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阻的檢測》教案設計例文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加深對歐姆定理及其應用的理解,曉得檢測阻值的原理。
【過程與方式】
通過進行伏安法檢測阻值的實驗,進一步把握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方式,學會用伏安法檢測內阻。
【情感心態與價值觀】
通過做伏安法測內阻的實驗并觀察試驗現象剖析結果,培養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并養成求真務實、細致嚴謹的科學心態。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按照實驗原理設計電路圖,而且能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待測內阻兩端的電流。
【難點】
組裝電路,剖析實驗,發覺規律,以及對內阻概念的理解認識。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出
問題引入:怎么測定一個定值內阻的大小?先引導中學生回顧上一節所學的歐姆定理的知識,之后得出按照歐姆定理的變型公式,通過檢測通過阻值的電壓以及內阻兩端的電流得出定值內阻的內阻值的方式。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設計實驗
早已討論出了實驗原理和實驗方式,即檢測電壓和內阻依據公式得出內阻值。但為了降低實驗偏差,實際檢測中要改變待測內阻兩端的電流,多次檢測電流以及電壓的值,求出每次的內阻值,最后求出阻值的平均數。其中串聯一個滑動變阻器,聯通滑片,就可以改變定值內阻兩端的電流和流過的電壓。電路圖如圖所示:
所用器材有:電源、開關、定值內阻、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導線若干。
(二)進行實驗
首先,按照電路圖聯接電路。在聯接電路過程中要指導中學生在實驗過程注意什么問題,例如,聯接電路時,開關應處在斷掉狀態;閉合開關前檢測滑動變阻器是否處于電阻最大處;電流表電壓表的支付接線柱的正確聯接等。且應當提醒中學生通過“試觸”進行檢測工具阻值的選擇,在閉合開關前仔細檢測電路聯接情況。在中學生聯接完電路后,應當檢測中學生的電路聯接情況,確保電路聯接沒有問題。
其次,閉合開關,通過聯通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來改變待測內阻兩端的電流,注意應提醒中學生不能將滑動變阻器調節的太狠,也不能超過檢測工具的阻值電阻的測量實驗原理,但是指導中學生設計表格將所檢測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最后,斷掉開關,整理器材,拾掇儀器,結束實驗。
(三)剖析實驗,得出推論
讓中學生借助記錄在表格中的數據以及公式,估算出不同電流電壓情況下定值內阻的電阻,并求出平均值,各組朋友相互討論瞧瞧其他組得到的結果,剖析實驗推論。
依據所做的.實驗,可以看出,在各個電流下檢測的電阻變化不大,且與平均值較為接近。當定值內阻兩端的電流改變時,通過它的電壓也急劇改變,但電流和電壓的比值不變,即內阻不變。同時也證明了內阻時導體自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由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決定,與電流和電壓無關。
在實驗中,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大小,定值內阻兩端的電流以及流過內阻的電壓急劇改變,說明串聯在電路中的變阻器的電阻改變時會影響其他用家電的電流以及電壓。
環節三:鞏固練習
借助如下電路檢測未知阻值的電阻,檢測結果如右圖,試讀出讀數并估算被測阻值的電阻。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將上述實驗中的定值內阻換成小燈泡,用同樣的方式測定小燈泡的阻值。多測幾組數據,按照實驗數據分別估算出小燈泡的阻值,比較估算出的幾個數值電阻的測量實驗原理,跟檢測定值阻值的結果相比較。
四、板書設計
【《電阻的檢測》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阻值的檢測01-21
“電阻的檢測”教學設計01-20
絕緣阻值的檢測論文04-23
測內阻學案設計03-09
怎樣檢測小燈泡的內阻?-工程01-01
檢測小燈泡的內阻教學反省02-25
中學數學《電阻的串聯》教案設計12-06
內阻01-21
內阻定理內阻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