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滑車架的機械效率高考備考專題實驗原理:所測數學量:物重G、拉力F、重物上升的距離h、彈簧測力計聯通的距離S檢測儀器: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實驗步驟:1、按圖組裝滑車架,記下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位置2、勻速豎直向下帶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G下降,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用刻度尺測出鉤碼上升的距離h和彈簧測力計聯通的距離s在此實驗中操作的關鍵:1、勻速豎直向下帶動彈簧測力計2、不能在靜止時讀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應在勻速帶動過程中讀數對于如圖所示的滑車架,假如沒有刻度尺,能夠測出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的影響誘因:動滑輪重被提高物體的重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磨擦1、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第1、2、3次實驗裝置如圖中的甲、乙、丙所示。(1)、比較1、2兩次實驗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公式,可得的推論:(2)、比較2、3兩次實驗,可得的推論:同一滑車架,提起的物重越重,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高不同的滑車架機械效率不同,且在物重相同時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公式,動滑輪越重,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低2、小明在“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車架進行了三次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物重G/N物體上升的高度h/cm測力計的示數F/N測力計聯通的距離s/cm1632.592652.5183682.524甲①表中有一個數據的記錄是錯誤的,錯誤的數據是;18cm或5cm②第3次實驗中滑車架的機械效率是_____;80%③本次實驗得到的推論是:。
(1)剖析表中數據,回答以下問題: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物體提高的高度無關(2)小紅在小明實驗的基礎上借助圖乙也做了實驗,①小紅的做法目的是為了改變;②當這兩位朋友使用各自的滑輪組提高相同的重物時,若忽視繩重及磨擦,它們的機械效率(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得到的推論是:____滑車架的繞線形式相同做的有用功相同,做的額外功也相同乙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繞線形式無關(3)小明也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車架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物重G/N繩端拉力F/N機械效率η/%較小提高速率104.279.4中等提高速率104.279.4較大提高速率104.279.4化學量控制誘因在小明的實驗中,你得到的推論是: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高的速率無關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的影響誘因:動滑輪重被提高物體的重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磨擦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的典型無關誘因物體提高的高度滑車架的繞線形式物體提高的速率1、在“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強按正確方式操作,如圖是他實驗中的情境,下表是他記錄的一組數據。
(1)由表中數據可估算出,滑車架對鉤碼做的有用功為____J,人做的總功為____J。鉤碼總重G(N)鉤碼上升高度h(m)測力計拉力F(N)測力計聯通距離s(m)50.051.40.150.250.21(2)對以上兩個估算結果進行比較,其不合理之處是;結合測力計放大圖,可知小強的錯誤是。(3)在該次實驗中,所測滑車架的機械效率應當是。有用功小于總功測力計的示數讀錯92.6%鉤碼總重G(N)鉤碼上升高度h(m)測力計拉力F(N)測力計聯通距離s(m)50.051.40.152、某班朋友借助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完成了“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之后,進行了小組交流,下表是甲乙兩小組的實驗數據記錄:實驗小組鉤碼重G/N動滑輪重G/N拉力F/N機械效率η/%甲0.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