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進行利用打點計時器測定勻加速直線運動小車加速度的實驗,此次實驗中,從O點起始,每5個點選取一個計數點,給出了紙帶,其中0、1、2、3、4、5、6均為計數點,還測得:s1為1.40 cm,s2為1.90 cm,s3為2.38 cm,s4為2.88 cm,s5為3.39 cm,s6為3.87 cm。其中,在計時器打出點1、2、3、4、5時,小車的速度分別為:求v1為多少cm/s,求v2為多少cm/s,求v3為多少cm/s,求v4為多少cm/s,求v5為多少cm/s。并且求小車的加速度a為多少cm/s2。 2. 以圖246(a)所示,用鐵架臺、彈簧以及多個已知質量且質量相等的鉤碼,來探究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與彈簧伸長量之間的關系實驗。其中,為完成該實驗,還需要別的實驗器材有什么;實驗中是需要測量或者記錄的物理量有哪些;圖246(b)是彈簧所受彈力F與彈簧伸長長度x的Fx圖線,據此可求出彈簧的勁度系數為多少N/m,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什么。 3. 有一位同學要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間的關系。把彈簧懸掛于鐵架臺上,把刻度尺固定在彈簧的一側,彈簧的軸線以及刻度尺全都應該處于豎直方向,彈簧自然地懸掛著,等到彈簧處于靜止狀態的時候,記錄此時的長度,記為L自,當彈簧的下端掛上砝碼盤的時候,記錄此時的長度,記為L0;在砝碼盤中每次增添10g砝碼,把每次增加10g砝碼后彈簧的長度依次記為L1至L6,數據如下表表:代表符號L自數值(cm)25.3527.3529.3531.3033.435.3537.4039.30表中有一個數值記錄不規范,表示這個數值的代表符號為_。透過表格能夠明顯知道所選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究竟是多少。圖16呈現的是這位同學依據表格之中的數據所繪制而成的圖形,該圖形的縱軸所代表的是砝碼的質量,而橫軸所代表的是彈簧長度與某一個特定量的差值(這個特定量需要填寫“L自或L0”這兩種情況中的一種)。從該圖形能夠清晰得知彈簧的勁度系數是_N/m這個具體數值;借助圖和表能夠明確砝碼盤的質量是_g(最終結果要保留兩位有效數字,重力加速度取值為 9.8m/s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之際,先是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于水平木板之上,再將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待實驗之時,需要分兩次去拉伸橡皮條,其中一次乃是借助兩細繩運用兩個彈簧秤以互成角度的方式去拉橡皮條,而另一次則是利用一個彈簧秤經由細繩去拉橡皮條。(1)對于實驗針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而言,下述哪些說法屬于正確的呢?(填字母代號).A.把橡皮條拉伸成同樣的長度就行B.朝著相同方向把橡皮條拉到同樣長為度C.把彈簧秤都拉伸到同樣的刻度處D.將橡皮條跟繩的結點拉到同一位置(2)同學們在操作這個過程當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好處的說法是(填字母代號).A.兩條細繩必須是一樣長26 所示,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在細繩套用不同方向拉橡皮條讓它伸長,到了某個位置 O 的時候要記下來_、_,描繪下_,再換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鉤住細繩套把橡皮條拉長,好使結點到達位置_,再記下來_6.某一位同學在家中來嘗試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他找到三條一樣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好些小重物,還有刻度尺、三角板、鉛筆、細繩、白紙、釘子初中物理實驗題匯總,設計出來了如下實驗:把兩條橡皮筋的一頭分別掛在墻上的兩根釘子A、B 上方,另開頭跟第三條橡皮筋相連,結點是 O,把第三條橡皮筋的另一頭通過細繩掛一個重物,如圖 256 所示(1)為了完成這個實驗,下面這些操作當中必須要做的是_a量一下細繩的長度b量一下橡皮筋原來的長度c量一下掛了重物之后橡皮筋的長度d記下來掛了重物之后結點 O 的位置(2)釘子位置固定好,想要利用現有的器材,改變條件再次進行驗證,可以采用的辦法是_ _ _ _7在探究物體的加速度 a 跟物體所受外力 F、物體質量 M 之間的關系的時候,采用如下圖那樣的實驗裝置小車以及車里面的砝碼質量用 M 來表示,盤以及盤里面的砝碼質量用 m 來表示(1)當 M 與 m 之間的大小關系滿足_的時候初中物理實驗題匯總,才能夠認為繩子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同于盤和砝碼的重力(2)某一組當中有些同學先讓盤及盤里面的砝碼質量 m 保持一直來做實驗,他們具體的操作步驟是下面這樣,下面這些做法是正確的是_A平衡摩擦力的時候,應該把盤及盤里面的砝碼利用細繩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B每次改變小車的質量的時候,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做實驗的時候,先放開小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圖 256D用天平稱出 m 以及小車質量 M,小車運動的加速度能夠直接用公式 a求mgM出來(3)另外兩組同學讓小車以及車里面的砝碼質量 M 保持一直起步網校,探究加速度 a 跟所受外力 F的有關系,因為他們操作不恰當,這兩組同學得到的 aF 的關系圖象分別如圖 1 和圖 2 所示,當中的原因分別是:圖一:_;圖二:_.8在“探究小車加速度與質量、合力的關系”的實驗里邊, (中用到的物理學家的研究東西的辦法實際是 (2)對小車進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調整導軌的傾斜角度,讓小車 (3)為了使實驗產生的差值小一些,應該讓小車的總的質量 鉤碼和桶加起來的質量。(填寫“遠大于”、或者“遠小于”)(4)有個學生在平衡摩擦力之際,把導軌一端墊得過低,致使傾角偏小,他所得到的a - F關系能夠用哪根圖線來表示(圖里面,a是小車的加速度,F是細線作用于小車的拉力)()(5)在小車合外力一定的情形下,為了能夠直觀去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應當作出加速度與 的圖象。得到一條表現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紙帶上每兩個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規定為T等于0.1s,相鄰的兩個計數點之間的位移分別是S3等于7.33cm,S4等于8.95cm,那么A點瞬時速度的大小是多少m/s,加速度的大小又是多少m/s2呢(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