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說說目前主流的手機屏幕結構。
1:分離式,顧名思義,液晶屏和觸摸屏是獨立的。 在早期的手機沒有觸摸屏之前,液晶顯示屏上會有一層塑料或玻璃保護層,以保護液晶顯示屏免受刮擦。 兩人是獨立的。 互不干擾。 后來,隨著觸摸屏的出現,偉大的工程師用觸摸屏取代了外層保護層,既保護了LCD,又起到了觸摸屏的作用。 一石二鳥,皆大歡喜。
這種結構的優點是成本低、門檻低、觸摸形狀不受液晶限制、匹配度高、更換方便、維護成本低。 早期的觸摸屏一般采用這種結構。
缺點是透光率低(最大的體驗就是陽光下基本看不清屏幕內容),而且容易發灰。 如果屏幕太大,效果就會很差。 現在基本出現在低端車型上。 現在高端手機已經完全取消了這種結構。
2:全貼合型,顧名思義什么是平面鏡成像,液晶屏和觸控完全光學貼合在一起,沒有任何縫隙。
這種結構的優點是透光率高,顯著提高了屏幕亮度和視覺效果。 屏幕基本上不允許灰色進入。 同時,它保留了分體式的所有優點,更好地適應更大的屏幕。
缺點是與之前的成本相比(早期成本確實很高,但普及后基本很低),液晶屏的匹配度較低。 有時,一臺 LCD 可以用于多種型號,因為它適合觸摸屏。 以后只能使用一種型號,降低了對屏幕的保護。 與傳統液晶顯示器相比,液晶顯示器受到撞擊后更容易破裂。 更換比較困難,更換成本也比較貴。 早期基本都是組裝替代。 后來偉大的深圳人民解決了分離貼合機小型化的問題,我也有幸成為修屏大軍中的一員。 問題提到的9200正好是全貼合屏,所以需要用這臺機器進行維修。 我手頭正好有一塊9200的屏幕。 遺憾的是,修復前我沒有拍任何照片。 我只能給你看修復后的那張。 請評價一下我的維修技術。
個人認為已經很完善了。
趁今天不忙,先介紹一下我的工具。
首先引起大家關注的是分離器,它集加熱、真空吸附、篩網分離功能于一體。
接下來是分離主控,分離線,用于將屏幕和觸摸切割成兩個獨立的部分。 然后用除膠劑(除膠)和白電油(清洗)對分離出來的液晶進行清洗。
目前我只知道白電油的成分,主要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危害。 目前還不清楚除膠劑的成分(如果有人知道請告訴我)。 不管怎樣,兩者都對健康有害什么是平面鏡成像,那么有人知道嗎? 在考慮這樣做之前請三思!
清潔屏幕后,用OCA光學膠覆蓋
日本三菱
這是一塊涂有膠水的液晶。 由于其透光性好,所以肉眼看的速度比較慢。
涂膠完成后,找到貼合模具(主要用于對準LCD與觸摸之間的位置)
下圖為4.7英寸貼合模具。
定位后,需要使用真空覆膜機進行壓實。
這就是機器。
壓實后,拼裝基本完成。 接下來就是進行消泡操作,用高壓去除液晶內部殘留的氣泡。
除去氣泡后,屏幕就基本完成了。 附2張修復前后對比圖。 OPPO
修復前
修復后。
單片機:屏幕單片機、觸摸單片機
組裝:使用OCA將屏幕和觸摸屏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部件,稱為組裝。
附二維碼
添加的人太多
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