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活動:酸、堿的物理性質》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把握酸的物理性質。2.培養中學生基本實驗技能、協作能力。3.培養中學生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比較、歸納能力。(二)過程與方式:1.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等技巧。2.通過活動與探究把握酸的物理性質。(三)情感與心態:1.保持和提高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2.發展擅于合作、勤于思索、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二、教學重、難點:通過探究活動把握酸的物理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記憶。三、實驗打算:試管若干、滴管、試管架、點滴板;稀硫酸、稀硝酸、氫氧化鈉氨水、澄清石灰水、碳酸鈉、石蕊氨水、酚酞氨水、鎂、鋅、鐵、銅、生銹嚴重的釘子。四、教學方式:實驗探究、問題驅動。五、教學思路:通過問題設疑,推動中學生步入探究酸的物理性質的學習情景中來。以實驗探究為主導,探究酸的物理性質。最后由中學生反省、教師補充,全面總結酸的物理性質。六、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導出新課【提出問題】你吃過青檸、柑橘等蔬菜嗎?哪些味?生活中常見的酸有哪些?【學生活動】積極思索、討論、交流、回答。
【過渡】那么,酸都具有什么通性呢?各自又有什么“脾氣”和“性質”呢?這就是我們明天主要的學習內容。(二)新課教學,剖析探究【實驗探究一】1.設計實驗:取一張白瓷板,在其五端滴上看兩滴稀硫酸,在另一端滴上兩嘀嘀稀鹽酸探究酸的某些化學性質實驗視頻,在滴痕處依次滴上一滴藍色石蕊和無色碘化鉀堿液探究酸的某些化學性質實驗視頻,觀察現象。2.交流抒發:酸遇藍色石蕊堿液變黑色,酸遇無色碘化鉀堿液不變色。【提出問題】金屬都能跟酸發生反應嗎?金屬跟酸能發生反應的條件?金屬的活動性次序是?【學生活動】積極思索、討論、交流、回答。【實驗探究二】1.問題情景:有四個金屬王國的“潛水運動員”要大賽潛水時間,然而“游泳池”里的水分別是由稀硫酸、稀硝酸取代。2.設計實驗: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3.提出問題:“誰”的潛水時間最長?排名次的理由是?你能正確書寫出反應的物理方程式嗎?4.中學生活動:積極思索,討論、交流、回答、書寫物理方程式。5.動動腦:酸與金屬反應的生成物都有哪些特征?6.解析:都有甲烷;另一生成物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離子型化合物(鹽)。【提出問題】同學們在生活中碰到過什么除銹斑的方式,用到過什么除銹的方式?【學生活動】積極思索、討論、交流、回答。
【實驗探究三】1.問題情景:現有一顆銹蝕的釘子,你能設計實驗將釘子上的銹去除嗎?2.設計實驗: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3.交流與發覺:各小組交流實驗方案,描述實驗現象,書寫物理方程式。4.問題討論:①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的生成物有哪些共同之處?②利用上面的反應可以消除金屬制品表面的銹,除銹時能夠將金屬制品長時間浸在酸中?為何?5.中學生活動:積極思索、討論、交流、回答、書寫物理方程式。6.解析:①都有水生成;另一生成物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離子型化合物(鹽)。②不能;由于在去除銹以后,酸會與金屬繼續反應,導致對金屬的腐蝕。【實驗探究四】1.問題情景:你能豬肉殼與酸的反應嗎?2.設計實驗: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3.交流與發覺:各小組交流實驗方案,描述實驗現象,書寫物理方程式。4.問題討論:①酸與氯化鹽反應的生成物有哪些共同之處?②利用前面的反應你能曉得服食氯化鈣能補鐵的原理嗎?5.中學生活動:積極思索、討論、交流、回答、書寫物理方程式。6.解析:①都有氣體形成。②服用氯化鈣能補鐵,是由于氯化鈣和胃液中的硫酸反應生成了可被吸收的硫酸鈣。(三)課堂反省,聊聊收獲【課堂反省】通過上述的探究學習,請朋友們總結酸具有什么通性?【學生活動】積極思索、討論、交流、回答。
【提出問題】為什么稀硫酸和稀硝酸會有相像的物理性質?【學生活動】它們的氨水中都富含氫離子。(四)課堂檢查,鞏固高七、板書設計酸的物理性質一、酸與指示劑作用:酸能使藍色石蕊堿液弄成藍色,無色碘化鉀堿液遇酸不變色。二、酸+開朗金屬→鹽+二氧化碳2HCl+MgMgCl2+H2↑H2SO4+MgMgSO4+H2↑2HCl+ZnZnCl2+H2↑H2SO4+ZnZnSO4+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