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9×103kg/m3)分別放入酒精、水、鹽水中,然后試比較其受到的浮力和排開液體的體積。 (鹽水>水>蠟>酒精)通過精煉分析→受力分析→比較浮力→比較V排來確定狀態(tài)。 這道題考驗的是學生能否根據(jù)判斷狀態(tài)來分析問題,而不是急于用阿基米德原理來解決問題。 例6(廣州市高中考試題) 將重量為4.5N、體積為0.5dm3的銅球浸入水中,然后松開。 銅球靜止后所受的浮力為。 詳細分析這道題,考驗學生在解題前是否注意過物體的“狀態(tài)判斷”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題,即銅球靜止時是浮在水面上還是沉入水中。 有同學出題后,定V位移=0.5dm3,然后根據(jù)F float=液體gV位移,求出浮力F float=4.9N。 實施例7(廣州市高中考試題) 將固體金屬塊浸入盛有酒精的杯子中,靜置后溢出8g酒精(酒精=0.8×103kg/m3)。 如果將此金屬塊浸入盛有水的杯子中,杯子靜止后,從杯子中溢出的水的質量為() A. 15gB. 12. 5gC. 10gD. 8g 實施例8 將體積為50cm3、質量為45g的物體緩慢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 物體靜止后,溢出的水的質量為。 慢慢地將其放入裝有酒精的燒杯中。 溢出的酒精的質量是。 (酒=0.8×103kg/m3) 例9(南京市立高中考試題) 如圖1-5-3所示,重5N的木塊A靜止在水中。 此時繩子的拉力為3N。 若繩子突然斷裂,則A塊出水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為() A. 5N,垂直向下 B. 3N,垂直向上 C. 2N,垂直向上 D. 8N,垂直向下 圖1-5-3 例10 下面是浮力知識的應用。 正確的說法是() A. 船舶在大海和河流中航行時,所受到的浮力是相同的。 B. 船舶在海洋或河流中航行時,在海洋中受到很大的浮力 C. 密度計漂浮在不同的液體中,受到不同的浮力 D. 密度計漂浮在不同的液體中。 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大,測得的液體密度越大。 圖1-5-4 例11(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中考試題) 圖1-5-5展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曹沖稱象”。 曹沖巧妙地用等效代入法測量了大象的重量。 請寫出他所使用的兩條與浮力有關的知識。 (1)___; (2)___. 圖1-5-5 例12(長沙市中考題) 已知兩個實心球A、B質量相等,其密度比為A:B=1:2。 現(xiàn)在將A和B放入一個容器中,在一個裝有足夠水的容器中,當A和B兩個球靜止時,水對A和B兩個球的浮力之比為FA:FB=8:5,則 A = /m3,B = /m3。 (水=1×103kg/m3) 例13(北京中考題) 兩個實心球A、B質量相等,密度比A:B=1:2。 將它們分別放入足夠的酒精和水中,它們受到浮力,并且它們的浮力之比是不可能的(酒精=0.
8×103kg/m3)()A。 1:1B。 8:5C. 2A: 水 D. 2 酒精:B 例14(北京市中考題) 如圖1-5-6(a)所示,用繩子將木塊綁在容器底部。 將水倒入容器中。 當木塊暴露在水中時,體積為20cm3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題,繩子對木塊的拉力為0.6N。 剪斷繩子,木塊就會浮起來。 當它靜止時,其部分體積暴露在水中,如圖(b)所示。 求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 (g為10N/kg) (a) (b) 圖1-5-6 例15 如圖1-5-7所示,將鐵塊A放在木塊上,木塊剛好浸入水中。水,把B塊綁在這個木塊下面,木塊剛好浸入水中。 已知鐵的密度為7.9×103kg/m3。 求:鐵塊A和B的質量比。實施例16(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