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第一章第四節檢測平均速率”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讓中學生學會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檢測時間、距離,并求出平均速率,加深對平均速率的理解。?過程與方式:1、使中學生通過動手實驗逐漸把握使用化學儀器的基本技能。2、使中學生通過實驗學會用簡單方式估測時間、距離。?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通過實驗迸發中學生的興趣,培養中學生認真仔細和實事求是的精神。2、通過實驗培養中學生與其他同事合作的意識。教學重點:學會用刻度尺和秒表測平均速率、加深對平均速率的理解,教學難點:組織施行教學目標課型:自主學習、綜合實踐、實驗探究教學活動:抒發交流、實驗設計、實驗檢測、記錄數據、數據剖析、解釋、體驗、評價、討論、反饋教學用品:秒表(每組一只)、課本、筆記、筆、直尺、卷尺、演示小黑板、紅色發令旗、口哨等。(二)教學過程:課前打算:1、與體育老師聯系,打算10只左右的秒表及綠色發令旗、口哨等;2、與體育老師一起設定10個跑道的范圍,以免影響體育課;3、邀請體育老師一起幫助組織教學,并將全班按每三人一組分成若干組;4、課前三天,要求中學生自帶計時器,可以是電子腕表、機械表等等。同時,要求中學生預習測平均速率一節的內容,思索自己從到中學的平均速率大概是多少。
(注,平均速率的基礎知識早已講過,寬度和時間的檢測也早已學習過)教學環節班主任活動中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操場集合;引出本節課題體育老師幫助組織中學生集合;檢測中學生自帶的計時器;追憶速率公式:指出平均速率的符號:,類比寫出平均速率的公式。思索:如何求平均速率?實際生活中如何檢測、計算平均速率?按照中學生對檢測方式的回答,思索須要這些實驗器材?引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借助現有器材檢測平均速率的方式測量平均速度筆記,并加深對平均速率概念的理解。1、學生出示自帶計時器;2、學生寫平均速率的公式。中學生回答:找到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中學生回答:先測距離,再測時間,再估算。中學生回答:米尺,秒表等;通過回憶舊的知識引導中學生發覺檢測平均速率的方式及所須要的器材教學環節班主任活動中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實驗分組朋友們按照實際情況,每4位朋友為一組,一人記時,二人測距,記時的朋友負責記錄表格的填寫,輪流替換,分別測出每個朋友25米、50米跑的平均速率。中學生自己分工合作通過分組,培養中學生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調控的能力。學習檢測工具的使用指導中學生學習使用秒表;指導中學生測50米距離和25米距離;對中學生用不同方式檢測距離給與肯定;各組主任先學會,再回小組教會其他同學。
有中學生用卷尺量的,也有中學生用塑料跑道間隔估算距離的;還有的用卷尺量出一位中學生一步距離,之后用步丈量距離的;通過中學生相互學習使用檢測工具培養中學生的語言抒發能力和靈活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實際檢測(1)每4個人為一個小組,先由甲跑,乙發起跑口令,丙、丁分別在25米處和50米處測時間,之后依次輪換,各就諸位。(2)乙發出“跑”的口令的同時,將高舉的發令旗甩下,丙、丁見到發令旗甩下,立刻開始計時,并分別記住甲挪到25米處、50米處所花的時間。(3)丙、丁分別將記住的時間填入記錄表格,并算出甲跑25米的平均速率和跑50米的平均速度,填入表內。小組長進行分工,先測誰的,怎么輪換,中學生各司其職中學生實測,記錄實驗數據中學生記錄數據并估算結果通過分工合作培養中學生之間相互協調的能力培養中學生實際操控的能力訓練中學生借助檢測數據估算相關化學量的技能估算和剖析數據(1)按照實驗記錄數據,估算后半程的平均速率,要求中學生嚴格依照平均速率的估算公式估算,在估算中備考化學估算的步驟.(2)組織中學生剖析實驗數據,瞧瞧前半程的速率愈后半程的速率有哪些不同,可以得出哪些推論?中學生按照自己的數據估算下半程的平均速率。各組剖析討論數據,總結規律。
培養中學生認真細致的行為習慣。通過剖析數據,培養中學生能清楚地抒發自己的觀點,并針對某一問題主動與別人交流和討論的能力。課堂反饋及作業1、填寫課堂評價指南2、放學回去時,估測從中學到你家的距離,用自帶計時器計時,測得你回去時的平均速率,與你估測的平均速率作比較,瞧瞧你估測的準不準。中學生填寫課堂評價指南;下班回去做。培養中學生實事求是,客觀自我評價何評價別人的品質。通過測中學到家的平均速率培養中學生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附表:一、課堂評價指南:項目時間和路程的檢測平均速率的估算與別人合作填:好、一般合格有待提升自評組評師評二、板書設計:第四節實驗:檢測平均速率一、實驗目的:練習用秒表和刻度尺檢測平均速率二、實驗原理:公式三、實驗器材:秒表、筆記、筆、直尺、卷尺、紅色發令旗、口哨等。四、實驗步驟:1、分組、分別測出25米和50米跑所用的時間,并填在記錄表各中。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估算前半程、后半程、全程的平均速率。五、記錄表格:路程(m)運動時間(s)平均速率(m/s)前半程s1=t1=后半程s2=t2=全程s=t=三、課后反省:(一)優點:1、本節課采用室內模式進行實驗教學,它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散思維能力、綜合探究能力、團結協作意識,以及創新精神。
比如:中學生自己分工合作;自行設計實驗表格;各組獨立闡述使用的實驗器材;有的小組使用腕表測時間等等,可以充分調動和發揮中學生的自主創造力。2、與往年的實驗室實驗課相比,這樣的實驗更接近生活實際測量平均速度筆記,中學生上這樣的實驗課覺得會更輕松。3、大部份中學生比較認同這樣的教學,基本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二)不足:1、組織教學相對更困難一些,但是,會影響其它課程的安排,須要協調好各部門的關系。1、學生對知識的把握不如常規教學扎實。尤其對書面知識的落實,不好掌控。1、本次教學,因為在室內進行的緣由,中學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