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比較大氣壓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會議上,科學(xué)家對大氣壓規(guī)定了一個“標準”:在經(jīng)度45°的海平面上,當氣溫為0℃時,760毫米高水銀柱形成的浮力稱作標準大氣壓。其值為101.,是浮力的單位,記作atm。
大氣浮力其值為133.32kPa。依照液體浮力的公式P=ρgh,P=13.6×10^3千克/立方米×9.8牛頓/千克×0.76米=1.013×10^5帕斯=133.32pa
①大氣對浸在它上面的物體形成的浮力叫大氣浮力,簡稱大氣壓或氣壓。1654年格里克在法國馬德堡作了知名的馬德堡半球?qū)嶒灒辛Φ刈C明了大氣浮力的存在,這讓人們對大氣壓有了深刻的認識。
②物體浮力:p=F/S(在都使用國際單位制時,單位是pa)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浮力的作用療效越顯著。(此時浮力與壓力成反比)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受力面積可以減少浮力;減小受力面積可以減小浮力。
大氣壓的影響誘因
大氣壓的變化跟高度有關(guān)。大氣壓是由大氣層遭到重力作用而形成的,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層就越薄,那兒的大氣壓就應(yīng)當越小。不過,因為跟大氣層遭到的重力有關(guān)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變化不均勻,因而大氣壓隨高度降低也是不均勻的。隨高度的變化情況:大氣浮力隨高度的降低而減小。
大氣壓的變化還跟天氣有關(guān)。在不同時間,同一地方的大氣壓并不完全相同。我們曉得,水蒸汽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當空氣中富含較多水蒸汽時,空氣密度要變小,大氣壓也隨著增加。
隨氣候的變化情況:通常情況下,陰天的大氣壓比晴天高,冬天大氣壓比夏季高,下午氣壓比晚上高。
常常,當大氣壓增加時,天氣轉(zhuǎn)陰;大氣壓下降時一個標準大氣壓強是多少,天氣放晴。氣壓發(fā)生變化有好多緣由,其中空氣濕度的變化是導(dǎo)致氣壓變化的一個很重要的誘因。
當空氣冷卻時,空氣收縮,密度減小,單位面積上承受的空氣柱重量降低,氣壓也就下降。為此,冷空氣一到,總是伴隨著氣壓的下降,而暖空氣將至的時侯一個標準大氣壓強是多少,氣壓又會增加。冬天是冷空氣的世界,夏季則是暖空氣的天地,氣壓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