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講歷史的女人——第1217期)
我先問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高考一科只考了5分(滿分100分),還能考上清華大學這樣的名牌大學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因為高考競爭太激烈了,不管你其他科目多好,如果一門科目不及格,那你肯定考不上一門,更不用說清華大學了。 但你可能會說,現在不可能,但過去是可能的。 比如,錢鐘書數學考了15分,就考上了清華大學; 而數學考了0分的吳涵,依然考上了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
就像這樣。 時代不同,也會有特殊情況。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特殊情況,是因為錢鐘書和吳漢當時的數學雖然很差,但他們的文史、英語成績都很好,幾乎是滿分,所以破格錄取了。 那么我再問你一下,如果一個人物理考試考了5分,然后去清華大學物理系,這可能嗎? 你肯定會說,這不是廢話,何必問呢? 錢鐘書和吳瀚去清華大學的時候,他們所學的專業并不是數學。
但有一個人,與錢鐘書、吳漢是同時代的人。 高考物理只考了5分,卻考上了清華大學物理系。 他曾經排斥陳寅恪,拋棄文學和科學。 1937年他甚至代表中國國家足球隊出國踢球,后來成為中國機械之父。 他與錢學森、錢三強齊名。 他受到愛因斯坦和英國首相丘吉爾的稱贊。 那么他到底是誰,這么偉大的一個人呢? 這個問題的分解。
(一)拒絕國學大師陳寅恪,棄文學追理論
雖然他受到愛因斯坦和丘吉爾的稱贊,但他既不是德國人,也不是英國人,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他就是中國近代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先生。 與錢學森、錢三強并稱為“錢三強”。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出生于江蘇省無錫市七坊橋村。 其家族是江浙著名的錢氏(五朝吳越王的后裔)。 其父錢治是國學大師錢穆之子。 哥哥。 然而,大家族的榮耀并不意味著他的家族就富有。 事實上,盡管他的父親是一名教育家,一生創辦了幾所學校,但他一直生活貧困。 因此,錢偉昌小學畢業后,母親就以長子的身份勸他出去工作。 盡管他才華橫溢、好學,但他還是不得不輟學。
后來,13歲那年,父親被無錫縣初中錄用,工資也提高了,錢偉長才得以到無錫讀書。 不久,他考入了叔叔錢穆任教的蘇州中學高中。
但錢偉昌16歲時,父親不幸去世。 隨后,他的一個弟弟和三個妹妹相繼去世,這給了他巨大的打擊。 后與叔父錢穆同住。 事實上,他的叔叔把名字改成了錢偉昌。
在父親和叔叔的影響下,錢偉長從小就具有很高的文史天賦。 1931年夏天,他參加高考。 當時的錢維成對題材非常偏愛。 他的語文和歷史成績都是100分,但其他作業卻很差。 數理化三科合計25分,其中物理只得5分; 他的英語成績為零。 交論文! 但由于當時人才急缺,他以文史雙百分的成績同時考入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央大學等六所名校。
當時,他的叔叔錢穆已經在清華大學任教。 在叔叔的建議下,他選擇了最著名的清華大學。 當時,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也在清華大學講學,并擔任歷史系主任。 當他得知錢穆的侄子文史成績雙百后,激動萬分,十分欽佩他的才華,于是特意收他為弟子,著力培養這棵國學好苗子。 但錢偉長拒絕了他。 為什么? 起初,錢偉昌確實以優異的文史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但他卻考上了歷史系。 但不久,還沒等錢偉長向清華大學歷史系匯報,震驚中外的“9月18日”事件爆發,日本開始了對中國的全面侵略。 這時,錢偉長改變了主意。
民族命運,匹夫有責。 國難當頭,錢偉長深感作為中華兒女的責任。 他必須用自己的行動來抵抗外來的侵略者。 但作為一個學生,我沒有綁雞之力怎么辦? 面對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他勃然大怒,喊道:“我不想再學歷史了,我要學造飛機、造大炮!” 他決定轉學到物理系。 當時,在他天真的頭腦里,只有學習物理,才能制造出飛機、大炮等先進武器來抵抗日本侵略者。
然而,他的決定遭到了叔叔錢穆的反對。 他說你不能沖動! 但錢偉長的決心卻很堅定。 他的想法一變,就跑去找歷史學教授顧頡剛。 他知道叔叔對顧頡剛這個有學問的人更感興趣。 結果,顧頡剛聽到肖謙的愿望后,居然同意了:“我們的國家因為科學落后而站不起來,受人欺負。我們應該支持對科學感興趣的年輕人!” 于是錢穆只好同意侄子棄文理科。
但時任物理系主任吳有訓卻不同意。 畢竟錢偉長的物理考試實在是太不講理了,一問就直接換系? 但錢偉長的態度是誠懇的,而且錢穆和顧頡剛也在想辦法處理,所以吳又訓才勉強答應了,不過有一個條件。 他說道:“那你可以先嘗試在物理系學習一年,如果到了期末考試,你的物理和數學成績達不到70分,那就回你的歷史系吧,呵呵!”
“好吧,成交!” 錢偉長同意了。 就這樣,他進入了清華大學物理系。 天才就是天才,再加上小謙的勤奮,他憑借著旺盛的精力沒日沒夜的學習。 在葉啟孫、趙中遙等名師的指導下,一學年,他的各科成績就考到了70分! 吳友訓徹底信服了,后來他收了錢偉長為他的研究生。
在清華,錢偉長是一名學習成績優秀、體育成績優異的學生。 剛進入清華大學時,他的身高只有1.49米。 他是清華歷史上第一個身高未達到要求的學生。 但他努力保持身體健康,第二學年就入選了清華越野隊。 兩年后,他在全國大學生跨欄比賽中以13.4秒的成績獲得第三名。 他還非常喜歡足球,曾擔任清華校隊主力左前鋒; 甚至被“國足”選中,代表中國國足參加了1937年在菲律賓舉行的遠東運動會。當時的錢偉長就像一顆明星。
(二)坎坷曲折的留學之路
為了抗日,錢偉長在清華大學時還參加了著名的“十二九”學生運動和民族解放先鋒隊。 他始終懷有報效國家的雄心。 后來,他也和錢學森等人一樣,走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
1937年北平淪陷時,錢偉昌在天津耀華中學任教近一年。 1939年初,到西南聯合大學講授熱力學。 今年8月1日與孔祥英結婚。 孔祥英出身名門,是孔子的第75代孫,也是清華大學著名才女。 當時,在朱自清主持婚禮,吳又訓見證下,兩人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此后,夫妻倆相愛61年,白頭偕老。
然而,懷有報國志向的錢偉長并沒有落入當時的溫柔江山。 他和孔祥英結婚后不久就分居了。
1938年夏,中英庚子賠款基金會留學委員會舉辦第七屆留學生招生考試,錢偉昌報名參加。 但當時,3000多名考生中,只有一名機械專業被錄取。 結果,錢偉長遇到了一位高手。 測試結果出來后,他與郭永懷、林家橋(兩人后來都成為著名物理學家)并列第一。 最終,三人同時被錄取。
錢偉昌不放過這個機會,結婚后不久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去英國留學。 但不幸的是,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戰爭擾亂了航運,導致無法前往英國。 他們被重新分配到加拿大學習。
就改一下吧,求知救國要緊。 于是錢偉長和郭永懷就去了加拿大。 但又出問題了。 本來他們乘坐的船要途經日本神戶,需要在那里停留三天。 這三天,他們可以上岸休息,探索日本的風景。 如果是現在,人們可能還在做夢。 但不是當時,這些留學生一致認為,抗戰時期,國難當頭,留在敵國是對國家的不尊重,是對其尊嚴的不尊重。 于是他們都憤然離船,返回中國昆明!
因此,錢偉長出國的計劃再次被推遲。
(三)愛因斯坦、丘吉爾欣賞的中國人民
一切美好的事情都發生了,1940年9月,錢偉昌一行終于抵達加拿大。 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錢偉昌主修彈性力學,跟隨導師辛吉研究板殼理論。 辛吉非常欣賞錢偉長的才華。 他自己用宏觀內力張量得到了板殼在外力作用下的張量平衡方程,稱為宏觀方程組,而錢偉昌的方程稱為微觀方程。 團體。 辛吉教授提出將兩種理論結合起來,并請錢偉昌寫一篇論文。
1941年5月11日,是現代航空大師、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的60歲生日。 為了祝賀他,美國科學界的著名學者決定出版一本生日論文集。 為這本合集撰寫論文的大多數人都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其中包括科學巨人愛因斯坦。 而在這本厚厚的散文集中,出現了一個陌生的名字:錢偉昌。 他是該論文最年輕的作者。 錢偉昌的論文叫《彈性板殼本征理論》,他用了50天完成。 這篇論文為他贏得了高度評價。 在論文中,他提出了一組板殼理論的非線性微分方程。 這組方程后來被科學界稱為“錢偉昌方程”。
很快,愛因斯坦看到了這篇論文,對錢韋大為佩服。 他說:“這個中國年輕人太棒了,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
憑借天才和勤奮浙江物理高考物理學家,錢偉昌兩年后獲得了博士學位。 然后他來到了美國。 1942年至1946年,在馮·卡門教授的指導下,與錢學森、林家橋、郭永懷一起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和噴氣推進研究所從事航天研究工作。 他在火箭彈道、火箭氣動設計、氣象火箭、人造衛星軌道、降落傘運動、火箭飛行穩定性、超音速對稱錐流等問題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并發表了一些世界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文件。 第一篇關于奇異攝動理論的文章,??他被國際上公認為該領域的創始人。
在此期間,錢偉長還受到了英國首相丘吉爾的高度贊揚。 二戰期間,倫敦受到德國V1和V2導彈的威脅,丘吉爾向美國請求援助。 這件事被報告給著名科學家馮·卡門主持的噴氣推進研究所。 當時,錢偉長在這里從事火箭、導彈的設計和試制。 他仔細研究了德國導彈的射程和發射點后發現,德國火箭大部分是從歐洲西海岸發射的,著陸點在英國倫敦東區。 由此可見,德國導彈的最大射程也僅此而已。 據此,錢偉長提出:只要在倫敦市中心制造出多次被擊中的假象,以此來欺騙德軍,使其仍能按照原來的射程組織攻擊,倫敦市可以避免受到導彈的嚴重傷害。
英國接受了這一提議。 幾年后,丘吉爾在回憶錄中談到此事時,稱贊道:“這個美國年輕人太棒了!” 那時他還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中國人!
(四)報效祖國
和錢學森、錢三強一樣,出國留學也不是為了鍍金。 錢偉長完成學業后,也回到了陷入困境的祖國。
1946年5月,錢偉長以“久居海外,思念親人”為由,毅然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從美國洛杉磯乘船返回中國上海。 ”。
8月初抵達北京,擔任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 同年9月,妻子孔祥英從成都趕赴北京。 這對夫婦已經分居六年了。 錢偉昌離開時,兒子錢元凱剛剛出生。 當他再次見到兒子時,他已經六歲了! 而這六年,當錢偉長自己名聲大噪的時候,他的妻子是怎么度過的呢? 你兒子是怎么長大的? 他感慨萬千,只能把妻子孩子抱在懷里,淚流滿面。 從此,一家人再也不會分開了……
然而,錢偉長當時在清華大學的工資很低,生活十分困難。 為了維持生計,他無奈在北京大學工學院和燕京大學工學院兼讀,孜孜不倦地奔波于北京的三所大學之間。 即便如此,一家三口還是勉強糊口,他也只能向老同學借錢才能度日。
1948年,朋友給錢偉長寫信,告知他在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研究所的工作進展迅速,希望他回所繼續工作。 這個時候,錢偉長有些猶豫了。 那時,他還沒有那么高。 他不是圣人,他也得解決生活問題。 于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為了補償對妻兒的虧欠,他就動心了。 于是,他前往美國領事館申請簽證。
但當錢偉長填寫申請表時,他發現表格中有一欄寫著:“如果中美開戰,你會效忠美國嗎?” 錢偉長頓時吃了一驚。 需要說嗎? 他立即拿起筆,堅決而憤怒地填寫了“NO”!
此后,錢偉長回到清華大學,全身心投入國內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新中國成立后,錢偉長以空前的熱情投身于新中國的建設,進入了他的第二個學術收獲期。 他以驕人的業績與錢學森、錢三強一起被周總理譽為“三錢”。
1954年,錢偉昌與學生合著的《彈性圓形薄板大撓度問題》出版,這是國際上首次成功地采用系統攝動法處理非線性方程。 “錢偉昌法”被世界力學界公認為最經典、最接近實際、最簡單的解法。 1956年,他的“圓形薄板大撓度理論”榮獲國家科學獎。
1957年,中國力學學會成立,錢偉長任副主任委員。 正當錢偉長在科學道路上取得長足進步時,中國進入了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他受到了極其不公平的待遇。 他從一級教授降為三級教授,并被迫接受“勞動改造”。 他首先擔任實驗室助理,并掃地一年。 他的孩子被禁止上大學。 后來他被下放到農村,但這期間他繼續進行科學研究。
1968年至1971年,“勞改”期間,錢偉長調到首都特鋼廠,在煉鋼車間擔任爐工,幫助工廠設計制造了800噸液壓機、2000噸液壓機、2000噸液壓機等。 -平方米熱處理車間及其設備。 1957年至1976年,錢偉昌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以非凡的毅力,從事飛機顫振、潛艇龍骨設計、化學管板設計、大型電機零部件設計、高能電池等方面的研究,并推導出了更多知識超過12,000個三角級數求和公式。 這些項目大多不僅具有深刻的理論價值,而且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1977年后,錢偉昌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學術研究,其深厚的國學功底也使他為中文信息處理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創建的漢字宏字形碼(即“錢碼”)在1986年全國首屆漢字輸入解決方案評審會上從34個解決方案中脫穎而出,被評為A級解決方案,單人輸入速度排名第一。
(五)感動中國
錢偉長不僅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1983年,71歲的錢偉長先生滿懷青春活力就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
當他來到上海工業大學(后改為上海大學)時,學校已經兩年沒有校長了,被上海人稱為四等學校。 他決定改變這一點。 來到上海以來,錢偉昌一直擔任義務校長。 他在上海大學沒有工資,也沒有自己的房子。 主要居住在上海大學樂湖樓招待所。 在他的努力下,上海大學蓬勃發展,成為全國知名大學。
錢偉昌一生致力于祖國的科學研究和教育事業。 他有一句座右銘:“我沒有專業,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錢偉長先生長壽。 他說:“我沒有閑暇的生活,不抽煙、不喝酒、不運動,不胡思亂想,所以很健康。工作是我強身健體的秘訣。我越用腦,身體好點了,我睡的時間不長,但是睡眠效率很高,工作其實就是最好的休息!
2010年7月30日上午,錢偉長先生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98歲。
當年,錢偉長先生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 他的獲獎感言是:
“從哲學到物理,從固體到流體浙江物理高考物理學家,善與惡交替,恩怨與恩怨,榮與辱,年歲漸強,這就是他生命的完美力學!無名、無利、無悔、愛情,正義,還有祖國。”
錢偉昌一生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應用數學與力學學報》共計300萬余字。 他出版了我國第一部《彈性力學》專著,創建了我國高校第一個力學專業,為我國機械工業、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被譽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 錢偉長先生是民族的脊梁!
(文/講歷史的女人·花無曲)
參考資料:《錢偉長傳》、《錢偉長:人生沒有如果》、《錢偉長:短小的“科學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