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專題八(熱學三)1.用注射器估測大氣壓的值實驗中。(1)實驗中,剖析研究的對象是大氣對(填“針筒”、“活塞”)的壓力。(2)當活塞相對于針頭開始滑動時,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F與所受的大氣壓力是一對(平衡力/互相斥力)。(3)研究對象受大氣壓力的受力面積等于注射器的截面積。讀出注射器的體積V,再用刻度尺測出的寬度L。(4)估算大氣壓值,其表達式為p=。(5)實驗中,小華正確使用了檢測儀器,且讀數正確,但她發覺檢測結果總是偏小初二物理摩擦力實驗題,其主要誘因是2.(1)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容器內的水足夠多,打開A球閥水流入a、b管,當水靜止時a管液面高度b管液面高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再打開B球閥,水流動的過程中,a管液面高度b管液面高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借助流體浮力與流速的關系,解決某市下商城“工”字形通道中走廊的通風問題,技術員設計了以下幾種方案。如圖所示,紅色部份為外墻凸起部份,是安裝在走廊頂的換氣扇,既有效又節能的是(填字母序號)。(3)丙圖實驗中,向玻璃管中吹風,U形管管(選填“A”或“B”)上方空氣流速大,浮力小,該管中的液面將(選填“上升”或“下降”)。
3.客機的升力與迎角的關系??蜋C在空中飛行時都有一定的迎角(噴管軸線與水平氣流的傾角),客機飛行時的升力不僅與噴管形狀有關外是否還與迎角大小有關?為了研究這一問題,在老師的幫助下,小明借助電吊扇、升力測力計、飛機模型,按圖甲形式進行如下實驗。①閉合電吊扇的開關,調節擋位使其風速最大,并使客機模型的迎角為0°,記錄測力計的示數。②改變迎角大小,使其分別為5°,10°,15°,20°,重復步驟①并估算升力平均值。③處理相關數據得到“升力與迎角的關系”如圖乙。(1)本實驗得出的推論是。(2)小明要研究“飛機的升力與其飛行速率的關系”。,只須要控制不變,通過調節來改變客機模型的飛行速率即可獲得推論。(3)資料顯示:本實驗推論與實際相符,且客機迎角一定時,飛行速率越大升力也越大。若某客機以500km/h做水平勻速直線飛行時的迎角為θ1,而以800km/h做水平勻速直線飛行時的迎角為θ2(θ1θ2均大于15°)。請比較θ1、θ2的大小關系:。4.置于同一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體遭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內其速率與時間的圖象和該拉力的功率與時間的圖象分別如圖所示。(1)0~2s內物體在水平地面遭到的拉力(選填“等于”或“不等于”)物體遭到的磨擦力;(2)2~6s內物體的聯通的距離是m;拉力是N;拉力所做的功是J;(3)0~2s內物體在水平地面遭到的磨擦力2~6s內物體遭到的磨擦力(選填“>”“=”或“<”),根據是:。
5.呼啦圈是我市中學結業生體育測試的項目之一,小宇朋友想借助所學的化學知識評估自己平常呼啦圈時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不計繩重)。(1)用(填檢測器材)檢測(填化學與其對應字母)。(2)估測自己平均每次跳起的高度h。(3)用(填檢測器材)記錄跳n次所用的(填化學與其對應字母)。(4)數據處理:平均功率P=(用上述數學量表示)。(5)比較二人呼啦圈的平均功率大?。俣▋蓚€人起跳的平均高度相同),則。A.呼啦圈的快慢相同,體重大的功率大B.呼啦圈的快慢相同,跳的時間長的功率大C.體重相同,跳的個數越多的功率越大D.體重相同,跳的時間越長的功率越大6.班級組織課外活動,從一樓登上頂樓,看誰的功率最大,因此小明列舉了以下須要檢測的一些數學量:①一樓地面到頂樓地面的高度h②從一樓到頂樓所用的時間t③每個朋友的質量m④一樓到頂樓走道的總寬度L。問:(1)小明的設計中無需檢測的化學量是:(填序號)。(2)若小明想測出自己確切的上樓功率,須要的器材:、、。(3)請幫助小明設計出測自己上樓功率時記錄數據的表格。(4)若用小明計劃中所列的化學量的符號進行估算,那他登樓的功率表達式為:。
(5)學生小明從一樓地面登上頂樓地面,用時20s,小明上樓的功率約為。A.15WB.25WC.150WD.250W7.如圖所示是小明朋友借助斜面、鋼球和鐵塊等器材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跟什么誘因有關”的實驗。(1)本實驗的研究對象是,實驗中通過比較來反映鋼球動能的大小。(2)實驗中,探究的動能是指(填序號)A.小球在斜面上的動能B.小球撞擊鐵塊時的動能C.小球撞擊鐵塊后的動能D.鐵塊被小球撞擊的動能(3)若要探究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應當選擇兩個圖進行實驗。(4)探究動能與速率的關系,應選擇兩圖來進行比較,得出的推論是:,通過實驗發覺,分別將小球的質量和下降的高度降低倍,其中高度降低一倍時鐵塊滑行的距離降低更大,由此得出對動能影響更大。(5)實驗中小球在斜面上滾下的時間很短,不利于觀察和比較小球的運動情況,在不改變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置的情況下,為了延長小球在斜面上滾下的時間,可采用的方式是。(6)鐵塊在水平面上滑動時,遭到水平面的磨擦力(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克服磨擦力做功的功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表面浴巾麻布木板磨擦力最大較大最小貨車運動距離近來較遠最遠(7)完成實驗后,朋友們還聯想到先前學習牛頓第一定理時,也用到了斜面:讓同一貨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在三個不同的表面上能滑行的距離不同(如表格),貨車在這三個表面上滑行的過程中克服磨擦力做功(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8)本實驗裝置的水平面假如絕對光滑,就能得出推論嗎?,緣由是。(9)有朋友在“探究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時,將實驗裝置改進成如圖乙所示,借助質量不同的小球將彈簧壓縮相同程度靜止釋放,撞擊同一鐵塊,該實驗方案(選填“可行”或“不可行”),若他按此方案操作,他會看見的現象是。(10)小華覺得去除鐵塊,借助粗糙且足夠長的木板,通過比較貨車在木板上運動的距離也能比較貨車動能的大小,即運動的距離越遠說明物體的動能越大。于是小華設計探究動能與質量關系的實驗,通過在貨車上加砝碼來改變質量,據此她得出在速率相同的條件下,質量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或“小”),該推論是的。(“正確”或“錯誤”)8.在探究“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與什么誘因有關”時,讓A、B兩個質量不同的標槍從沙坑表面上方由靜止釋放,標槍落下后陷人石子中,實驗情境如圖1所示。(1)實驗中通過比較來判定標槍重力勢能的大小。(2)由該實驗情境可得出推論:當一定時,物體的越大,重力勢能越大。(3)若要探究物體重力勢能與高度的關系,則需用的兩個標槍,讓兩球,比較它們陷人石子中的深度。(4)如圖2所示,C球由靜止下落,D球光滑彎曲管線靜止滑下。
實驗表明,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與運動路徑。(選填“有關”或“無關”)9.游樂場過山車是比較驚險剌激的項目,小明游覽后對此項目比較感興趣,打算對過山車抵達豎直平面內的方形軌道外側的頂端而不會掉出來的情況進行研究。他從網上訂購如圖所示的離心軌道。小明把鋼球從斜軌較高的A處由靜止釋放鋼球,抵達軌道最高點C處后,再沿豎直平面內的方形軌道外側經最高處D點,走完方形軌道,再爬上斜軌抵達E處。在實驗過程中,得到許多發覺。(1)從A處由靜止釋放鋼球,達軌道最高點C處,此過程中鋼球的動能初二物理摩擦力實驗題,重力勢能;(降低/減少)(2)在A處由靜止釋放鋼球,步入豎直平面內的方形軌道外側經最高處D點,軌道對鋼球的支持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向上);(3)把鋼球置于與D處等低點B處由靜止釋放,鋼球(能/不能)達到圓軌外側最低點D處。(4)小明查閱資料獲知:物體的動能、重力勢能和機械能的表達式分別為EK=mv2、EP=mgh、E=EK+EP=mv2+mgh,m為物體的質量,v為物體的速率,h為物體距離水平面MN的高度,物體的機械能是它的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設上述軌道是光滑的,則鋼球沿斜面下降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即在軌道任一個位置鋼球的機械能的值不變)。若已知hA=1m,方形軌道的直徑為40cm,現將鋼球從A處由靜止釋放,當它運動到豎直平面內的方形軌道外側經最高處D點時的速率vD=m/s。(g=10N/kg)本文檔由香當網()用戶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