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記住一句話:高樓拔地而起想物理學家,打好地基是關鍵(摘自初中教輔)。
首先想物理學家,我想介紹一下物理本科的主要課程:普通物理,包括李、熱、光電子和高中物理四本書。 頂尖高中生可以借助微積分一睹其秘密。 學完普通物理后,還有數學物理方法作為銜接,主要涉及復變函數論和偏微分方程等,為接下來的四大力學做鋪墊。 四大力學是:經典力學(理論力學)、統計力學、電動力學和量子力學。 其中電動力學對矢量分析有一定要求,量子力學對線性代數有一定要求。 其次是介觀體系下的固體物理(人類對氣體和液體的認識遠不如對固體)。 在研究生階段,您將接觸到更困難的課程。 例如,本科生的量子力學是非相對論的,而研究生的高級量子力學將涉及相對論(特殊意義上的)。 至于廣義相對論等課程,大多數研究生都沒有接觸過。 物理學方面的文獻更加豐富。 到了研究生階段,你會發現本科生的微積分、線性代數、數學物理方法還是不夠的。 您可能需要學習一些困難的數學,例如群論和代數拓撲。
從上面可以看出,在初中階段,所學的基本上只是生活常識。 即使是壓力計算等更多的數學內容,與真實的物理相比也算不了什么。 因此,題主必須搞清楚他對物理的興趣有多大。 一般來說,數學基礎不好,不能冷靜地看數學書的人,在理論物理上很難有所作為。 數學水平一般的人可能會在實驗上做出一些貢獻,但如果沒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就很難深入下去。 。 不言而喻,計算物理學需要數學。
到了初中階段,數學對物理的必要性還沒有認識到,因為初中物理除了少數章節外,主要是定性的。 就連現在考試的緊張部分,也被大大削弱了。 高中物理有點和數學結合,甚至一些疑難問題都會用到微元法的思想,也就是微積分的思想。 當我進入大學時,沒有數學就很難前進。 被大多數大學生抱怨的高等數學只是物理專業最簡單的課程。 在大學里,物理和數學一般被稱為數學科學。
我特別想成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家或者從事量子研究。 數學是必要的基礎。 要知道,在量子力學中,物理圖像并不是簡單想象的。 你必須通過每個數學符號來感受物理原理。 很難想象一個不擅長數學的人能在這里做任何事情(當然數學系對數學的研究與物理不同)。
初中,你能做的就是認真學習課本,梳理知識體系(很重要),提取重要關鍵詞并牢牢記住,理解,然后做題,從簡單到復雜,看看這個知識如何使用問題中描述的物理場景。 那你一定要盡力學好數學(以后你就會知道初中數學是多么快樂)。 成為一名物理研究者,不是靠《時間簡史》之類的科普,而是靠一點點推演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