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物理學家物理學家卞,金屬與晶體材料科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研究生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首任院長、教授段峰先生于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8歲。
端馮院士,1923年7月23日出生于江蘇蘇州,1942年至1946年就讀于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1946年獲學士學位,留校任教,成績優異。 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后更名為院士)物理學家卞,199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段峰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數理部常委、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數理部主席團成員,國家重點項目科委“幾種功能晶體的試制與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激光晶體與非線性光學晶體”“探索與研究”學術帶頭人和“納米材料科學”首席科學家國家科委攀登計劃》。 他推動了我國納米材料科學的發展,為我國物理學和材料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
端峰院士撰寫了《金屬物理學》、《材料科學導論——連貫的討論》(2002年)、《凝聚態物理新理論》等在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專著,以及《熵”和“關于凝聚的隨機談話”。 《State of 》等科普讀物造福大眾。 這些作品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項。
段馮院士艱苦創業,歷經千辛萬苦,創建并領導了“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他正確把握學術方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實驗室在歷次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中均名列前茅。 他重視培養和引導后進生,促進一大批中青年學術人才脫穎而出,建立了堅強的學術梯隊。 他主持的“凝聚態物理高層次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獲1997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段馮院士引領了南京大學凝聚態物理的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杰出貢獻。
段馮院士因其杰出的科研成就榮獲1996年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和1999年陳嘉庚數學科學獎。 這顆具有國際編號的小行星也被命名為“封端星”。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艷)
圖片由南京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