索:怎么檢測一篇紙張的長度,之后總結這是用累積法檢測,今后此類方式都會用到,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這些方式常常用到.中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檢測硬幣的半徑,應該讓中學生思索,瞧瞧是否還能想出方式.以后,用板圖幫助說明,并在記錄完成后,啟發中學生進一步思索怎么檢測錐體的高度,怎么檢測不規則物體的厚度等等,有條件的中學可以用動漫來展示,也可以用圖片幫助中學生想像,使中學生才能舉一反三.有時間還可以引導中學生思索:怎么檢測地圖上的一段高鐵的厚度等,介紹替帶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