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湯姆森·開爾文勛爵(1824年6月26日—1907年12月17日)物理學家 文學家,英國數學物理學家、工程師,熱力學溫標(絕對溫標)的發明者,被譽為熱力學之父。他因認識到溫度的下限即絕對零度而廣為人知。為表彰和紀念他對熱力學的貢獻,熱力學溫標的單位為開爾文。
[安德烈亞斯·馮·厄廷豪森] 安德烈亞斯·馮·厄廷豪森(1796 年 11 月 25 日 - 1878 年 5 月 25 日)是德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1819 年,他成為因斯布魯克大學的物理學教授,1821 年成為維也納大學的高等數學教授。厄廷豪森設計了第一臺電動機物理資源網,該電動機應用電磁感應原理發電。
奧古斯丁-路易·柯西(1789年8月21日-1857年5月23日)是法國數學家。19世紀的微積分原理并不嚴格,他拒絕當時的微積分理論,定義了一系列微積分原理。他一生最重要的貢獻主要在微積分、復變函數和微分方程三個領域。
海勒姆·馬克西姆: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西姆爵士(1840 年 2 月 5 日 - 1916 年 11 月 24 日)出生于美國緬因州,后移居英國。馬克西姆是一位出色的武器設計師。他設計發明的馬克西姆機槍實彈射擊時每分鐘可發射 600 發子彈。馬克西姆還為無煙火藥的開發做出了巨大貢獻,使他的機槍更加有效。
【路易·巴斯德】路易·巴斯德(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8日)是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微生物學的創始人之一。他是第一位研制出狂犬病和炭疽病疫苗的科學家。他與費迪南·科恩和羅伯特·科赫一起開創了細菌學,被認為是微生物學的創始人之一,通常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
【居里夫人】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俗稱居里夫人或居里夫人,波蘭裔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903年與丈夫皮埃爾·居里、亨利·貝克勒爾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在放射化學領域取得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費迪南·德·雷賽布】費迪南·瑪麗·維孔特·德·雷賽布(1805年11月9日—1894年12月7日),法國外交官、工業家。在歐仁妮皇后(雷賽布的堂妹)和拿破侖三世的支持下,雷賽布于1858年底創立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并主持修建蘇伊士運河,最終于1869年建成。
查爾斯·達爾文( ,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國博物學家、生物學家。達爾文早年因地質學研究而聞名,后來他提出科學證據,證明所有生物物種都是由少數幾個共同祖先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過程進化而來的。達爾文的理論成為進化機制的主要解釋。
尤利烏斯·洛塔爾·邁爾(1830年8月19日-1895年4月11日)是一位德國化學家,他獨立發展了元素周期分類法。他于1868年編制的元素周期表與門捷列夫于1869年發表的元素周期表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直到1870年他才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1831年6月13日-1879年11月5日)是蘇格蘭數學物理學家。他最偉大的成就是麥克斯韋方程,將電、磁和光歸類為電磁場中的現象。在麥克斯韋誕辰一百周年之際,愛因斯坦本人曾稱贊麥克斯韋,稱他“自牛頓時代以來物理學家 文學家,對物理學做出了最深刻、最卓有成效的改變”。
【大衛·布魯斯特】大衛·布魯斯特爵士(1781 年 12 月 11 日 - 1868 年 2 月 10 日)是蘇格蘭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發明家和作家。布魯斯特對光學的貢獻最為顯著。他研究了壓縮引起的雙折射現象,發現了光彈效應,從而建立了礦物光學。他發明了萬花筒,并改進了攝影立體鏡。
【威廉·西門子】查爾斯·威廉·西門子(1823年4月4日-1883年11月19日)是德國出生的工程師和企業家,西門子創始人的弟弟。他大部分時間在英國工作,后來成為英國公民。威廉·西門子在1860年制造了一臺非凡的燃氣發動機(同年,勒諾爾生產了第一臺商用發動機)。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事裝備制造商和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者。他曾擁有以生產軍火為主的博福斯公司,還擁有一家鋼鐵廠。他在遺囑中用自己的巨額財富設立了諾貝爾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