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課文)第一章學習計劃第一節庫侖電荷定律課程簡介一、電荷一、兩種電荷:自然界中有兩種電荷:和,用絲綢摩擦的玻璃棒庫侖力公式得失電子,和用毛皮摩擦的硬橡膠棒。 相似的電荷會相互作用,不同的電荷也會相互作用。 2、電荷:電荷的量稱為電荷,用或表示,國際單位制中電荷的單位,符號。 通常正電荷用數字表示,負電荷用數字表示。 3. 摩擦起電:物質原子由帶電原子核和帶電電子組成。 原子核中的正電荷數量與周圍電子中的負電荷數量一樣多,因此整個原子對外界呈現電中性。 在摩擦起電的過程中,一些與原子核結合不緊密的電子被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因此失去電子的物體帶電,獲得電子的物體帶電。 當玻璃棒與絲綢摩擦時,玻璃棒上的電子跑向絲綢。 玻璃棒因缺少電子而帶電,絲線因電子過多而帶電。
4. 感應起電:使電荷靠近導體的現象稱為起電。 二、電荷守恒定律 1、內容:電荷既不能產生,也不能消滅,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物理資源網,或從物體的一個部分轉移到另一個部分。 轉移過程中電荷的總量。 2、元素電荷:迄今為止,科學實驗中發現的最小電荷量是攜帶的電荷量。 質子和正電子與電子具有相同的電荷。 實驗指出,所有帶電物體的電荷要么等于e,要么是e的整數倍。 因此,電荷e稱為,e=。 三、庫侖定律 1、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與它們所帶電荷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正比。 力的方向位于它們的連線上。 2、公式:如果用Q1和Q2代表兩個點電荷的電荷庫侖力公式得失電子,用r代表它們之間的距離,用F代表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則庫侖定律可以表示為: 。 式中k是一個常數,稱為靜電力常數。 由實驗可知k=。 1. 摩擦起電是由于物體之間相互摩擦而獲得和失去電子,導致物體帶上等量的不同電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