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冬季學期公開課學案第3節大氣浮力公開課學案
陸孔森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實驗大氣壓強實驗教學設計,檢驗大氣壓的存在。
(2).能簡單描述托里拆利實驗,能說出標準大氣壓的數值,能說出大氣壓隨高度變化的規律。
(二)過程與技巧
(1).通過實驗和生活中的事例,證明大氣浮力的存在。(2).了解托里拆利實驗的檢測原理,把握大氣壓的檢測方式。2.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和生活實例讓中學生體驗到大氣浮力的存在難點:大氣壓的檢測3.教學過程:
演示實驗1:取一個啤酒瓶,向上面倒一些冷水,之后把冷水全部倒出去,迅速把蓋子旋緊。讓中學生觀察杯子會發生哪些變化?活動2【導入】導入新課
進一步讓中學生思索:是誰把啤酒瓶壓癟的呢?
演示實驗2:取一個裝滿水的啤酒瓶,把蓋子旋緊,之后在啤酒瓶的側壁上扎一個小孔。活動3【導入】導入新課
讓中學生觀察杯子上面的水會怎樣樣?強調上述發生的不可思議的現象,都與大氣浮力有關。活動4【講授】新課教學老師:請你們追憶一下1.液體浮力是如何形成的?2.液體浮力的估算公式是哪些?思索:大氣是否受重力?大氣是否具有流動性?大氣對溶入其中的物體是否也有浮力?
強調大氣對溶入其中的物體具有浮力,這個浮力就叫大氣浮力,簡稱大氣壓。與液體浮力一樣,大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浮力。活動5【活動】小實驗
“被夾住”的兵乓球:將礦泉射手裝滿水后把一個兵乓球置于瓶口,用手按住兵乓球,杯子倒過來后,握住按兵乓球的手,你看見的現象是哪些?想一想為何?把杯子朝向各個方向,你又見到了哪些?活動6【活動】課件展示
多媒體講義展示──馬德堡半球實驗。讓中學生體會大氣壓之大,簡單剖析其中的道理:向外抽氣的目的是使球內部二氧化碳浮力減少,球外邊的大氣壓把兩個半球緊緊壓在一起,很難分開。讓球內部進氣,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半球分開。這有力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活動7【講授】大氣壓的檢測
演示:將裝滿水的試管倒置裝入水底,中學生觀察水是否會流出,解釋緣由?提出問題:大氣壓能支撐起多高的火柱呢?是不是無限高呢?
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檢測大氣壓的思路:可以借助液體浮力間接檢測大氣壓。并且因為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長,所以,人們就選擇了密度大的液體──水銀,這就是知名的托里拆利實驗。
投影托里拆利實驗的過程,讓中學生思索:開始時,水銀為何會增長?哪些時侯停止增長?怎么估算大氣壓的值?活動8【活動】引導中學生討論
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與玻璃管的粗細、傾斜與否、上提、下壓是否有關?假如玻璃管下端敲破一個洞,管內的水銀將會向下噴吐還是向下落回水銀槽?活動9【活動】課堂小結
通過明天的學習,朋友們有什么收獲?在實驗探究中又存在什么問題?還有哪些想探究的問題?
活動10【作業】課后作業1.動手動腦學數學第4題。2.討論第5題,嘗試總結出大氣
浮力與高度的關系。
《大氣浮力》教案
大氣浮力學案
大氣浮力學案
大氣浮力學案
秋浙教版八年級科學下冊學案:第二章第3節大氣的浮力
大氣的浮力學案
大氣浮力試講稿
大氣浮力試講稿
大氣的浮力
大氣浮力實驗
《第3節大氣浮力優秀公開課學案.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筆記本大氣壓強實驗教學設計,便捷編輯。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相關專題大氣浮力優秀學案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