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歷史
1.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質量大的物體下落快自由落體速度公式,質量小的物體下落慢
2.伽利略的研究
(1)邏輯的力量:借助歸謬反證法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錯誤
(假定大球下落速率是8,小球下落速率是4,那把大球小球綁在一起,下落速率在4到8之間;與此同時,若把大球和小球視為一個整體,質量比大球還要大,下落速率應當小于8)
(2)推測與假說:假定自由落體運動是速率均勻變化的運動,這么就有了兩種均勻變化的方法,即速率變化對時間均勻和速率變化對位移均勻。
經過物理推論發覺,若速率變化對位移均勻將推出復雜的推論,故先假定速率變化對時間均勻并用實驗給以驗證
(3)實驗驗證:
①困難1:難以確切測定瞬時速率
解決1:通過估算發覺,若速率與時間成反比,則位移與時間的二次方成反比
②困難2:物體下落的很快,難以確切測定時間
解決2:讓小球順著阻力很小的斜面滾下,“沖淡”重力,延長須要檢測的時間
③實驗結果表明
·小球沿斜面滾下的運動位移與時間的二次方成反比,即是我們如今定義的勻加速運動。對于不同質量的小球,從不同高度處開始滾動,只要斜面夾角一定,位移與時間的二次方的比值都是定值。
·不斷減小斜面夾角,這個比值隨著斜面夾角的減小而變大
(假定大球下落速率是8,小球下落速率是4,那把大球小球綁在一起,下落速率在4到8之間;與此同時,若把大球和小球視為一個整體,質量比大球還要大,下落速率應當小于8)
④合理外推:不斷減小斜面的夾角自由落體速度公式,當夾角為90°時,該運動為自由落體運動。可以推知,自由落體運動是勻加速運動
(事實上,伽利略在當時早已有了加速度的概念,在里面的講解中可以提及加速度,也可以直接說位移與時間二次方的比值)
伽利略的貢獻:確立了用于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創造了對近代科學發展極為有益的科學方式。
思想方式的核心:把實驗和邏輯推理(包括物理推演)和諧地結合上去,發展了人類的科學思維方法和科學研究方式。
二:自由落體運動
1.定義: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
核心:只受重力,靜止開始
若空氣阻力可忽視,也可近似視為自由落體運動
2.運動性質: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率為0,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其中g稱為重力加速度。
※必須同時滿足初速率為0和加速度為g兩個條件,這個運動才可以被稱為自由落體運動,缺一不可。
※g隨著經度的減小而減小,隨著高度的減小而降低
3.自由落體公式:將勻變速公式初速率帶為0,加速度帶g,位移用高度h取代,有:
自由落體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