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一.時間的檢測1.單位:時間的國際單位是,除此之外,還有小時(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輔助單位。換算關系為1h==,1s=,1ms=μs。2.檢測(1)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用掛鐘計時,在化學實驗中通常用停表、光電計時器等計時。機械停表可以精確到,如圖3-2-1甲所示機械停表的示數為;如圖乙所示電子停表的示數為。(2)經檢測運動的快慢實驗記錄,人體心跳大概每秒跳動____次。二.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1.猜測與假定(1)圖中A、B兩輛車在相同的時間內,_____車運動得遠,_____車運動得快。(2)圖中A、B兩輛車運動相同的距離,_____車用時短,_____車運動得快。2.實驗器材長木板(2個)、刻度尺(2個)、停表、小車A、B。3.實驗步驟(1)定性比較貨車A、B運動的快慢①把貨車A、B置于長木板上的同一位置,讓它們同時開始運動,觀察A、B兩個貨車誰跑在前面。2.實驗器材長木板(2個)、刻度尺(2個)、停表、小車A、B。
3.實驗步驟(1)定性比較貨車A、B運動的快慢①把貨車A、B置于長木板上的同一位置,讓它們同時開始運動,觀察A、B兩個貨車誰跑在前面。②在木板上標出同樣的寬度,讓貨車A、B同時開始運動,觀察A、B兩個貨車誰用時短。(2)定量比較貨車A、B運動的快慢①讓貨車A、B分別在長木板上運動,用停表計時,在相同的時間內A、B通過的路程分別為sA和sB,用刻度尺檢測出它們通過的路程,并記錄在下述表格內。②讓貨車A、B分別在長木板上運動相同的路程s,用停表分別檢測出A、B兩車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tA和tB,并記錄在下表內。4.剖析與推論(1)定性比較①運動時間相環比較通過路程的遠近,通過的路程越遠,運動得越_____。②運動的路程相環比較運動時間,運動時間越短,運動得越_____。(2)定量比較①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越遠,運動得越_____。②單位路程所用時間越長,運動得越_____。5.交流評估(1)實驗過程中若果使用的貨車A、B是電動貨車,定性比較時,應讓它們從兩塊相同木板,同時出發。(2)實驗過程中若果使用的貨車A、B是無動力面包車,可以在木板下放一個鐵塊使木板傾斜,讓貨車從斜面頂端下降,但斜面的傾斜程度應當較_____,這樣可以便捷檢測時間。
(3)假如貨車A、B運動時間和通過的路程都不相同,可以用貨車通過的路程和運動時間的比(即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或用貨車運動時間與的比(即單位路程所用時間)表示貨車A、B運動的快慢。三.速率1.化學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2.定義我們把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比叫作速率。[注意]公式中符號的意義及單位s——路程——米(m);t——時間——秒(s);v——速度——米/秒(m/s)。四.勻速直線運動1.物體沿運動,但是速率大小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2.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運動的快慢實驗記錄,速率是一個常量,速率與路程和時間沒有比列關系,但路程和時間成。3.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和v—t圖象如圖3-2-4甲、乙所示。[注意]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特征(1)物體運動的路線是直線,而且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相等。(2)其速率大小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但與路程和時間的變化無關。(3)勻速直線運動是理想的機械運動。假如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速率變化不大,但是路線近似為直線,在這些情況下可近似覺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1.如圖所示,機械停表的示數為。2.一輛車輛在道路上正常行駛30min,通過的路程是27km,則車輛行駛的速率是/h,其表示的數學意義:。3.某二橋全長6800m,有一火車長200m,以72km/h的速率勻速通過二橋,求:(1)火車全部通過二橋所用的時間。(2)火車全部在橋上時的時間。4.小車輛在平直道路上運動時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小車輛的運動情況是()A.在第一個10s內以10m/s做勻速運動B.在第二個10s內速率大小不變C.在第三個10s內前進了300mD.在第三個10s內速率為10m/s學科網(上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