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本節思維導圖
02
基礎知識過關
01
(1)應調整的高度。若凸透鏡位置不變,先后把燭焰置于a、b、c、d各點,分別調節光屏的位置;
(2)燭焰置于點時,屏上出現的像最大;
(3)燭焰置于點時,無論如何聯通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燭焰的像;
(4)燭焰從a移到b的過程中,像的大小變,像與凸透鏡的距離變。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中心cd大大
【詳解】(1)[1]在凸透鏡成像的實驗前,為使像呈現在光屏的中央,應調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中心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2)[2]把燭焰置于a、b、c點時,物距均小于一倍焦距,都能在光屏上成虛像,而把燭焰置于d點時,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此時凸透鏡成實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當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越小,所成像就越大,由圖可知,在a、b、c點中,當燭焰置于c點時,物距最小,屏上出現的像最大。
(3)[3]把燭焰置于d點時,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此時凸透鏡成實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所以燭焰置于d點時,無論如何聯通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燭焰的像。
(4)[4][5]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當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降低,像的大小變大,像距變大,燭焰從a移到b的過程中,物距變小,所以像的大小變大,像與凸透鏡的距離變大。
點擊空白答題丨淡出動漫
02
“共享自行車”是互聯網、智能手機、GPS定位系統和自行車的資源整合,為人們的紅色出游帶來極大的便捷,借助陌陌“掃一掃”功能,可快速獲取網路信息,手機攝像頭相當于一個_____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圖蠟燭,二維碼到攝像頭的距離應滿足_____的條件。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凸透鏡小于二倍焦距
【詳解】[1][2]攝像頭相當于拍照機,運用凸透鏡成像原理,成倒立、縮小的虛像,所以物距小于二倍焦距。
點擊空白答題丨淡出動漫
03
能力提高與拓展
03
陳老師上課時拿個水晶球,讓朋友們透過它看遠處倒立的建筑物的像(如圖1所示),導致同事對凸透鏡的成像的興趣。因此老師讓你們一起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給朋友們打算了凸透鏡、凹透鏡、光具座、蠟燭、光屏各一個,火柴盒。
(1)江小濤在選購透鏡時,把兩個透鏡甲、乙分別正對太陽光,在光屏上出現了如圖2(甲)所示的光斑,你覺得他應當選擇_____(選填“甲”、“乙”)透鏡來進行實驗。
(2)江小濤在實驗中發覺光屏上成的蠟燭的像偏上(如圖丙所示)是由于忽視了實驗中的一個操作步驟,這一步應是_____。
(3)如圖3所示是江小濤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的像距v和物距u關系的圖像。由圖像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
(4)當燭焰距凸透鏡35cm時,聯通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_____的虛像,生活中借助這一原理制成的光學儀器是_____(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要使燭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變大,應保持透鏡的位置不動,調節蠟燭的位置,同時將光屏_____(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直到得到清晰的像。
(5)實驗中他不留神用紙把透鏡下半部份擋住了,則他看見的光屏上所成的像的色溫將_____(選填“變亮”、“變暗”或“不變”)。
(6)實驗時,蠟燭因為燃燒而變短了一點,此時,像會成在光屏的_____半部份(選填“上”或“下”),假如想讓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透鏡向_____聯通(選填“上”或“下”).
(7)當物距為6cm時,光屏上接收不到像,江小濤應當在透鏡的_____側觀察,見到的像在透鏡的_____側.(選填“左”或“右”)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答案】乙使燭焰、凸透鏡、光屏兩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10縮小拍照機遠離變暗上下右左
【詳解】(1)[1]圖甲光斑的中間比較暗,圖乙中間出現亮斑,所以甲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是凹透鏡,乙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是凸透鏡,所以要選擇乙透鏡進行實驗;
(2)[2]燭焰在光屏上的像過高,由于燭焰、凸透鏡和光屏兩者的中心沒有在同一高度,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應調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3]由圖可知,當物距為20cm時,像距也為20cm,按照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虛像,此時像距與物距相等。所以
2f=20cm,
f=10cm;
(4)[4][5]燭焰距凸透鏡35cm時,物距小于2f,此時成倒立縮小的虛像,日常生活中借助這一原理制成的光學儀器是拍照機;
[6]要使燭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變大,則應減少物距,減小像距,將光屏遠離透鏡,直到得到清晰的像;
(5)[7]用不透明的紙板遮住透鏡下半部份,凸透鏡的其它部份一直才能會聚光線而成像,所成像的形狀不變(即是完整的),只是像比原先暗一些;
(6)[8][9]蠟燭燃燒變短,所以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為了使像仍在成在光屏中央,可以將透鏡向上聯通或將光屏向下聯通;
(7)[10][11]當物距為6cm,此時物體處于一倍焦距之內時,成的是一個正立、放大的實像,但是物像在同兩側,因而要想聽到這個像,應從凸透鏡的左側(在光屏右側)透過凸透鏡去觀察,見到的像在透鏡的右側;
點擊空白答題丨淡出動漫
04
將凸透鏡及蠟燭、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完成如圖甲所示的成像實驗,記錄每次成清晰的虛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寬度L(u+v)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圖蠟燭,繪出如圖乙所示的圖線(f為焦距),經查閱資料發覺,在化學學中,有一個凸透鏡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
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①當物距u=1.5f,燭焰成清晰的虛像時,放大率n=2
②移動蠟燭每次成清晰的虛像時,蠟燭與光屏的寬度的最小值為2f
③經剖析,圖中a的值為3f
④當燭焰成清晰虛像時,在凸透鏡后面放一個凹透鏡,聯通光屏再度得到清晰的像,此時放大率n變小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B
【詳解】①③當物距u=1.5f時,讀圖乙可以曉得,此時像距v=L-u=4.5f-1.5f=3f,此時放大率為n=v/u=2。
又因光路程是可逆的,當物距與像距的和為4.5f時成虛像有兩種情況,則這兩種情況下,物距與像距的大小是顛倒的,故a=3f,故①③正確;
②蠟燭到光屏間的距離為蠟燭到透鏡的距離(物距)與透鏡到光屏的距離(像距)的和,其值為L=v+u。讀圖乙可以曉得,L的最小值為4f,故②錯誤;
④凸透鏡成虛像時,放大率為像距與物距的比。讀圖乙可以曉得,成虛像時像距與物距的關系是由透鏡的焦距決定的。加了一個凹透鏡后,沒有改變凸透鏡的焦距,故凸透鏡的放大率不變。故④錯誤;
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撰稿/北京市龍崗區創新實驗中學時佳媛
初審/羅湖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王龍湊
編輯/北京市龍崗區創新實驗中學時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