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聽課記錄表篇一:張棟杰老師高中數學公開課說課記錄張棟杰老師高中數學公開課說課記錄公開課內容:串聯與并聯電路電壓規律上課班級:179班聽課班主任:羅忠湘劉芳羅曙光易嬋娟盧本永張棟杰老師首先對于本次上課做了一個自我總結:本次上課才能根據即定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順利進行,得益于盧本永老師事先打算好了的實驗器材。因此特意盧本永老師及數學組所有老師表示謝謝。張棟杰老師總結說,每一次上公開課都覺得到教學水平有一個比較大的增強。從本次上課過程中,我感遭到了成長,本節內容是中學生在學習了串并聯電路及電壓的大小和電壓表的使用等知識的基礎上引入的一節實驗探究課,本節內容同時又是中學生學習歐姆定理等后續知識的基礎,因而本節內容在整章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通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中學生把握探究串聯電路電壓規律的過程方式及電壓表的操作使用等知識,了解研究化學問題的探究方式,初步學會運用串并聯電路電壓關系探究知識解決同類問題的方式,培養中學生的操作與學習能力。因1此在本節課中,對于培養中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是本節課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進度的掌握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這也是新課改的方向。
劉芳老師對本節課做了幾點深刻總結,首先她對于本節課作出肯定。其次她也提出了一些確診意見,她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出發,一、知識目標1、通過探究實驗,得出串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學習科學探究的技巧。2、在實驗過程中,訓練聯接電路的基本技能。3、通過實驗,訓練正確識記、使用電壓表的技能。二、能力目標1、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串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提升中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能力。2、通過中學生的親自實驗,培養她們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實驗能力。3、通過對實驗推論的歸納和總結物理課堂觀察記錄,培養中學生的概括能力。劉芳老師強調,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挺好的實現了,并且一些細節方面還有持注意。比如,在畫電路圖的時侯班主任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力求精準,規范。最好用卷尺畫圖。另外,在教學用語上,要注意用詞嚴謹,對于理科教學,語言中不能出現應當是怎樣樣,理科教學不同于工科教學,它是要求2思維嚴謹,數據真實有效。易嬋娟老師對于本節課也做出了評價,她從教學過程出發,1、復習舊知、導入新課2、任務驅動、自主預習及展示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4、課堂小結,建立體系5、當堂檢查、鞏固升華她覺得這個教學過程是比較合適的,而且她覺得還有一些改進的地方,例如教學過程還應當有教學反省和課后作業。
數學組主任羅忠湘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覺得物理課堂觀察記錄,此次數學組組織的公開課教學活動是很成功的。每個老師都在此次活動中有了提升。要提升教學水平,公開課這樣的教學活動要多組織,每個老師都應當主動,自覺上公開課,這樣就能提升老師的教學水平。最后經過化學組全體認真總結,你們一致覺得:本節課經過了悉心的安排和設計:1、從教學設計上看,本節課突現采用類比的手段將一些概念具體化,落實了這種概念的三維目標,突破重難點。2、從課堂教學來看,老師能挺好地把松開教材的要求,一直以引導中學生為主,啟迪中學生思維,滲透化學思維和方式。33、展示了該老師是有扎實的基本功,整個課結構嚴謹,一氣呵成,課堂內容豐富充實,老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在本節課堂上也發揮得淋漓盡致。本節課的具體亮點具體彰顯在以下幾個方面:1、有效地為中學生提供充分的思索,學習時機。上課的班主任充分考慮到化學知識自身的特性,遵守中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從中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中學生去體驗化學知識的形函授程。通過實驗手段增加中學生對具象概念理解的難度,再引導中學生把這種直觀的感性認識進行擴充具象上升理性認識,最后把這種認識和知識加以鞏固。(轉載于:小龍文檔網:中學數學聽課記錄表)2、充分借助教學素材,啟迪思維,班主任在主導作用和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
班主任在教學中應遵守和貫徹“以中學生為主體,以班主任為主導,以思維為主線”這一原則,現代教學觀要求班主任把整個學習過程盡量還給中學生,無論是概念理解,還是方式選擇,都盡量讓中學生自己主動積極敘述,力爭讓中學生在獨立思索等生動有趣的活動中豐富體驗,獲取知識,班主任一直處于主導地位,班主任按照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中學生特征,結合中學生現有的認知和理解水平,有明晰集中的教學目標,靈活恰當的教學方式,并在必要之處作適當設謎團拔,引導中學生發覺問題,解決謎團。3、有效地進行教學調控,班主任對調控能力較高,彰顯在4有效地按照學習內容和任務處理教材,教學環節緊湊,教學容量恰當,有效地組織中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教學語言確切、親切,教態自然,整個節的的時間分配基本合理,重點概念突出,祥略得當。其實本節課充分運用了實驗探究的方式,啟發式教學,彰顯了“教師為主導,中學生為主體”,不失為一節成功的課例。篇二:數學教育實習聽課記錄1教育實習聽課記錄表篇三:初3(上)化學聽課記錄宇宙和微觀世界一、宇宙組成由數十億個星體組成,銀河系是其中之一。太陽是銀河系中幾千億個星體之一。月球是太陽九大行星之一pass:星體/行星的區別:星體能自行發光,比行星大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處于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
二、物質組成由分子組成,分子是保持物質原先性質的最小微粒。分子特性:1)十分小2)不停的運動[擴散現象]3)分子見有間隙4)有互相作用的引力和作用力三、從分子角度解釋物質三態固態:分子排列井然有序,每位分子都有自己的位置。不能隨便離開自己的位置。分子間的斥力很大5液態: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可以自由聯通。所以液體有一定容積沒有一定形狀氣態:分子寬度離很大,斥力很小。分子可以自由聯通,所以氣態沒有一定容積和形狀pass:熱脹冷縮是減小了分子間的距離(距離又可以說是“排列方法”)固態弄成液態:容積變大例外:水弄成冰四、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坐落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質子組成的。中子和質子由夸克組成。電子帶負電原子核帶正電(中子不帶電,質子帶正電)中子圖例:原子核質子分子原子電子(帶負電)五、納米nm1nm=10m納米技術備考:1km=10m1mm=10m1um=10m最大寬度單位:光年pass:分子特性怎么彰顯(見下)1)十分小:一滴水中有幾十億個分子2)不停的運動:彰顯在擴散現象3)有間隙:一杯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加在一起6大于200ml(約為198ml)4)引力和作用力:壓縮容積未能實現(作用力)拉長物體(引力)質量一、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用字母m表示二、單位:噸t千克kg克g微克mg毫克ug1t=10kg=10g=10mg三、質量特點:質量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狀態、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四、質量檢測常用工具:地磅、臺秤、電子秤、桿秤、托盤天平、物理天平(中學生天平)五、托盤天平使用1、結構:分度盤(中央紅線)、指針、橫梁、托盤、刀口、平衡螺絲(1或2個)、標尺、游碼、底座、砝碼(砝碼盒、鑷子)2、使用:1)平衡1、把天平置于水平的工作臺面上(水平調節)2、把游碼移到零刻度處,調節平衡螺絲,使表針位于中央紅線處或在紅線處作等幅擺動(橫梁調節)2)使用步驟1、把物體放到天平的左盤72、盤中按從大到小的次序加減砝碼和聯通游碼使天平平衡3、右盤中砝碼質量和油碼示值,就是左盤中物體質量3)注意事項1、所測物體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檢測范圍2、加減砝碼必須用鉗子3、使用天平必須輕拿輕放,以防受損刀口4、使用完畢要妥善保存5、天平不能直接測有腐蝕性物體質量密度一、定義:某種物質容積的質量叫密度用表示二、定義式:密度=三、單位:千克每方米kg/m克每立方分米g/cm1g/cm=/m四、常見密度值水銀:純水:五、應用見書p15練習《天平和燒杯檢測物質的密度》、〈運動的描述〉以及〈運動快慢〉可見書上詳盡內容時間和厚度的檢測8一、長度單位:納米微米米毫米分米厘米千米光年二、測量寬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常用工具:卷尺、卷尺、米尺、角尺、游標千分尺、螺旋測微器、激光測距儀三、刻度尺的使用1、要觀察刻度尺的阻值和最小刻度2、測量時要使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尺要放正,使刻度線貼近被測物。
3、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不可近視。讀數的結果要包括確切值、估計值和單位四、測量偏差定義:測得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別偏差是不可防止的,偏差可以減少怎么減少偏差:選用精密檢測儀器;認真檢測;多次檢測選平均值保留小數位時,必須與所給數據小數位一致五、時間檢測單位:s秒min分hour小時year年儀器:秒表六、特殊檢測1、等量代換法92、以直代曲法3、滾圓法4、累積法5、如何檢測瓶底泥積(先檢測底面直徑;求底面積;放一定量的水后檢測水高,把瓶倒過來,檢測空瓶那一段的高,兩段相乘,求高;求出容積)旁邊幾節都是以書上知識點為主,我就不列出啦惟一補充的是磨擦力那一節中,關于怎么減小磨擦與減少磨擦(見下一頁)降低壓力減小磨擦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降低壓力降低磨擦減少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滾動取代滑動相關熱詞搜索:聽課化學中學記錄中學數學聽課記錄例文中學數學聽課說課記錄10