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包括馬云、劉強東、張一鳴、劉強東、宿華等在內的很多互聯網公司創始人都選擇了退休雷軍物理學家,退居二線,或者探索其他業務。 這種趨勢現在已經“傳遞”到了小米身上。
快手的變化
10月29日晚間,快手(1025.HK)宣布,即日起,宿華不再擔任CEO,由快手聯合創始人程一曉接任。 蘇華將繼續擔任主席、執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成員。
宿華此次的“退位”與此前拼多多黃崢、字節跳動張一鳴略有不同。 根據公告,程一笑還需要向蘇華匯報。 蘇華和程一笑的投票權也保持不變,蘇華占39.1%,程一笑占30.95%。 但管理角色更加清晰。 蘇華負責公司長期戰略,程一曉負責公司日常運營和業務發展。
快手需要這樣的改變。 剛上市時,就遭遇了萬億港元的資金熱潮。 隨著新的市場熱點到來以及資金更加理性,目前已回落至4430萬港元。 短視頻賽道的競爭日趨激烈。 抖音跑得越來越快,微信視頻號也在追趕。 快手的處境很不舒服。
作為快手創始人,程一笑實際上正在回歸CEO的位置。 2011年,技術出身的程一笑創立了GIF快手。 直到2013年,宿華才帶領職業經理人團隊加盟。
2011年到2013年,快手還只是一個制作GIF的工具應用,很少有人知道程一笑。 當時五緣資本快手投資人張飛認為,大??多數工具類APP生存困難,天花板較低。 認識到快手GIF的局限性的程一笑開始轉型,打破這種局面。
但轉型過程并不順利,融資、管理團隊、業務發展都存在問題。 在這樣的機會下,張飛湊了一場比賽,程一笑和蘇華一拍即合。
為了引入蘇華,程一笑和五源資本各自稀釋了一半股份,剩下的一半通過期權分配給了蘇華及其團隊,CEO則讓給了蘇華。 這給快手未來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后來,快手又引進了尹鑫和楊元熙,從程一笑手中拿走了很多股份。 這也導致了快手上市后,宿華持股比例為12.68%,高于創始人程一笑的10%。 蘇華持有的A類股數量也比程一笑多。
然而,宿華等新鮮血液的加入,也讓快手從一個GIF制作工具轉型為視頻社交軟件,并逐漸成長為如今擁有過億用戶的快手App。
此次分工調整前,宿華擔任董事長兼CEO,負責快手的戰略和關鍵決策,并代表快手對外發出官方聲音; 程一曉作為首席產品官,負責快手內容相關產品的具體業務發展,包括電商和游戲。 、產品等部門。 外面是蘇華負責,程翊霄負責。 這是兩人長期合作形成的默契。 遇到問題時,他們充分討論并達成一致,然后再采取行動。 宿華與程一笑的無縫配合,一度被外界認為是快手成功的關鍵之一。
總體來看,“雙核”領導模式在快手的快速崛起過程中運行正常,但隨著如今外部競爭的激烈和股價的暴跌雷軍物理學家,一些微妙的情況開始出現。
在快速發展下,“雙核”領導模式帶來的組織效能內耗、決策效率低下等問題被淡化甚至掩蓋。 蘇華和程一曉同為聯合創始人,此前公司內部職責并不明確。
兩人看似分工明確,但如果出了什么問題,總有借口——我不是唯一做決定的人。 此外,如果負責公司具體業務的首席產品官不配合,負責管理的董事長也只能“無米之炊”。
近兩年來,快手經歷了多次組織變革,各業務部門負責人頻繁調動。 今年9月28日,快手再次宣布組織架構轉型,從職能制向事業部制轉變。 與此同時,原運營部負責人嚴強向全體員工發出電子郵件,宣布辭職。 嚴強屬于快手內部的“速花族”。 據財新網報道,不少快手員工表示,對嚴強的離開并不意外,稱其為“程一笑的勝利”。
從外部來看,快手需要一個靈魂人物,就像張一鳴之于字節跳動、馬云之于阿里巴巴、劉強東之于京東一樣。 只要提到這個人,你就能想到這家公司。 他不一定是公司的創始人,但他一定是公司的代表。
快手還需要一位能夠對業績和公司發展負責、有能力讓業務在短期內發揮作用的新CEO。 更重要的是,他能夠為出現的問題承擔責任。 宿華之前是CEO,同時也是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 如果出了什么問題,沒有人可以追究他的責任。
如今快手CEO程一曉接任,內部分工更加清晰,組織架構更加清晰。 但市場還能給快手多久? 我們拭目以待。
老板退到幕后
近年來,互聯網公司創始人紛紛退休,或退出公司日常運營和管理專注于戰略事務,或投資探索更前沿的領域。
先是馬云、劉強東,然后是80后企業家黃崢、張一鳴。
今年9月6日,京東集團宣布,原京東零售CEO徐雷升任京東集團總裁。 這意味著劉強東辭去這一職務,將接力棒“交給”了47歲的徐雷。
盡管京東已經做好了高管團隊的接班計劃,但劉強東將京東集團總裁一職移交給徐雷,對于外界來說還是相當突然。
早在2018年,京東就遭遇了不少“麻煩”,這再次暴露了京東管理團隊過度依賴“關鍵人”帶來的風險。
2018年7月16日,京東集團宣布實行輪值CEO制度,時任京東集團CMO徐雷兼任京東商城首任輪值CEO。
當時徐磊走上臺,壓力可想而知。 好在劉強東一句“誰對徐雷不滿意,誰對我不滿意”,給徐雷吃了一顆定心丸。
不過,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教授郭永清表示,徐雷出任京東新總裁后,劉強東仍牢牢控制著京東。 徐雷對總裁的“扶正”,可以說讓他作為京東集團“二把手”的地位更加穩固。 而“第一”仍然屬于劉強東。
公告明確,升任京東集團總裁的徐雷將負責各業務板塊的日常運營和協調發展,向京東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匯報。 。
與劉強東“交接”后仍堅守一線最高決策者的處境頗為相似的是互聯網新貴、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
5月20日,張一鳴宣布退休,并將CEO的大權交給了同在大學宿舍的弟弟。 張一鳴覺得做CEO特別被動:每天聽報告、總結、審批、決策。 這就導致了內部視角和知識結構更新緩慢。
與劉強東類似,38歲的張一鳴保留了公司最高決策權,同時交出了一線事務的指揮權。 盡管字節跳動尚未上市,但外界認為,辭去CEO職務的張一鳴仍牢牢控制著字節跳動的投票權。
張一鳴認為,字節跳動這幾年一直在“吃老本”,接下來字節跳動需要做一些更有創意的事情。 張一鳴的公開信聲稱對此負有責任。
馬云、黃崢:退居二線仍是靈魂人物
近年來,國內各大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紛紛選擇退居二線,其中就包括目前正處于交戰狀態的阿里巴巴和拼多多。
2019年9月10日,在杭州奧體中心舉行的阿里巴巴20周年慶典上,馬云宣布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職務。 此前,馬云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已經為退休做好了10年的準備,以便讓年輕一代的人才接班。
有趣的是,馬云最終選中的青年才俊張勇并不比馬云年輕多少。 馬云出生于1964年,退休時年僅55歲,正值壯年; 而張勇出生于1972年,比馬云小不了幾歲。 這引起網友歡呼,紛紛表示年輕真好。
雖然高調宣布退休,但馬云并沒有“隱退山林”的意思。 馬云在退休演講中表示,“世界這么好,我這么愛玩,機會這么多,我怎么舍得這么年輕就退休?我希望轉行。” 當被問及退休后轉投哪個“江湖”時,馬老師用六個字給出了三件事:教育、環保、公益。
事實上,除了上述三件退休后要做的事情外,外界認為,作為阿里巴巴創始人,退居二線的馬云仍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參與阿里巴巴的事務。 這不僅是因為他擁有阿里巴巴尤其是螞蟻集團的股份,而且作為一個企業家,誰不時刻關心自己創辦的公司的發展節奏呢?
來源:央視新聞
另一位與馬云退休后處境類似的互聯網大亨是拼多多創始人黃崢。 兩人之所以相似,是因為他們宣布退休后,仍然在自己創辦的企業組織中扮演著精神領袖的角色。
早在2020年12月,當農夫山泉鐘睒睒首次問鼎中國首富時,40歲的黃崢就已經位居富豪榜第二位,超越了“雙馬”。 許多榜單直言黃崢將成為下一個中國首富。 敏感的黃崢主動做出了調整。
2021年3月17日,2020年財報發布后,黃崢發布2021年致股東信,宣布辭去董事長職務,現任CEO陳雷將接任其職務。 此舉被外界視為黃崢的退路。
與馬云類似,黃崢辭去了拼多多的所有管理職務。 更徹底的是,黃崢還主動放棄了自己1:10的超級投票權,將自己所持股份的投票權委托給董事會,通過投票方式做出決定。 對于持有的拼多多股份,他表示未來三年內將鎖定,不會出售。
此前,2020年7月,黃崢辭去拼多多CEO職務,將部分股權捐贈并轉讓給慈善基金和拼多多合伙人集體。 由此,黃崢個人控股股份下降至29.4%,投票權相應下降至80.7%。
即便退役,轉讓超級投票權,也沒有人會懷疑黃崢對拼多多的強大影響力。
對于退休后的打算,黃崢表示,“我會結合一生的興趣,致力于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 黃崢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物理學家。 “我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是確定的,但我只知道,只要我看到星星,我就會開始做夢。” 他認為自己從拼多多退役,從事科研事業,“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目前,雷軍僅辭去小米部分分支機構的職務或法定代表人職務,專心造車。 這并不意味著他要退休或放棄控制權。 正如他豪言壯語:“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后一個重大項目,我愿意賭上一生積累的所有成就和聲譽,為小米汽車奮斗。”
無論結果如何,企業家的身份和初心都值得贊賞。 你認為小米會造車嗎? 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