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覽新知識】
當你照著穿衣鏡時,你會在穿衣鏡中看到另一個“你”。 全身鏡中的“你”就是你的形象(Image)。
平坦的海面上,景色與倒影交相輝映,玻璃鏡面上,塔與倒影渾然一體。
平海
玻璃鏡子
我們發現,人在中午照鏡子的時候,說話好像是同步的,水底景物的倒影都倒過來了。
[舉手提問]
1、什么是平面鏡?
2、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
3、平面鏡成像有什么應用?
【新課學習】
1、平面鏡
表面平整光滑的全身鏡就是平面鏡。
例如:家里的鏡子、梳妝鏡、平靜的海面、拋光過的平面金屬等,都是平面鏡。
鏡子
廁所鏡子
平海
自動扶梯店面
2、平面鏡的成像特性
【溫馨提示】
對于平面鏡成像探索實驗,生活中可用的實驗設備容易找到,操作步驟簡單,實驗效果顯著。 建議模仿下面視頻中的可選設備來做。
【觀察與實驗】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目的]
平面鏡成像時,成像的位置和大小與物體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系?
【實驗設備】
玻璃盤、回形針、兩支長相相同的蠟燭、尺子(三角尺)、光幕(可以用白紙等)、A4紙一張、火柴。
【實驗操作步驟、數據和推論】
請觀看視頻:
(把手機音量調小點橫屏看)
●實驗前注意以下幾點:
(主要測試點1)
1.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蠟燭的圖像會更清晰。
2、白玻璃比無色玻璃更容易觀察蠟燭成像的位置,實驗效果會更好。
3、實驗所用玻璃板,薄玻璃板優于厚玻璃板。 厚玻璃容易造成蠟燭的影像模糊不清平面鏡成像作圖方法,不便確定影像的位置。
薄玻璃厚玻璃
4、玻璃板要與桌面垂直,否則未點亮的蠟燭不能與蠟燭的圖像完全重合。
●【實驗反思】(主考點二)
1. 實驗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以便于確定成像的位置。
2、用兩根外觀完全相同的蠟燭,比較圖像大小與物體大小的關系。
3、三個實驗選擇不同地點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實驗重合,尋求普遍規律。
4、前后光屏接在玻璃的另外兩側,以驗證物體在平面鏡中形成實像。
暗示:
光屏無法捕捉到的圖像是真實圖像。
●利用物理課上關于“對稱性”的知識,平面鏡成像定律也可以描述為:
平面鏡所成的像關于鏡面對稱于物體。
實驗現象及光路圖
3、平面鏡的應用
在我們的生活中,平面鏡的應用非常廣泛。
1、平面鏡能形成與物體對稱的實像
用平面鏡整理姿勢,矯正姿勢。
整理
姿勢矯正
2、平面鏡還有擴大視覺空間的作用
例如:衛生間、水果店等裝飾平面鏡,以擴大視覺空間。
浴室
香蕉店
3、平面鏡不僅可以成像,還可以改變光路
中國古籍中已有記載。 清初《淮南萬壁書》記載:“取一面大鏡高懸,下置木盆,便見四鄰。” 該裝置是世界上最早記錄的潛望鏡。 .
唐代潛望??鏡
在現代軍事中,潛望鏡就是借助平面鏡的這一特性制造出來的,而導彈下部的延伸部分就是潛望鏡的上鏡。
導彈潛望鏡
潛望鏡和原理圖
4.利用平面鏡制造太陽能
如果將很多平面鏡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就可以將太陽光反射并會聚到同一位置,利用太陽能發電。 這就是塔式太陽能發電站的原理。
塔式太陽能發電廠
【中考真題】
1.(2020新鄉)
“小蓮剛露尖角,早有蜻蜓立于其上。” 關于詩中描繪的場景
正確的解釋是()
A.水底蓮花的形象比荷花小
B. 水越深,成像越遠
C. 蜻蜓無法在水下成像
D. 海面相當于一面平面鏡
2. (2020上海)
借助圖中所示的裝置,小明探索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使蠟燭的圖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蠟燭a,b,目的是比較圖像和物體的大小
C. 將光屏放在圖像的位置,光屏可以連接到圖像
D. 把蠟燭靠近玻璃板,它形成的圖像會變大
3.(2020荊州)
當小明站在垂直平面鏡前1.5m處時,他與鏡中影像的距離為m。 假設小明身高170cm,當他以0.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鏡時,他在鏡子中的像 高度將為(可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70 厘米。 結果圖像將是(可選擇填寫“虛擬”或“真實”)。
4.(2020年莊河、鐵嶺、遼陽)(6分)
借助圖A所示的裝置平面鏡成像作圖方法,小陽“探索了平面鏡的成像特性”。 他在一張水平的桌子上鋪了一張白紙,在白紙上放了一個玻璃盤,點燃蠟燭A放在玻璃盤上,把另一支同樣的蠟燭B站在玻璃盤前交流,直到從不同角度透過玻璃板看,與上圖蠟燭A的圖像完全重合。 改變蠟燭A的位置,重復上述步驟,再做兩次實驗,并在白紙上記錄三個實驗中蠟燭A和B的位置,如圖B所示。
(1)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為了
(2) 蠟燭B與上面蠟燭A的圖像完全重合,說明圖像和物體的大小。
(3) 如果玻璃板垂直向下連接一定距離,觀察蠟燭A的圖像(選擇
填寫“向上連接”、“向下連接”或“不動”
(4)小陽將白紙沿玻璃板位置對折,觀察圖像與物體對應點完全重合
描述圖像與物體和鏡面之間的距離。
(5)小陽拿著蠟燭B,把光幕放在圖像的位置。 這時,他應該觀察玻璃板(選擇“透過”或“不透過”),發現光幕上沒有任何影像,這意味著物體在平面鏡中形成了影像。
5.(2020山東)(4分)
如圖A,創新團隊的小伙伴們在“探索平面鏡的成像特性”時,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前就可以看到它的影像.
(1) 取另一支與 A 完全相同的蠟燭 B,目的是。
在實驗中,無論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的紙上如何連接,都不能與蠟燭A的圖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2) 解決完以上問題后,圖B是朋友經過三次實驗記錄在白紙上的圖像與物體對應點的位置。 通過對這份“白皮書”上的信息進行加工分析,可以得出的推論是(隨便寫一個)。
(3) 取下蠟燭B,將光屏放在圖像位置,光屏(選擇“可以”或“不能”)接受蠟燭的圖像。
6.(2020長沙)(6分)
為了完成“探索平面鏡成像特性”的實驗,小勇選擇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為了獲得更好的實驗效果,現有的兩種長度分別為6mm和2mm的玻璃板應選擇厚度為mm的玻璃板進行實驗。
(2) 為便于觀察,實驗應在環境中進行(選擇“較亮”或“較暗”)。
(3) 多次實驗測量了平面鏡成像時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4) 當蠟燭靠近平面鏡放置時,平面鏡中蠟燭的影像會發生變化(可選擇“增加”、“不變”或“減少”)。
(5) 取下蠟燭B,在原來的位置放一塊遮光板。 蠟燭 A 的影像不能出現在光屏上,即平面鏡形成的影像(選擇“實像”或“虛像”)。
(6) 在實驗中發現蠟燭B和蠟燭A的圖像無論如何都不能在桌面上完全重合,你覺得可能是這個原因嗎。
參
測試
回答
案件
存在
向下
邊
嘗試去找
哦
!
參考答案:
1.D2.B3.3等于虛
4. (1) 為了確定圖像的位置
(2) 相等(或相同)
(3) 不動的 (4) 相等的
(5) 不穿越虛空
5. (1)比較圖像和物體的大小。 玻璃板沒有垂直放置
(2)像與物的連線垂直于鏡面(或像與物與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3) 不能
6. (1) 2 (2) 較深 (3) 相等 (4) 不變
(5) 實像 (6) 玻璃板未與桌面垂直放置
【八年級下冊所有課程】
介紹
第一章:機械運動
第 2 章:聲學現象
第 3 章:光現象
第 4 章:透鏡及其應用
第 5 章:質量和密度
【寫在上面】
作者來自浙江省杭州市莊河區。 他是學校中級化學班的班主任。 在一線精修班任教42年。 他旨在研究中學數學教材和高考試卷的教學方法。 知識,引導學習化學的方式,培養學習興趣和思維習慣。
學習中遇到問題,可以在公眾平臺留言交流學習,也可以預約周末或節假日申請線下輔導。
講座地址:西安市承德區世紀城新村
手機陌陌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