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學期化學期中考試試題一、單選題1.下述四個物體中,遭到的重力大概等于2N的是()A.一張桌子B.一張作業本中的紙C.一臺臺式筆記本D.一本小學數學書【答案】D【解析】【解答】A.一張桌子重力約100N,A不符合題意;B.一張作業本中的紙重力約0.01N,B不符合題意;C.一臺臺式筆記本重力約50N,C不符合題意;D.一本小學數學書重力約2N,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運用G=mg即可對物體的重力進行恐怕。2.如果沒有了慣性,下述猜想正確的是()A.只要施力,物體即可運動B.自由下落的物體將做勻速運動C.緊急制動時,車上旅客不會向前傾D.離開槍管的炮彈會靜止在空中【答案】C【解析】【解答】A.原先靜止的物體,受平衡力時仍保持靜止,因而并不是只要施力,物體就一定運動,A不符合題意;B.自由下落的物體因為遭到重力的作用,會做加速運動,B不符合題意;C.如果沒有了慣性,就不會出現人因為車輛制動而向前傾的現象,C符合題意;D.如果沒有了慣性,離開槍管的炮彈就不會往前飛行了,但因為遭到重力作用會落出來,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慣性是指物體保持原先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3.下述關于正常茶具的描述,符合實際的是()A.壺嘴遠低于壺口B.壺嘴遠高于壺口C.壺嘴與壺口一樣高D.以上設計都可以【答案】C【解析】【解答】由于壺嘴和壺身頂部連通,上方開口,構成了連通器,按照連通器原理,當靜止時,右側液面高度相同,故將壺嘴與壺口設計得一樣高。故答案為:C。【分析】上端開口上部連通的容器稱為連通器,對于連通器,若內部裝有同一種液態,在液體不流動時,液面總是保持相平的。4.水平地面上有一袋子,某人使勁豎直向下提,但沒有提上去。則此人向下提箱午時()A.袋子對地面的壓力不變B.袋子對地面的壓力減小C.地面對人的支持力不變D.人對地面的壓力減小【答案】D【解析】【解答】箱子置于水平地面上,袋子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袋子的重力,當使勁向下提,但沒有提起時,袋子對地面的壓力會降低,而人因為遭到袋子對他的反斥力,使人對地面的壓力變大,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壓力是因為物體間的互相擠壓而使物體遭到的力,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當物體還遭到一個豎直向下的力時,假若物體沒有離開地面,則對地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減去向上的拉力。
5.月球同步衛星,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這么此衛星()A.受月球的吸引力B.不受任何力的作用C.受一對平衡力的作用D.運動狀態保持不變【答案】A【解析】【解答】地球同步衛星相對于月球靜止,而月球在不停地自轉,故月球同步衛星繞著地球在不停地做圓周運動,即運動狀態發生改變,處于非平衡狀態,此衛星遭到月球的吸引力,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地球同步衛星相對月球是靜止的,月球自轉,衛星在軌道上繞月球轉動,按照同步衛星的受力情況進行剖析。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速率大小和運動方向的變化,假如速率大小和運動方向都不變,說明運動狀態不變。6.下述情形與大氣浮力無關的是()A.單車車胎充足氣后,騎上去歡快B.用吸管吸啤酒C.高原上用普通鍋不易熟透炒飯D.馬德堡半球實驗【答案】A【解析】【解答】A.單車車胎充足氣后,輪轂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少,故騎上去歡快,與大氣浮力無關,A符合題意;B.用吸管吸啤酒,吸管中的空氣先被吸住,此時吸管內的氣壓大于外界氣壓,在浮力差的作用下,啤酒被壓入吸管內,與大氣浮力有關,B不符合題意;C.高原上用普通鍋不易熟透炒飯,是因為海拔越高,大氣壓越小,致使水的沸點越小,與大氣浮力有關,C不符合題意;D.馬德堡半球實驗有力地證明了大氣浮力的存在,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分析】大氣壓的應用大多是借助內外的氣壓差,所以要判定是否是大氣壓的應用,要注意有沒有產生這個“氣壓差”。據此挨個剖析各選擇項中各個實驗或現象的操作過程,之后確定其是否與大氣壓有關。因而可以得到答案。7.已知實心銅球、鐵球和鋁球的容積相等,三個金屬球的密度關系是>。將三個金屬球分別用彈簧測力計吊著浸入在水底,則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A.大小相同B.掛銅球的讀數最大C.掛鐵塊的讀數最大D.掛鋁球的讀數最大【答案】B【解析】【解答】已知實心銅球、鐵球和鋁球的容積相等,在浸入在水底,依照可知,密度相同,排開液體的容積相同,壓強相同,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依照可知,小球的質量的大小關系為故小球的重力關系為依照可知,則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銅球,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結合密度關系,依據ρ=可以得到質量的大小關系,依據G=mg可知,三個金屬球的重力關系;按照三個金屬球的容積相同,可知三個金屬球浸入在水底后座沸水的容積相同,借助F浮=ρ液gV排可以得到遭到的壓強大小關系;最后,按照稱重法可確定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關系。8.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圓錐形容器甲和底面積大、口徑小的容器乙(甲、乙均為質量不計的薄容器),裝有高度相同的水,海面的面積正好相等,若水對容器頂部的浮力分別為p甲、p乙,容器對的桌面的浮力分別為p甲'、p乙',則()A.=B.=C.<D.>【答案】A【解析】【解答】甲、乙容器內裝有高度相同的水,按照p=ρgh可知,水對容器頂部的浮力相同,即p甲=p乙將乙容器弄成圓錐形容器,湖面的高度和甲容器中海面的高度相等,如圖所示:甲、乙均為質量不計的薄容器,甲容器對桌面的浮力乙容器陰影部分水的重力為ΔG,乙容器對桌面的浮力所以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p=ρgh判斷容器頂部收到浮力的大小關系;對于規則形狀的物體,對水平面的浮力為:p=ρgh,據此剖析容器對的桌面的浮力的大小關系。9.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個鐵塊,兩端聯接細繩,細繩通過滑輪分別與不同個數的鉤碼相連。此時鐵塊正好能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每位鉤碼質量均為m,不計滑輪與軸的磨擦及繩重,則割斷鐵塊兩側細繩后,在鐵塊撞到滑輪之前()A.鐵塊速率不變B.桌面遭到的磨擦力比原先小C.細繩對右邊鉤碼的拉力大小為2mgD.細繩對鐵塊的拉力小于mg且大于2mg【答案】D【解析】【解答】A.當鐵塊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由受力剖析可知,鐵塊在水平方向上遭到向左的繩子的拉力F左與往右的繩子拉力F右及桌面對鐵塊往右的磨擦力f,因鐵塊受力平衡,故可得:割斷鐵塊兩側細繩后,此時F左>f,故鐵塊將向左做加速運動,A不符合題意;B.由受力剖析可知,鐵塊向左加速運動時,鐵塊在豎直方向上仍受力平衡,即鐵塊與桌面之間的壓力不變,且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也不變,故鐵塊與桌面之間的磨擦力不變,B不符合題意;C.由A中剖析可知,桌面對鐵塊的磨擦力為當鐵塊向左做加速運動時,此時左邊鉤碼也向上做加速運動,故兩側鉤碼的重力小于細繩對右邊鉤碼的拉力,故細繩對右邊鉤碼的拉力大于2mg,C不符合題意;D.因鐵塊向左做加速運動,故此時細繩對鐵塊向左的拉力小于鐵塊所受的磨擦力,即此時細繩對鐵塊的拉力小于mg,又由C中可知,細繩對鐵塊的拉力大于2mg,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分析】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遭到的合力為0,對鐵塊受力剖析,之后求出磨擦力的大小;割斷鐵塊兩側細繩后,鐵塊受力不平衡,按照鐵塊的運動狀態、力的合成剖析拉力的大小。10.在一個啤酒瓶的a、b兩處各扎一個小孔,并將小孔擋住,打開蓋子在瓶中注滿水八年級滑動摩擦力怎么求,打開兩孔后,觀察到如圖甲所示的情形.若在瓶中注滿水,使勁旋緊瓶塞后,如圖乙,再打開兩孔,此時會觀察到的現象是()A.a孔中有水流出B.b孔中有水流出C.兩孔中都有水流出D.兩孔中都沒有水流出【答案】A【解析】【解答】若在瓶中注滿水,使勁旋緊瓶塞后,再打開a、b兩孔,此時b孔里面的瓶內沒有大氣壓,b小孔外邊遭到的大氣浮力遠遠小于b小孔里面火柱形成的浮力,所以在大氣壓的作用下,b孔不會有水流出;但因為兩個小孔都遭到大氣壓的作用,兩者可以互相抵消,a孔里面的瓶內的火柱會形成浮力,使水從a小孔流出.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分析】液體內部存在浮力,同時液體對容器的頂部和側面有浮力;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和深度有關系,深度越深,液體密度越大,浮力越大。11.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將一長方體物體從裝有水的瓶子中勻速拉出八年級滑動摩擦力怎么求,物體的底面積為20cmcm2,瓶子的底面積為,拉力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
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①物體的密度為2.5g/cm3②t=1s時,水對杯底的壓力為24N③物體上升的速率為8cm/s④當物體有一半漏出海面時,遭到的壓強為1N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答案】C【解析】【解答】①由圖象可知,物體完全漏出海面后,繩子的拉力即物體的重力G=5N,未漏出海面時,物體遭到的拉力F=3N,所以浸入時物體遭到的壓強F浮=G﹣F=5N﹣3N=2N由F浮=ρ水gV排得物體的容積V=V排==2×10-4m3物體的質量m==0.5kg所以物體的密度ρ==2.5×103kg/m3=2.5g/cm3所以①正確;②和③根據圖象可得右圖:t=0s時長方體物體沉在杯底,t=2s時長方體物體上表面抵達海面,t=3s時長方體物體下表面離開海面;由圖象可以曉得,物體漏出海面的整個過程用時t′=3s﹣2s=1s由于長方體物體容積V=2×10-4m3=則長方體物體的高度h==10cm此時,由于長方體物體離開海面,海面下滑高度為Δh==2cm以物體上表面為標準,物體漏出海面的整個過程向下聯通的距離為s=h﹣Δh=10cm﹣2cm=8cm所以物體的運動速率v==8cm/s則物體從杯底到上表面抵達海面時運動的距離s′=vt2=8cm/s×2s=16cm則最初水的深度h′=s′+h=16cm+10cm=26cm=0.26m由圖象可以曉得,當t=1s時,長方體物體處于浸入狀態,水的深度不變,所以水對容器底的浮力p=ρgh′=1×103kg/m3×10N/kg×0.26m=2.6×103Pa水對容器底的壓力F=pS杯=2.6×103Pa×100×10﹣4m2=26N故②錯誤,③正確;④當物體有一半漏出海面時,物體遭到的壓強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5×2×10﹣4m3=1N所以④正確。
綜上可知①③④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據物體的重力估算出其質量,按照排沸水的容積得悉物體的容積,由公式ρ=估算出物體的密度。按照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估算長方體物體的容積,再依照瓶子的底面積求出由于長方體物體拉出后海面下滑的高度,從而得出長方體物體從上表面抵達海面到下表面離開海面時下降的距離,之后借助v=求出物體上升的速率;再依照上升的時間估算據液面的深度,借助p=ρgh估算水對容器底的浮力,再借助F=ps可求得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當物體有一半漏出海面時已知長方體物體的容積,按照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估算物體遭到的壓強。二、多選題12.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個物體,遭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的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4~6秒物體遭到的磨擦力是2NB.2~4秒物體遭到的磨擦力是2NC.0~2秒,物體沒有推進,是由于推力大于磨擦力D.2~4秒,物體遭到的磨擦力是0~2秒物體遭到的磨擦力的3倍【答案】A,B【解析】【解答】A.由v-t圖像可知,4s~6s內物體運動的速率保持4m/s不變,即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物體遭到的滑動磨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由F-t圖像可知4s~6s內物體遭到的推力為2N,所以該過程中物體遭到的滑動磨擦力f滑=F=2NA符合題意;B.由v-t圖像可知,2s~4s內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因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滑動磨擦力的大小不變,仍為2N,B符合題意;C.由v-t圖像可知,0~2s內物體的速率為0,即物體靜止(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物體遭到的磨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即推力等于磨擦力,C不符合題意;D.由F-t圖像可知0~2s內物體遭到的推力為1N,推力等于磨擦力,磨擦力是1N,2s~4s內物體遭到的磨擦力是2N,2~4s物體遭到的磨擦力是0~2s物體遭到的磨擦力的2倍,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B。【分析】由v-t圖像可知,4s~6s內物體運動的速率,由F-t圖像讀出推力的大小,按照二力平衡條件求出物體遭到的滑動磨擦力;2s~4s內物體運動的速率變化即可判別所處的狀態;滑動磨擦力只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運動的速率無關;0~2s內物體運動的速率,因而可知物體所處的狀態,按照二力平衡條件判定推力和阻力之間的關系。由F-t圖像可得0s~2s內物體遭到的靜磨擦力,結合B的剖析,得出答案。13.如圖所示是一個伽利略二氧化碳體溫計模型,由長管的球狀瓶倒插在裝有黑色液體的容器中,當外界氣溫增加時,不考慮外界大氣壓的變化,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管中液面將上升B.容器底上表面A點遭到的浮力變小C.球狀瓶內二氧化碳的浮力變大D.球狀瓶中二氧化碳浮力的變化量小于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浮力的變化量【答案】A,B,D【解析】【解答】A.當外界氣溫增加時,長管的球狀瓶內二氧化碳受冷收縮,瓶內氣壓變小,大于外界大氣壓,大氣壓將水壓進球形瓶內,故管中液面將上升,A符合題意;B.大氣壓將水壓進球形瓶內,湖面增加,按照可知,故容器底上表面A點遭到的浮力變小,B符合題意;C.球狀瓶內二氧化碳的浮力變小,C不符合題意;D.變溫前,大氣壓等于變溫后,大氣壓不變,故火柱靜止后,可以列方程則火柱中降低水的容積與水槽中水的容積相同,故火柱上升的高度小于水槽增長的高度,故故球狀瓶中二氧化碳浮力的變化量小于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浮力的變化量,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BD。【分析】此體溫計不是依照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它是靠二氧化碳作為膨脹物質,液體的受熱膨脹忽視不計;依據公式p=ρgh判定A點遭到大浮力變化;氣溫增加時,瓶內二氧化碳收縮,浮力減少。由于管較細,容器中降低的水的容積,都到細管中,按照容器中液面和管中液面高度的變化,判定浮力的變化量。14.在一個足夠深的容器內有一定量的水,將一個長10cm、橫截面積50cmcm2的圓錐形實心塑膠塊掛于彈簧秤上,當塑膠塊底面正好接觸海面時,彈簧秤示數為4N,如圖甲所示。已知彈簧的伸長與遭到的拉力成反比,彈簧遭到1N的拉力時伸長1cm,g取10N/kg。若往容器內平緩加鹽,當所加鹽的容積至時,彈簧秤示數正好為零。此過程中海面下降的高度△h與所加鹽的容積V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按照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確推論是()A.塑膠塊的密度為0.4×103kg/m3B.彈簧秤的示數為1N時,海面下降9cmC.容器的橫截面積為.加鹽時,塑膠塊遭到的壓強為2N【答案】B,D【解析】【解答】A.當塑膠塊底面正好接觸海面時,彈簧秤示數為4N,則塑膠塊的質量為塑膠塊的容積為塑膠塊的密度為A不符合題意;B.彈簧秤的示數為1N時,說明壓強為3N,此時物體排沸水的容積為此時物體溶入水的深度為且彈簧測力計減少了3N,這么彈簧測力計的寬度回縮了3cm,海面下降B符合題意;C.當所加鹽的容積至時,彈簧秤示數正好為零,說明此時的壓強為4N,則此時排開液體的容積為總體積為則容器的底面積為C不符合題意;D.加鹽時,海面下降了6cm,則物體排沸水的容積為故此時物體的壓強為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D。【分析】若往容器內平緩加鹽,當所加鹽的容積至1400立方分米時,彈簧秤示數恰為零。此時塑膠塊受的重力等于壓強;塑膠塊的重力G=4N,求出其容積,按照公式ρ=估算出其密度。按照圖象中的海面下降的高度△H與所加鹽的容積V的關系,估算出容器的橫截面積。依據公式F浮=ρ水gV排求出排沸水的容積,再依照容積估算公式求出水面下降的高度。三、填空題15.重5N的杯子置于水平桌面上,使桌面發生形變的物體是,茶壺遭到的支持力是N。【答案】茶杯;5【解析】【解答】重5N的杯子置于水平桌面上,茶壺和桌面互相擠壓,使桌面發生形變的物體是杯子。因為茶壺靜止時,茶壺的重力和杯子遭到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茶壺遭到的支持力大小5N。【分析】互相接觸的兩物體,只有當互相擠壓、產生彈性形變時才形成彈力,重5N的杯子置于水平桌面上,使桌面發生形變的物體是杯子。以茶壺為研究對象,茶壺遭到豎直向上的重力和豎直向下的支持力。由于杯子靜止,所以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相同。16.如圖所示,質量相等的甲、乙兩朋友站在輪滑上,在旱冰場上相對而立,假如甲用60N的力推乙,這么乙對甲的推力是N。
倘若乙由靜止變為退后,說明力的作用療效是。【答案】60;改變人的運動狀態【解析】【解答】物體間力的作用是互相的,甲朋友用60N的力推乙朋友,同時乙朋友對甲朋友有一個大小也為60N的推力。乙朋友受推力后,由靜止變為退后,這說明力改變人的運動狀態。【分析】力是物體間的互相作用,物體間的互相斥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力的作用療效: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使物體發生形變。17.在單車制動時,車輪還在滾動過程中,制動皮與車輪模杯之間的磨擦是磨擦(選填“滑動”“滾動”或“靜”),這是通過減小的方法,來減小磨擦的。【答案】滑動;壓力【解析】【解答】自行車煞車時,煞車皮和車輪模杯之間一直沒有離開,煞車皮總是在車輪表面上滑動,故是滑動磨擦。制動時,使勁捏車閘,制動皮對車輪模杯的壓力減小了,因而它們之間的磨擦力減小了。【分析】增大有益磨擦的方式:減小壓力和使接觸面粗糙些。減少有害磨擦的方式:(1)使接觸面光滑和減少壓力;(2)用滾動取代滑動;(3)加潤滑油;(4)借助氣墊。(5)讓物體之間脫離接觸(如磁懸浮火車)。18.小明的質量為60kg,當他站在體重秤上隨扶梯一起加速上升,體重秤的示數60kg,當他站在體重秤上,隨扶梯一起加速增長,體重秤的示數60kg。
(均選填“>”“<”或“=”)【答案】>;”、“;變小【解析】【解答】以圖中處于平衡態的水銀柱為研究對象,遭到向上的重力和向上的大氣壓力及向下的有內部空氣浮力的壓力,所以,試管中二氧化碳浮力小于外界大氣壓。若把試管由豎直傾斜至圖中位置放置,水銀柱的高度變小,形成的浮力變小,故試管內封閉二氧化碳的浮力變小。【分析】以液柱為研究對象,受力剖析后由所受浮力平衡即可求解。22.懸浮在水面的潛水艇遭到的壓強為F1,該艇下潛到水面下遭到的壓強為F2,則F1F2;若該艇從海中潛行步入黃河后,遭到的壓強為F3,已知海水的密度小于江水的密度,則F3F2。(均選填“>”“=”或“<”)【答案】<;<【解析】【解答】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知,壓強等于排開液體的重。飄浮在水面的潛水艇排沸水的容積較小,下潛到水面下排沸水的容積較大,所以下潛到水面下遭到的壓強大,即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