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下午,由廣東省教育廳指導、廣東省教育學院主辦的第101期“南方教研大講堂”在廣東省教育廳舉辦,主題研討會為“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探索”。本次活動主要由兩個省級教研基地——深圳、東莞初中物理教研基地參加。華南師范大學張俊鵬教授、廣州大學皮飛鵬副教授、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物理教研員姚中華、東莞初中物理教研員王樹峰、清遠初中物理教研員張圣恩、東莞科苑中學物理組長高啟霞、深圳市寶安中學初中部(組)陳迎春等老師參加。廣東省教育學院物理教研員范傳棟老師組織并主持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通過課堂演示、專家點評、教研沙龍、專題講座等形式,深入探討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能力的策略與方法,旨在推動教育方式變革,促進學科教育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介紹
廣東省教育學院范傳東老師指出,《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版)》凝練了課程核心素養,明確提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課程標準還指出“教師應依據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等,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物理教學,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貫穿于物理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第二節:課程演示
本次活動展示了兩節課例,分別是東莞市科苑中學高啟霞老師講授的規律性課《神奇的升降機》和深圳市寶安中學(集團)初中部陳迎春老師講授的概念課《電能與電工》。
高老師以國之重器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的視頻引入話題,并創新性地設計了乒乓球噴泉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通過在兩張自然下垂的紙片之間吹氣,設計了一系列問題,啟發學生思考氣體流量與壓力的關系,然后引導學生從“改變流量”和“顯示壓力”兩個方面設計實驗,進一步探究這種關系,并將結論從氣體延伸到流動的液體。針對機翼形狀對機翼上下空氣流量影響的難點,高老師對比了三種機翼模型的受力情況,激發學生對升力產生條件的猜想,隨后通過自制的機翼升力演示器將升力可視化,并測量機翼上下的風速,從定性認識上升到定量分析,促進學生對飛機升力產生原因的理解。將抽象問題直觀化,突破教學難點。 在應用擴展階段,高老師指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與生產生活聯系起來,如現場拆解簡單的噴霧器、分析地鐵安全線、線路規則、氣流導流板等原理,有效地將規則和安全教育滲透進去,充分發揮了課程的教育功能。
隨后,高老師結合此教學實例,從針對核心能力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方面,分享了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能力的思考和經驗。
在《電能與電工》一課中,陳老師從深圳亮化工程、家庭用電場景入手,通過一張電費單,引發學生對用電、電費計費的疑問,通過“電從哪里來”、“電到哪里去”的討論,讓學生了解電能與其他形式能量的轉換。然后,通過類比重力對小球所作的功,引導學生得出“能量轉換”是通過“功”實現的結論,幫助學生理解“電能轉換成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就是電流做功的過程”,循序漸進,邏輯嚴謹。最后,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認識和使用電能表,并針對電費單,引出如何計量用電量的問題。結合生活中階梯電費的介紹,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樹立節能意識。
第三節:課堂回顧
華南師范大學張俊鵬教授縱覽全局,理論結合實踐,對兩節課的特色和亮點進行了深入探究和分析。他強調教師要轉變過去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觀念,樹立以情境為載體、以科學思維為中心、以實驗探索為路徑的教育理念;他強調情境和科學思維是落實核心物理素養的重要抓手,是物理教學創新的突破點。張教授指出,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到教學中,關鍵在教師,只有提高物理教師的素養,才能真正提高物理課程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張教授希望通過本次南方教研大講堂,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物理素養和教學素養發揮積極作用。
第四場:教研沙龍
教研沙龍環節由東莞市初中物理教研員王樹峰老師主持,現場7位專家就“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這一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高啟霞老師認為: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應倡導情境教學,突出問題式教學,注重“做中學”“用中學”等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促進學生對物理規律的理解和運用。
皮飛鵬教授認為,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學生終身受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注重滲透物理史教育,突出科學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從而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實現學生終身發展。
張圣恩老師分享了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發揮團隊智慧解決難題,并提出了“五段95”教學設計:充分提出問題、自己理解思路、協作做實驗、反復尋找規律、自由表達觀點、自己總結,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姚中華老師提到,教學評價主要包括課堂評價、作業評價、階段性評價和期末評價。他強調評價要真正以素養為本,充分發揮和用好評價對教學的導向作用。他提出在學業水平考試評價中,應以核心素養維度為基礎,制定多維度的評價指標。在教學中,應注重創設實物情境,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實物方法和學習方法,促進“教-學-評”相統一。
范傳東老師提到,核心素養培養的重點在于人的發展,物理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具有獨特的教育價值,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感是物理教育價值的重要體現,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范老師結合案例,通過講好物理故事、開展好物理實驗教學、緊密聯系生活等多種方式,滲透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感教育。
張俊鵬教授對本次沙龍活動進行了總結。他提到,當前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改革的方向是培養學生核心物理素養。推進課程改革,需要從以知識為基礎的教學評價轉向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教學評價。要實現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落地和在考試評價中的落地,需要教師提升自身學科素養,在實施以素養為基礎的課堂教學方面取得突破。
第五節:專家觀點
廣東省教育學院范傳東老師作了題為《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思考》的專題講座,從進一步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探索發展素養的基本教學策略、構建基于素養發展的教學結構等方面闡述了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與方法,提出了基于情境化、活動性、深度性、融合性、意義性的基本教學策略,提出了基于素養發展的“情境-探究-應用”的基本課堂教學結構。
第六節:活動總結
廣東省教育學院范傳東老師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通過活動交流,就三個方面達成了共識:一是教師要樹立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有整體觀念和系統思維,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過程等方面,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整體設計和實施;二是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的認知和教學的內在規律,結合教學實際,靈活運用情境式、活動式、深入式、整體式、意義式等教學策略,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三是從情境是知識學習的開端、探究是知識建構的關鍵、應用是激活知識的重要環節的角度,提出了培養核心素養的“情境—探究—應用”課堂教學新形態。 希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增強情境意識、探索意識和應用評價意識,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與研究永無止境,范傳東老師鼓勵全省初中物理教師齊心協力,共同探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共同推動全省初中物理教育高質量發展。
部分教師學習體會
高老師在《神奇的電梯》的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合了物理概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和責任教育四個核心素養維度,創設了豐富的實驗情境,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實驗探究,并將物理與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將科技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同時,高老師注重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都有自己的展示機會。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受益匪淺。
——河源市東源縣實驗中學劉偉龍老師
陳老師《電能與電功》的精彩講座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一是學生是主體,讓學生通過自主實驗,去發現生活中如何通過電能表計算所消耗的電量,鼓勵學生自主發現、自主表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二是陳老師的教學智慧。從感受一度電的功效到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實踐節約用電,陳老師把握教育時機,引導學生樹立節約用電的意識。她用心聆聽、回應學生的每一個回答,并給予肯定。這種對學生的欣賞教育,值得我們學習。教學之路漫漫,研究之路風景如畫,只有多學習、多思考,才能真正成長!
——東莞市東城實驗中學梁嘉麗老師
在觀看高啟霞、陳迎春老師的示范課和張俊鵬等專家老師的點評與教學指導后,我收獲頗豐,感觸頗深。其中最讓我受啟發的有兩點:一是目標的設定充分體現了核心素養,從學習內容的特點出發,結合活動設計,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論證、模型構建等能力。同時,設定的目標操作性強,可以在具體的活動中體現和鞏固,體現了教學與評價的一致性。二是課堂教學要充分重視、發掘和利用課本材料,但不能拘泥于課本。 例如,高老師在突破機翼產生升力這一知識點時,先讓學生猜測、想象初中物理教師論壇,然后通過三種形狀的機翼模型的起落驗證猜測,得出結果,再引導猜測上下表面的流速,引發思考,然后定量測量上下表面的氣流速度得出結論。本次活動設計環環相扣,邏輯性強,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活動設計都服務于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有很高的遠見初中物理教師論壇,值得借鑒。
——佛山市順德區倫教暉賢實驗學校蔡衛東老師
華南師范大學張俊鵬教授對兩位老師的授課進行了精彩的回顧,給我們初中物理老師帶來了啟示:一是教師要改變過去以知識為中心的應試教育觀念,樹立以情境為載體、以科學思維為中心、以實驗探究為路徑的教育理念;二是要充分重視、發掘和利用物理教材中的教育材料,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三是要通過不同的思維策略,培養學生的核心物理素養。本次活動讓我們對核心素養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為今后的物理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
——梅州市梅江區沁陽學校物理系
在物理教學中,我深刻體會到物理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責任感。正如范老師強調的,要講好物理學家的故事,做好物理實驗,緊密聯系生產生活,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鼓勵學生學習科學家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培養學生運用科學思維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
——東莞市科苑中學張華老師
【地級市組織觀看部分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